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蚀第一部 > 第59章 蚀 陆地强攻4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七>、见·城镇欢庆:解放之地的全民盛宴与三军协同欢歌

长江南岸的二十四座解放城镇,像撒在江南大地上的明珠,被胜利的欢笑声串联成线。东突、中突、西突集团的战士们,刚从战场下来,身上还带着硝烟与泥土,就被涌来的百姓们围在中间——没有复杂的指令,只有一句 “守住城镇、护好百姓、休整三天再出发”,三军战士便各自融入城镇的欢庆浪潮,用幽默与热忱,和百姓们共赴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盛宴。

无锡:游行浪潮中的 “三军趣景”,街头游行:秧歌与坦克的“反差萌”无锡市政府广场上,红旗如潮,锣鼓声震得人耳朵发麻。东突集团的扫雷英雄陈峰,刚洗去脸上的黑灰,就被百姓拉进了秧歌队。他穿着借来的彩衣,手里攥着红绸,脚步笨拙地跟着扭,红绸甩得东倒西歪,差点绊倒旁边的大妈。“陈师傅,你这扭的不是秧歌,是扫雷时的‘匍匐前进’吧!”队友林卫东在旁边打趣,手里还举着刚从百姓那讨来的糖葫芦。

陈峰脸一红,索性放开了扭,嘴里还喊着扫雷时的号子:“左一步,右一步,避开‘水雷’不迷路!”逗得周围百姓哈哈大笑。中突集团的坦克驾驶员陈晓峰,驾驶着“猛虎号”坦克,缓缓跟在游行队伍旁,坦克上插满了百姓献的野花。“陈师傅,你的坦克别压着老百姓的秧歌舞步啊!”

陈峰对着坦克喊。陈晓峰探出头,笑着回应:“放心!我这坦克比你扭秧歌还稳,保证不‘踩’到大家的欢乐!”西突集团的狙击手赵振南,原本被派去广场制高点警戒,却被孩子们围得水泄不通。“叔叔,你那枪能打多远?能打到上海吗?”孩子王李明宇仰着小脸问。赵振南收起狙击枪,笑着说:“能啊!但现在不打敌人了,要保护你们这些小宝贝——以后谁欺负你们,我用枪瞄准他的屁股!” 孩子们笑得直拍手,围着他叽叽喳喳问个不停。

游行队伍中的舞龙队格外抢眼,二十米长的布龙随着锣鼓声盘旋,龙身下的百姓们跟着欢呼。东突的通信兵周志强,忍不住凑过去帮着举龙尾,却差点被龙身绊倒。“志强,你这是想让龙尾巴‘罢工’啊!”战友吴海涛笑着扶他起来。周志强抹了把汗:“这龙比咱们的电台还难‘操控’,不过真过瘾!”

军民互动:怀里的孩子与“扫雷故事”。陈峰刚从秧歌队脱身,就被一位大妈塞过来一个襁褓中的婴儿。“解放军同志,帮我抱会儿,我去给你们拿红糖!”大妈说完就跑。陈峰僵硬地抱着孩子,生怕摔着,婴儿却咯咯地笑起来,小手还抓着他胸前的纽扣。“你这小家伙,不怕我这‘扫雷糙汉’啊!”陈峰笑着说,小心翼翼地晃着胳膊,动作笨拙却温柔。

林卫东凑过来,对着婴儿做鬼脸:“小宝贝,快叫叔叔!叫叔叔给你讲吴淞口扫雷的故事,让你知道你爸爸的幸福生活,是怎么用炸药包‘炸’出来的!”陈峰拍了他一下:“别吓着孩子!要讲就讲咱们怎么给江里的‘铁疙瘩’送‘烟花’,怎么让敌军炮艇变成‘潜水艇’!”周围的百姓们听得津津有味,孩子们更是瞪大了眼睛,缠着他们讲战场趣事。

中突的装甲兵赵文博,正给百姓们展示坦克的机关炮,却被一个小男孩拉着衣角:“叔叔,我能摸摸炮管吗?”赵文博笑着抱起他:“当然可以!但要轻点,这炮管刚‘教训’完敌人,还在‘喘气’呢!”小男孩轻轻摸了摸炮管,兴奋地喊:“好凉!比我家的井水还凉!”

