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武侠修真 > 重生赵志敬,开局学会九阴和九阳 > 第107章 赵志敬与黄蓉李莫愁两位美人的同居时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7章 赵志敬与黄蓉李莫愁两位美人的同居时光

自那日李莫愁和黄蓉之间的协议达成后,两位绝色美女之间剑拔弩张的气氛总算暂时缓和,进入了一种表面平静、暗地较劲的诡异共存状态。

赵志敬在襄阳城郊外买下一处清幽的大宅院。

三人住下后,赵志敬开始传授李莫愁《九阴真经》的武功:

这天早晨,赵志敬端坐于院中古树下,指尖凝气,缓缓勾勒出《易筋锻骨篇》的心法要诀,光影在青石上流转,恰好落在对面静立的李莫愁身上。

彼时晨光正好,透过枝叶缝隙洒在李莫愁发间,将她鬓边那缕常垂的青丝染成浅金。

她身着素白长衫,腰束墨色锦带,身姿纤秾合度,站在那里便如一幅水墨淡彩——

眉如远山含黛,眼似秋水横波,即便未施粉黛,肌肤也莹白得似上好羊脂玉,连垂眸听心法时,长长的睫毛轻颤,都带着几分惊心动魄的美。

待赵志敬话音落,李莫愁仅闭目凝神片刻,再睁眼时眼中已无半分迷茫。

她抬手按心法起势,丹田内真气随之流转,起初只是细弱的气流,行至经脉阻滞处,竟似有温水漫过,往日修炼古墓派武功时留下的滞涩感,竟在真气绕转间悄然化开。

不过半个时辰,李莫愁已能将心法完整运转一周,收势时气息平稳,面上不见半分吃力,让赵志敬都微微颔首:

“你根骨本就绝佳,领悟力更是罕见。”

这话入耳,李莫愁脸颊泛起浅淡红晕,目光望向赵志敬时,先前练心法时的清冷全然褪去,只剩温柔:

“若非敬哥哥悉心拆解难点,我哪能这般快领悟。”

李莫愁心中愈发爱慕——

敬哥哥不仅愿将《九阴真经》这等绝世武学相授,还肯耐下心为她讲解每一处关窍,这份信任与看重,让她练得越发刻苦,只盼着能早日学好武功,将来能陪在他身边,做他得力的臂助。

几日后,赵志敬开始传授《九阴真经》中的武技。

演武场上,赵志敬先展摧心掌,掌风沉猛,落在树干上震得落叶纷飞;

再挥白蟒鞭法,长鞭如活物般盘旋缠绕,卷起地上石子精准击向靶心;

而后演示手挥五弦、大伏魔拳,或灵动飘逸,或刚猛霸道,每一招都精妙绝伦。

李莫愁立在一旁观看,素手轻轻捻着衣角。

她记性极好,赵志敬演示过的招式心法,她看一遍便能记下,可轮到自己练习时,却只是草草比划几遍,便停了手——

这些武功虽强,却需长久打磨方能见效,远不及另一门功夫合她心意。

直到赵志敬演示九阴白骨爪时,李莫愁眼中骤然亮起光。

只见赵志敬五指成爪,指尖凝出淡淡黑气,一爪抓向旁边的巨石,竟留下五道深逾半寸的爪痕,石屑飞溅间,带着刺骨的寒意。

“这门功夫,倒合我性子。”李莫愁轻声道,语气里藏不住的雀跃。

李莫愁当即上前,依着赵志敬所授运气,五指缓缓曲张——

起初只是指尖泛着极淡的青气,待真气流转至指端,那青黑之色愈发明显,隐隐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腥臭。

她身形一动,便如鬼魅般飘掠出去,脚下步法轻盈,却带着凌厉的杀意。

一爪探出,直取前方木桩的“心口”,爪风凄厉如鬼哭,竟将空气撕裂出细微的声响;

旋身换势时,长衫下摆扬起,露出纤细却有力的腰肢,另一爪反向抓向木桩“咽喉”,动作快得只留下一道残影。

阳光落在李莫愁的脸上,映得她眉眼间多了几分狠厉,可那份绝色非但未减,反而因这份正邪交织的气质,更添了几分摄人心魄的美。

练到兴起时,李莫愁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滴在衣领间。

她却浑然不觉,只专注于每一次出爪的角度与力道,眼中闪烁着近乎痴迷的光芒——

这门功夫够狠、够快,能让她在最短时间内提升战力,将来若有敌人敢对赵志敬不利,她便能凭此爪法护他周全。

赵志敬站在一旁看着,只见她身影在演武场上穿梭,素白的衣袂与青黑的爪气交织,美得惊心动魄,又带着几分令人心悸的狠辣。

他走上前,待她收势时递过一方帕子:“歇会儿再练,仔细伤了身体。”

