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武侠修真 > 重生赵志敬,开局学会九阴和九阳 > 第59章 和黄蓉相伴去中都 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9章 和黄蓉相伴去中都 二

离开风雪客栈,赵志敬策动“照夜玉狮子”,黄蓉骑着枣红马紧随其后。

赵志敬的目标是金国中都。

计划经野狐岭,过张北,直抵中都。

野狐岭(今张北县南),自古便是兵家必争的险要关隘。

时值隆冬,天地一片苍茫。

寒风如刀,卷起地上的积雪,形成阵阵白毛风,刮在赵志敬的脸上生疼。

山势起伏,古道蜿蜒,两侧是光秃秃、覆着薄雪的丘陵,嶙峋的怪石在风雪中若隐若现,透着一种塞外特有的苍凉与肃杀。

行至午时,风雪稍歇。

赵志敬勒马停在一处背风的巨石后,取出随身携带的皮囊和干粮——

硬邦邦的锅盔和咸肉干。

“黄兄弟,凑合吃点,此地荒凉,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赵志敬将一块锅盔掰开,递给黄蓉。

黄蓉接过,小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锅盔又冷又硬,硌牙;

咸肉干又柴又咸,难以下咽。

她啃了两口就没了兴致,眼巴巴地看着赵志敬,小嘴一瘪:

“赵大哥……就吃这个啊?

又冷又硬,难吃死了!

你昨天不是还说草原烤羊腿香吗?

这里离草原那么近……”

赵志敬看着她那嫌弃的样子,心中好笑。

他环顾四周,目光落在不远处几丛枯黄的芨芨草上。

他翻身下马,走过去拨开积雪,熟练地用匕首挖了几下,竟刨出几块还带着泥土气息的、圆滚滚的……野山药!

“等着。”

赵志敬简短地说了一句,找了些枯枝败叶,在避风处升起一小堆篝火。

他将野山药埋进火堆边缘滚烫的灰烬里,又把随身携带的、冻得硬邦邦的咸肉干放在火边慢慢烤软。

篝火噼啪作响,驱散了寒意。

黄蓉好奇地蹲在火堆旁,看着赵志敬忙碌。

很快,野山药的香气混着泥土的芬芳飘了出来。

赵志敬用树枝将烤得外皮焦黑的山药扒拉出来,拍掉灰烬,小心剥开焦皮,露出里面雪白粉糯、热气腾腾的内瓤。

他又将烤得滋滋冒油、边缘微焦的咸肉干切成小块。

“尝尝。”

赵志敬将剥好的山药和肉干递给黄蓉。

黄蓉试探性地咬了一口山药,粉糯香甜,带着柴火特有的焦香,瞬间驱散了锅盔的冰冷坚硬。

再咬一口烤热的咸肉干,咸香适中,油脂被烤化,口感不再柴硬,反而带着嚼劲。

野味的质朴与篝火的温暖完美结合,在这荒凉古道上,竟吃出了一种别样的风味。

“唔……好吃!”

黄蓉眼睛一亮,也顾不得烫,小口小口地吃着,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她看着赵志敬熟练的动作,火光映照着他沉静的侧脸,心中那点“花心大萝卜”的标签,似乎又淡化了一分。

吃饱喝足,继续上路。黄蓉立刻缠了上来:

“赵大哥!赶路好无聊!

接着讲西游记吧!

孙悟空过了火焰山,后面又遇到什么妖怪了?”

赵志敬无奈,只得一边控马,一边迎着寒风,继续讲述那光怪陆离的故事。

从祭赛国金光寺的佛宝失窃讲到荆棘岭的木仙庵谈诗。

从小雷音寺的黄眉老佛讲到七绝山的稀柿衕……

他的声音在呼啸的风中显得有些断续,黄蓉却听得津津有味,不时追问细节。

听到精彩处,黄蓉甚至忘了控制马速,引得枣红马一阵小跑,惊起路边雪地里觅食的几只寒鸦。

傍晚时分,赵志敬带着黄蓉抵达张北县城。

比起野狐岭的苍凉,张北作为重要的边贸集镇,显得热闹许多。

低矮的土坯城墙,城内街道狭窄但人来人往。

空气中弥漫着牲口、皮毛、炭火、食物混杂的气息,充满了边塞市井的烟火气。

赵志敬找了间干净整洁的客栈安顿好马匹。

黄蓉立刻拉着他的袖子就往街上钻:

“赵大哥!快!饿死了!找好吃的去!”

张北的美食,带着浓厚的塞外与中原交融的特色。

两人挤进一家热气腾腾的小店。

店家将蒸熟的莜面团趁热揉搓、拉扯,动作快如闪电,瞬间盘成一个个蜂窝状的小卷,盛在粗陶碗里。

浇头是滚烫浓郁的羊肉臊子汤,汤里炖得酥烂的羊肉块、土豆丁、胡萝卜丁,再撒上一大把翠绿的葱花和油泼辣子。

莜面窝窝筋道弹牙,吸饱了鲜香浓郁的肉汤,一口下去,暖意从胃里升腾至四肢百骸。

黄蓉吃得鼻尖冒汗,直呼过瘾。

街边炭火炉子上,肥硕的羊蹄被烤得滋滋作响,表皮金黄焦脆,刷着秘制的酱料,撒着孜然、辣椒面。

赵志敬买了两只,递给黄蓉。黄蓉起初有些犹豫,但看着那诱人的色泽,还是接过来,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