常州:商铺前的 “物资狂欢与幽默协作”。免费分发:大米与布匹的 “军民玩笑”。常州的街道上,商铺老板们齐齐打开店门,把物资往街上搬,像赶大集一样热闹。粮店老板王福来,指挥伙计把仓库里的大米全部搬出,用布袋分装。“都别抢!人人有份!解放军解放了咱们,这点大米算啥!”王福来嗓门洪亮,额头上满是汗水。

东突的后勤兵张卫国和投诚战士李振华,正帮忙搬大米。“李哥,你以前在国民党部队,能分到这么多大米吗?”张卫国打趣道。李振华摇摇头,笑着说:“别说这么多,能吃饱就不错了!还是跟着解放军好,不仅能打胜仗,还能和百姓一起分大米,这日子才叫舒坦!”

布店老板刘春兰,正把一匹匹绸缎剪成小块,分给百姓。“刘老板,你这绸缎剪了不可惜吗?”西突的医护兵陈雪问。刘春兰笑着说:“不可惜!以前这些绸缎都是给地主老财做衣服的,现在给百姓做衣裳,给解放军做绷带,比啥都金贵!”陈雪接过一块红绸:“那我就不客气了,回头给伤员做个枕头套,让他们睡得舒服点!”

药店老板周明远,把药品打包好,送到临时救护所,正好碰到西突的医疗队长赵振国。“赵队长,这些药你们先用,不够我再去库房拿!”周明远说。赵振国握着他的手:“谢谢周老板!有了这些药,咱们的伤员就能早点康复,早点去解放更多地方!”旁边的护士王秀芝打趣道:“周老板,你这药要是能治‘想家’,给我们也来点呗!”周明远哈哈大笑:“没问题!等解放了全中国,我给你们每人配一副‘团圆药’!”

军民协作:搬货与“斤两之争”。张卫国和李振华搬大米时,不小心把一袋大米摔在地上,米粒撒了一地。“哎呀!”张卫国赶紧蹲下身捡。王福来却摆摆手:“没事没事!撒点大米不算啥,只要解放军同志吃饱了,能打胜仗,比啥都强!”李振华笑着说:“王老板,你太大方了!要是在以前,咱们掉一粒米都得受罚,现在撒一袋你都不心疼!”

刘春兰给百姓分布匹时,一位大爷嫌布块太小。“刘老板,能不能给我多剪点?我想给我孙子做件新衣服!”大爷说。刘春兰笑着说:“大爷,您放心!这布块够做两件了,要是不够,我再给您剪!不过您可得给我保证,让您孙子以后好好读书,长大了当解放军,保卫咱们的家园!”大爷连连点头:“一定一定!我孙子要是不当解放军,我就打断他的腿!”周围的百姓们笑得直不起腰。

苏州:粉笔下的“解放图景与童趣幽默”。墙壁画报:孩子与战士的“创意碰撞”。苏州的街道墙壁上,孩子们用彩色粉笔涂画着解放图景,像一幅巨大的露天画卷。中突的坦克兵陈晓峰,被一群孩子围着,让他当模特。“叔叔,你站好!我要画你驾驶坦克打敌人的样子!” 孩子王周小雨说。陈晓峰挺直腰板,摆出帅气的姿势,却被孩子画成了“大铁牛”,坦克也画得圆滚滚的。“小雨,你这画的是坦克还是小猪啊?”陈晓峰笑着问。周小雨噘着嘴:“这是超级坦克!比你的坦克还厉害,能打跑所有敌人!”

东突的扫雷兵吴海涛,蹲在地上,教孩子们画水雷。“水雷是圆的,上面有很多触角,就像小章鱼一样!”他一边画一边说。孩子们学得有模有样,却把水雷画成了彩色的气球。“海涛,你看孩子们画的水雷,敌军见了怕是要笑掉牙!”战友赵文博说。吴海涛摇摇头:“这叫‘迷惑战术’!敌军以为是气球,靠近了就炸,保证让他们防不胜防!”