李莫愁接过帕子,指尖不经意触到他的手,脸颊顿时更红。

她轻轻擦着汗,声音柔了许多:“敬哥哥,我是不是练得还行?”眼中满是期待,像个求表扬的孩子。

“何止是还行。”赵志敬笑着点头,“这门功夫的阴狠之意,被你演绎得淋漓尽致,假以时日,怕是没人能挡你一爪。”

听到这话,李莫愁笑得眉眼弯弯,先前练爪时的戾气尽数消散,只剩对他的依恋:“只要能帮到敬哥哥,再难的功夫我也愿意学。”

李莫愁望着他,眼中的爱意浓得似要溢出来——为了他,她甘愿打磨最锋利的爪牙,哪怕世人皆说她狠毒,只要能守在他身边,她便什么都不在乎。

……

……

……

李莫愁的刻苦和专注,无形中给了黄蓉巨大的压力。

黄蓉天性跳脱,以往练武多是凭兴趣,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可如今,看着情敌每日功力肉眼可见地精进,尤其是那“九阴白骨爪”使得越发骇人,她心中危机感大增。

“绝不能输给她!”

李莫愁练九阴白骨爪时那凌厉的爪风、赵志敬眼中的赞赏,在黄蓉脑海里反复盘旋,像两根细针般扎着她的好胜心。

她攥紧了拳头,指节微微泛白,往日里总带着几分娇憨的脸上,此刻满是倔强——

她黄蓉是谁?桃花岛的掌上明珠,论天资、论智谋,哪点比李莫愁差?岂能让对方独占敬哥哥的指点,还在武功上压过自己一头!

往日里,黄蓉练武全凭兴致,练落英神剑掌时若觉得招式繁琐,便会偷溜去琢磨新菜式;

练弹指神通时要是手指发酸,转眼就去逗弄院中的小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常事。

可如今,这份懒散被彻底抛到了脑后。

她将桃花岛武学的拳谱、剑谱暂且收进木箱,只留下《九阳神功》的心法册子,日夜带在身边,连吃饭时都要翻看几页,把心法口诀背得滚瓜烂熟。

每到夜晚,小院里静悄悄的,只有风吹树叶的沙沙声。

赵志敬在屋内打坐修炼,李莫愁在院角练爪,黄蓉则提着一盏油灯,寻到后院那处被藤蔓遮蔽的石凳旁。

她小心翼翼地将油灯放在石桌上,拂去石凳上的灰尘,盘膝而坐,双手结印,依照《九阳神功》的心法缓缓闭上眼。

起初运功时,黄蓉只觉一股温热的气流从丹田升起,顺着经脉慢慢游走,像春日里的暖阳裹着四肢百骸,舒服得让她差点哼出声。

可没过多久,气流行至肩颈经脉处,却似遇到了阻碍,滞涩难行,连带着肩头都泛起酸胀感。

她咬了咬唇,额角渗出细汗——《九阳神功》至阳至刚,修炼起来本就需耐住性子,哪有桃花岛武学那般灵动易上手?

“黄蓉啊黄蓉,你可不能认输!”她在心里给自己打气,深吸一口气,按照心法口诀调整气息,一点点引导着气流冲击阻滞之处。

不知过了多久,肩头的酸胀感渐渐消散,温热的气流终于顺畅地流过肩颈,继续向着四肢蔓延。

待她收功时,窗外已泛起鱼肚白,油灯也燃尽了最后一点灯芯。

她揉了揉有些发麻的腿,却没觉得疲惫,反而因内力又进了一步而心头雀跃——这般扎实的进步,可比往日练桃花岛武学更让她安心。

日子一天天过去,黄蓉的坚持渐渐有了成效。

以往她与人动手,内力虽灵动却略显浮浅,几招过后便容易气息不稳;如今再练落英神剑掌,掌风里多了几分浑厚的力道,身形转动间气息也越发绵长,连出数十招都不见吃力。

这日清晨,黄蓉在院中练掌,只见她身形灵动如蝶,粉色的裙摆在晨光中翻飞,掌影错落间竟带着几分刚劲,与往日的飘逸截然不同。

赵志敬恰好路过,见她一掌拍出,竟将院中的老槐树震得簌簌落英,不由笑道:“蓉儿的《九阳神功》,倒是越发精进了。”

听到这话,黄蓉收掌回头,脸上立刻绽开明媚的笑,跑过去挽住他的胳膊,带着几分小得意:“那是!我可没偷懒,每日都练到后半夜呢!”

她仰头望着赵志敬,眼中满是期待,“敬哥哥,我现在是不是比李莫愁厉害些了?”

