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本王只想修路:父皇求我继承大统 > 第174章 谁敢误我工期,就来工地修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4章 谁敢误我工期,就来工地修路!

“说,我听着。”

夏侯玄找了块路边的石头坐下,拍了拍旁边的位置,示意张迅也坐。

张迅躬着身子,一脸苦相说道:“王爷,不是小的不想收,实在是收不了啊!”

“哦?一百万两银子还堵不住几百张嘴?”

“王爷,钱是够的,别说几百张,几千张嘴都堵得上。可问题不在钱上。”

张迅掰着手指头,开始算账,“咱们这‘安中大道’,计划工期六个月,招募百姓一万人。所有的物资,都是按照一万人的规模来调配的。”

“吃饭问题。咱们的伙房,一天三顿,开足马力也就能供应一万两千人的饭食。

“粮食倒是不缺,可做饭的锅不多,厨子也不够多,总不能让大伙儿排队吃饭排到天黑吧?”

“工具。铁锹,锄头,扁担,推车……这些都是从北州运来的,数量刚刚够一万人用。”

“现在人多了,工具不够分,一半人干活,一半人看着,那不成笑话了吗?效率也上不去。”

“最要命的,是管理!”

“王爷,就一百个北州来的工程队老人,每个人负责带一百人,已经是极限了。

再多加人,我们根本管不过来!到时候,施工质量怎么保证?出了问题怎么办?这不是砸了咱们北州的招牌吗?”

张迅一口气说完,额头上又见了汗。这些问题,这几天一直他焦头烂额。

赵大牛挠了挠头:“这么麻烦?我还以为有钱就能办事呢。”

夏侯玄听完,笑了。

“我还以为什么天大的事。吃饭,工具,管理……这不是问题,这是流程。”

他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土,对着一脸懵的张迅和赵大牛说道:“走,开个现场办公会。”

夏侯玄带着几人,直接走到了工地的指挥棚。那是一个用木头和油布搭起来的简陋棚子,里面放着一张巨大的沙盘,上面是“安中大道”的路线图。

“赵大牛。”

“末将在!”

“传我命令,从亲卫队里,挑出一百人个识字的,脑子活泛的。分为五组,分别前往安中城及周边县镇。”

“采购组。带足银子,把市面上所有的铁锅、碗筷、菜刀都给我买回来。缺多少买多少!。”

“后勤组。去各大粮行,给我买粮!先定他三十万斤,不够再加!让他们连夜送到工地来。”

“工具组。去所有的铁匠铺,给我买!铁锹、锄头、镐头、推车,缺多少买多少!价钱,我出双倍!”

“木材组。去木材行,采购木料和毛竹!”

“招募组。去招厨子,招募百姓,凡是有力气,能干活的,都招!”

“告诉他们,这是北州王府的工程,误了工期,就是误了我的事。谁敢囤积居奇,或者不配合,就地拿下,送来工地给我修路!”

赵大牛大声应道:“得嘞!王爷,您就瞧好吧!”

很快,一百士兵拿着银子,骑上快马,朝着四面八方飞驰而去。

一旁的萧敬,本以为夏侯玄会动用权力,强压地方官府来解决。没想到,他根本没走官面上的流程,直接用最粗暴的方式——砸钱!

用绝对的购买力,撬动整个区域的市场资源,为他的工程服务。这种思维方式,萧敬前所未见。

处理完外部采购问题,夏侯玄又转向张迅。

“张迅,现在说管理问题。”

“王爷请吩咐!”

“从你手下那一百个老人里,挑出十个最能干的,任命为‘总工长’。”

“再从那一万民夫里,挑出五百个干活扎实,有责任心的,任命为‘队长’。每十个民夫设一个‘伍长’,每五个伍设一个‘小队长’。让他们管新来的人。”

“这样一级管一级,管理问题不就解决了?干得好的队长,伍长,有奖金,工钱加倍!干不好的,随时撤换!”

“王爷,这是个好办法!”

“至于住宿,”夏侯玄拿起一根木棍,在工地旁边划出一大片区域,“这里,就叫‘生活区’。”

“从新招的百姓里,抽调两千人,让木匠带着他们,用采购回来的木料和毛竹,给我盖宿舍!!”

“做饭也一样,让招来的厨子带着他们,搭灶台,建伙房!”

“王爷……我,我明白了!”

“把问题,也变成工程的一部分!让需要解决问题的人,自己动手去解决!”

“就是这个道理。”夏侯玄丢下木棍,“在我这里,没有闲人,也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还没分配下去的工程任务。”

短短一炷香的时间,所有问题,被夏侯玄拆解成一个个“工程包”,分配了下去。

萧敬站在一旁,从头到尾听完了这场“现场办公会”。

他发现,这名为“流程”的东西。能将一个复杂的问题,拆分、重组,逐个解决。

一队穿着官服的衙役,簇拥着一顶官轿,大摇大摆地闯进施工工地,为首的一个班头,扯着嗓子大喊:“停下!都给老子停下!”

“谁让你们在这里私自聚集,动土施工的?安中城的衙门批了吗?知府大人同意了吗?!”

衙役们挥舞手中的长刀,驱赶着正在干活的百姓。

赵大牛刚要上前,被夏侯玄一个眼神制止了。

夏侯玄看着那顶慢悠悠停下的官轿。

“看来,咱们这‘安中大道’的第一个质检员,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