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本王只想修路:父皇求我继承大统 > 第163章 水泥桶当座椅,板砖当请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3章 水泥桶当座椅,板砖当请柬!

周泰安赶到王府的时候,王府门前那条街,依旧跟赶集似的。

“项目招标会”的余波,远未平息。

有人扼腕叹息,悔不该当初犹豫,错过了泼天的富贵;有人则四处打探,想知道下一段路,什么时候开始“招标”。

“周将军!”

守门的亲卫见到周泰安,立刻挺直了腰杆。

周泰安摆了摆手,跨进门槛,来到王府书房

“末将周泰安,参见王爷。”周泰安上前,躬身行礼。

“周将军,稀客啊。我这地方小,没什么好招待的?”

周泰安,从怀里取出一卷明黄的圣旨,双手奉上:“王爷,陛下有旨。”

夏侯玄接过圣旨,展开一看。

圣旨的内容很简单,赞许他“不拘一格,为‘镇南大道’筹款”,直接定了明日和谈的细节。

地点:城西,冰爽斋。

主持:北州王夏侯玄。

规格:比照“项目招标会”。

“王爷,陛下此举,将两国和谈,放在商贾聚集之地,还让您全权主持,这……”

“这叫敲山震虎,顺水推舟。”夏侯玄将圣旨随手递给一旁的赵大牛,“周将军,你觉得,我父皇是想看到一场什么样的和谈?”

周泰安想了想,沉声道:“自然是扬我国威,让吴、齐两国割地赔款,不敢再犯。”

周将军,“割地赔款,不敢再犯?”

“十年之后呢?”

“他们养精蓄锐,还是要打。战争,死人,烧钱,还会损坏我的路基,耽误我的工期,这成本太高了。”

“所以,这次和谈,不是去要那点一次性的赔款。我是去给他们两国,送一份‘工程规划书’。战争没能解决的问题,我们换个方式,在谈判桌上,用算盘来解决。”

周泰安听得云里雾里“王爷,末将是个粗人,听不懂这么多弯弯绕绕。

但末将知道,您在太和殿上那一铲子,比我们武将的刀子还快,还解气!

以后但凡有需要,您一句话,我周泰安麾下五万陌刀队,随时候命!”

夏侯玄笑了笑,周将军,这是我父皇的旨意,还是你个人的意愿。

王爷,这是陛下的旨意。

“报!”

“王爷,宫里传出消息,和谈地点定在冰爽斋。吴、齐两国使团炸了锅,说我北夏欺人太甚,将国之大事视作儿戏,是对他们两国最严重的羞辱。”

赵大牛在一旁哼了一声:“一群手下败将,还敢讲究这么多?”

亲卫继续道:“吴国使团那边,吴正使,原本只是额头破了点皮,现在天天躺在床上,用白布缠着整个脑袋,说自己命不久矣,要求我朝严惩凶手,公开道歉。使团副使更是扬言,若不将会谈地点改回鸿胪寺,并由礼部主持,他们宁可鱼死网破,也绝不赴会。”

“还有,二皇子殿下,派人去使团慰问,言语间,对王爷您多有指责,说您行事乖张,恐误了国家大事。”

“他娘的!”赵大牛一拍桌子,“这孙子又在背后拱火!”

周泰安眉头紧锁:“王爷,此事怕是有些棘手。他们以‘国事’为由,占据了礼法道义。若强逼他们,恐落人口舌,对我朝声誉不利。”

“羞辱?”

“他们觉得,在冰爽斋谈判,是一种羞辱?”

“也好。”

“既然他们这么喜欢被羞辱,那我们就满足他们。给他们来点实实在在的,别整那些虚的。”

夏侯玄转头,看向一旁的赵大牛,吩咐道:

“去,传我的话给冰爽斋的李掌柜。”

“告诉他,明日会场,不用摆什么桌椅了。”

“正中央,给我用沙土堆一个北夏全境舆图的沙盘。吴、齐两国使臣的座位,就用水泥桶。谁想坐得舒服,自己带垫子。”

周安泰暗道,用水泥桶当座位?亏他想得出来。

“还有,为了表示本王的诚意,给两国使团,重新发一份请柬。”

赵大牛应道:“王爷放心,我这就让文书用最好的纸,写一份措辞最恳切的请柬!”

“谁让你用纸了?”夏侯玄瞥了他一眼。

“去城西的砖窑,拉两车最硬的青砖过来。”

“用墨,把会谈的时间、地点,给我一笔一划,地刻在砖上。”

“派人,给两国使团的每一个使臣,一人送一块。”

“告诉他们,这是我们北夏的‘诚意’,份量很足,让他们务必亲手接好,千万别砸了脚。”

...........

夜色下的夏都,静谧祥和。

吴、齐两国使团下榻的驿馆,灯火通明。

吴国正使吴瀚,脑袋上裹着厚厚的白布,身前的地上,一块青灰色的砖头,躺在那里,砖面上用黑墨写就的字迹,在烛光下格外刺眼。

“欺人太甚!简直是欺人太甚!”

吴瀚指着那块砖,“这是请柬吗?这是从茅厕里拆下来的砖头!夏侯玄那个竖子,是在羞辱我!是在羞辱我吴国!”

旁边,副使他比吴瀚要冷静许多,这块砖头的分量,远不止是羞辱。它在说:我能用砖头当请柬,就能用同样的东西,来砌你们的坟。

门外传来通报。

“二皇子殿下,前来探望!”

夏侯琙一身常服,满面“忧色”地走了进来。他先是看了一眼地上的砖头,长叹了一口气,对着吴瀚拱手道:“吴正使,让您受委屈了。我那九弟,不知礼数,行事粗莽,我代他,向您赔罪了。”

“殿下,您可要为我等做主啊!我等奉君命而来,代表的是国之颜面,如今却受此奇耻大辱!若就此屈服,我等有何面目,返回故国?”

夏侯琙连连点头“吴正使所言极是!此事确乃我北夏失礼。父皇亦是被他蒙蔽!诸位放心,明日早朝,本王定会联合朝中诸公,联名上奏,弹劾夏侯玄,让他给两国一个交代!”

“不过,我九弟他手握重兵,又深得父皇‘宠信’,明日和谈,诸位若是不去,恐怕会让他抓住口实,说两国毫无和谈诚意,届时再起刀兵,恐非你我所愿啊。”

吴瀚心领神会。二皇子这是在暗示他们,既要闹,又不能真的撕破脸。他们需要去,但要在和谈上,把今天丢掉的面子,连本带利地找回来。

“殿下说的是。”

“我等自当以国事为重。只是,这和谈的内容,恐怕要好好‘商榷’一番了。”

夏侯琙又安抚了几句,这才“忧心忡忡”地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