赵志敬捏了捏她的脸颊,眼中满是宠溺:“再练些时日,蓉儿会更厉害。”

得到肯定,黄蓉笑得更欢,心里那点较劲的委屈也烟消云散——只要能让敬哥哥看到自己的努力,只要能不输给李莫愁,再多的辛苦她都愿意受。

……

……

……

赵志敬享受着与两位绝色美人在一起的幸福时光。

他一方面悉心指导李莫愁《九阴真经》的奥妙,另一方面,也经常与黄蓉交流武学心得。

黄蓉对他倾心相爱,自然毫不藏私,将桃花岛的诸多绝学——落英神剑掌、旋风扫叶腿、甚至一些弹指神通的发力技巧——都细细讲解演示给赵志敬听。

不过,赵志敬对桃花岛武功的态度却与李莫愁对《九阴真经》其他武功的态度类似。

赵志敬天资极高,对于桃花岛的诸多武学得极快,但多是粗略修炼,了解其原理和破解之法便罢,并未深研。

他的核心,始终放在《九阴真经》中的大伏魔拳法这等刚猛霸道的功夫,以及日夜不辍地苦修《九阴真经》、《九阳神功》、《先天功》这三门绝世内功,力求将三者融会贯通,奠定无人能及的雄厚根基。

在练武的同时,赵志敬从未忘记此行最重要的目标——菩斯曲蛇!

不过襄阳城外群山连绵,范围极广。

赵志敬认为自己漫无目的地寻找,无异于大海捞针,且极其浪费时间。

于是,赵志敬想出了一个“借力”的法子。

他拿出从南阳府库“取”来的银钱,雇佣了襄阳城外几十个熟悉山林、以捕蛇为生的山民。

“诸位大哥,小弟我需要一种奇特的毒蛇。”

赵志敬对聚集起来的山民说道,描述了菩斯曲蛇“身形隐隐发出金光、头顶生有肉角、行走如风、剧毒无比”的特征,并许下重诺:

“谁能抓到这种蛇,或者提供确切能找到这种蛇的山谷位置,赏银千两!即便抓不到,只要提供的毒蛇足够奇特凶猛,也都有丰厚酬劳!”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山民们闻言兴奋不已,千两白银对他们而言是天降横财!

于是,每日都有山民深入群山,将捕获的各种奇形怪状、色彩斑斓的毒蛇送入赵志敬临时租赁的小院。

赵志敬则一边修炼,一边甄别,期待着能有意外发现。

赵志敬、黄蓉、李莫愁三人同居一处,生活琐事自然需要分工。

刚开始黄蓉和李莫愁之间的小矛盾就发生了。

黄蓉厨艺冠绝天下,又极愿意为心爱的敬哥哥洗手作羹汤,每日变着花样做出精美菜肴,香气四溢。

然而,她最初坚决不肯让李莫愁沾光:“我只做我和敬哥哥的份!某些人想吃,自己动手!”

李莫愁性子清高,岂肯受这嗟来之食?即便闻到再香,也强忍着,宁可自己动手做些粗糙食物,甚至偶尔赌气不吃,也绝不服软向黄蓉开口。

赵志敬岂能看着自己的美人饿肚子或者吃不好?他眼珠一转,又生一计。

他发现黄蓉聪明绝顶,武功厨艺无一不精,却唯独对洗衣浆衫这类琐事深恶痛绝,觉得又累又伤手。

而李莫愁出身古墓,生活自理能力极极强,清洗衣物异常仔细干净,几乎一尘不染。

于是,赵志敬再次发挥他“三寸不烂之舌”的功力。

他先私下对黄蓉软语温存:

“好蓉儿,你看你玉手纤纤,天生就是弹琴作画、施展精妙武功的,怎能用来搓洗衣物?

伤了手,敬哥哥得多心疼?

莫愁她做惯了这些,洗得又快又好,不如就让她来负责,你也轻松些,好不好?”

接着又去哄李莫愁:

“莫愁,你看你洗衣如此干净利落,真是心灵手巧。

蓉儿她小孩子心性,粗手笨脚,洗也洗不干净。

这等重要之事,交给她我不放心,还是得你来。

你帮我打理内务,我才能安心练功啊。”

他一番话,既捧了李莫愁,给了她台阶和“重要性”,又满足了黄蓉偷懒的小心思,还显得自己离不开李莫愁的照顾。

最终,在两女对赵志敬深切的爱意和一点点他的“算计”下,一份奇特的默契达成了:

黄蓉负责三人的一日三餐;李莫愁则包揽了清洗三人衣物的活计。

自此小院里时常出现这样的景象:

黄蓉在厨房哼着歌,心情愉悦地烹制美味佳肴;

李莫愁则在院中井边,神情专注地浆洗衣衫,将衣服晾晒得整整齐齐;

而赵志敬,则或在院中练武,或在屋内打坐,享受着这来之不易、微妙而脆弱的平衡,同时期盼着山民能带来菩斯曲蛇的好消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