西突的狙击手赵振南,在墙上画了一个瞄准镜,旁边写着“保护百姓”。“叔叔,你的瞄准镜能看到我家吗?”一个小女孩问。赵振南笑着说:“能啊!我的瞄准镜能看到苏州的每一个角落,谁要是欺负百姓,我就用瞄准镜锁定他,让他无处可逃!”小女孩瞪大了眼睛,崇拜地说:“叔叔,你太厉害了!我长大了也要当狙击手,保护大家!”

街头课堂:革命故事与“未来约定”。苏州的老党员沈建国,正给孩子们讲革命故事,战士们也围在旁边听。“解放军战士们在战场上,不怕牺牲,不怕困难,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咱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沈建国动情地说。孩子们听得认真,有的甚至流下了眼泪。

东突的陈峰,接过话头,给孩子们讲吴淞口扫雷的故事:“我们在江面上,面对密密麻麻的水雷,没有害怕,因为我们知道,只有扫清水雷,才能让大部队过江,才能解放更多百姓……”孩子们听得入了迷,纷纷表示要向战士们学习。

“叔叔,等你们解放了全中国,我能去北京吗?”周小雨问。陈晓峰点点头:“当然可以!等解放了全中国,叔叔带你们去北京,看天安门,见毛主席!”孩子们欢呼起来,围着战士们,叽叽喳喳地约定着未来。

精神传承:硝烟后的坚定与幽默誓言。临时指挥部:简洁指令与“休整趣话”

上海外围的临时指挥部里,东突集团指挥员周志强,对着三军将领说:“三天休整,养好精神,接下来解放浙江、江西!记住,护好百姓,带好装备,别给解放军丢脸!” 没有长篇大论,只有简洁的指令,将领们纷纷点头。

中突集团的装甲营营长赵振国,笑着说:“放心!这三天我们一定养好精神,顺便让战士们学学扭秧歌,下次游行争取不输给东突的老伙计!”西突集团的狙击连连长吴建峰回应:“我们也不差!正好让战士们教教百姓打枪,以后遇到残敌,百姓们也能自保!”周志强笑着说:“好!三天后,咱们比一比,看谁的部队士气高,看谁先解放浙江!”

救护所:伤员的“战斗誓言”。无锡的临时救护所里,东突的战士高明远,失去了右腿,却躺在床上,手里拿着步枪,对着天花板练习瞄准。“高哥,你歇会儿吧!医生说你得好好养伤!”战友吴海涛说。高明远摇摇头,笑着说:“没事!我得练练瞄准,等伤好了,还要跟着部队去解放浙江、江西——少了一条腿,我还有一条腿,还有一双眼睛,照样能打敌人!”

陈雪走进来,给高明远换药,心疼地说:“你呀!都这样了还想着打仗!等你伤好了,我给你申请个轻活,不用再上战场了!”高明远摆摆手:“不行!我是解放军战士,不能因为少了一条腿就退缩——再说了,我还想看看解放全中国的样子,想和战友们一起喝庆功酒呢!”

百姓家中:革命精神的 “代代相传”。苏州的百姓家中,沈建国正给孩子们讲革命故事,战士们也参与其中。“解放军战士们的革命精神,就是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我们要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沈建国说。孩子们认真地听着,把“革命精神”四个字记在心里。

陈晓峰对着孩子们说:“等你们长大了,要好好学习,努力工作,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让再也没有人敢欺负我们!”孩子们点点头,齐声说:“我们一定能做到!”

夕阳西下,长江南岸的二十四座城镇,灯火渐次亮起,欢笑声仍在继续。战士们与百姓们手拉手,唱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声在江南大地上回荡。这场全民盛宴,不仅是对胜利的庆祝,更是对未来的期盼——百万雄师的钢铁意志,百姓们的无私支持,革命精神的代代相传,终将让解放的曙光洒满全中国,让更多的百姓过上安稳幸福的日子。而这场跨越长江的战役,也将永远镌刻在历史长河中,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勇前进的精神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