皮脆肉糯,胶质丰富,香料的味道完美地中和了羊肉的膻气,只剩下满口的浓香。

她很快便不顾形象地啃了起来,嘴角沾满了油渍和调料。

离开张北前,赵志敬特意带黄蓉去买了刚出炉的胡麻油旋饼。

面饼金黄酥脆,一层层薄如蝉翼,里面刷满了香醇的本地胡麻油和椒盐,趁热咬一口,酥脆掉渣,满口留香。

黄蓉捧着热乎乎的饼子,边走边吃,眼睛幸福地眯了起来。

每当品尝当地特色,赵志敬总会简单介绍几句食材的来源或做法,语气平淡,却让黄蓉觉得新奇有趣。

而黄蓉则像个真正的美食家,一边吃一边品评,遇到特别喜欢的,还会缠着赵志敬多买一份带着路上吃。

当然,赶路时,黄蓉最大的乐趣依旧是“催更”。

“赵大哥,盘丝洞的七个蜘蛛精真的那么厉害吗?”

“唐僧被蜇了?那怎么办?孙悟空能救他吗?”

“女儿国国王真的那么美?比……比古墓派那位姐姐还美吗?”(问到这里,她眼神闪烁,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

赵志敬通常只是淡淡回答故事本身,对黄蓉的“比较”问题置若罔闻。

他讲故事的声音依旧平稳,有时甚至带着点敷衍的沙哑。

但黄蓉毫不在意,只要故事在继续,她就心满意足,那双亮晶晶的眼睛始终追随着赵志敬的背影或侧脸。

赵志敬的照顾是细致而无声的:

投宿时,总会不动声色地让店家给黄蓉房间多送一盆炭火。

清晨出发前,会准备好温热的饮水和干粮。

不再是冰冷的锅盔,而是张北买的油旋饼或热乎的肉包子。

遇到难行的积雪路段,他会放慢速度,偶尔回头确认黄蓉跟上了。

黄蓉的枣红马稍有不适,他也会停下检查,手法熟练地处理。

这些细微之处,黄蓉都看在眼里。

她嘴上不说,心中那点因“花心”而产生的芥蒂,在美食的满足和无声的关照中,不知不觉地消融着。

她甚至开始觉得,这个“花心大萝卜”,似乎……也没那么讨厌?

至少,他讲的故事真好听,找的吃食真美味,而且……还挺细心的?

数日后,巍峨的金国中都(今北京西南)城墙终于出现在地平线上。

巨大的城池如同匍匐在雪原上的巨兽,透着一股沉甸甸的压迫感。

城门口车水马龙,各族商旅、行人、士兵川流不息,繁华喧嚣远胜张北。

进入城中,景象更是不同。

宽阔的街道,鳞次栉比的商铺,穿着皮裘的富人,裹着厚袄的平民,还有不少高鼻深目的西域胡商和穿着皮袍的蒙古人。

叫卖声、驼铃声、马蹄声、交谈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首充满活力的都市交响曲。

空气中飘荡着烤肉的焦香、点心的甜香、药材的苦香以及牲口粪便的味道,复杂而浓烈。

赵志敬的神色明显凝重起来,眼神锐利地扫视着四周,似乎在辨认方向,又似乎在警惕着什么。

中都,龙潭虎穴,他的目标就在这里。

黄蓉则被这从未见过的繁华景象吸引,暂时忘了“监视”任务,好奇地东张西望。

她拉着赵志敬的袖子,指着一处排着长队的摊子:

“赵大哥!那是什么?好香啊!”

那是爆肚冯的摊子!

一口巨大的铜锅里,乳白色的浓汤翻滚沸腾。

伙计手法如飞,将新鲜的羊肚还有牛百叶在滚汤中“七上八下”地汆烫,瞬间卷曲成熟。

然后捞出沥干,淋上芝麻酱、酱豆腐汁、辣椒油、香菜末等十几种调料。

脆嫩爽口,鲜香麻辣,是冬日里驱寒解馋的绝佳小吃。

赵志敬给她买了一份。

黄蓉站在街边,不顾形象地大快朵颐,烫得直哈气,小脸辣得通红,却吃得停不下来,连连称赞:

“好吃!又脆又香!比江南的卤味爽口多了!”

看着黄蓉吃得开心的样子,赵志敬紧绷的嘴角也微微松动了一下。

他心中盘算着接下来的行动:

寻找落脚点,探查赵王府情况,最重要的是,找到梁子翁和那条宝蛇!

“黄兄弟,” 赵志敬开口道,声音恢复了平日的冷静,

“中都到了。此地鱼龙混杂,不比路上。你……”

“我知道!我会小心的!”

黄蓉立刻咽下嘴里的爆肚,拍了拍胸脯(隔着软猬甲),大眼睛狡黠地一转,“放心,我不会打扰你‘办事’的!

不过……” 她拖长了语调,

“晚上住下后,你得把女儿国那段讲完!

还有,明天带我去吃那个!”

她指向远处一个挂着“卤煮火烧”招牌的热气腾腾的铺子。

赵志敬看着眼前这个心思难测、却又被美食和故事轻易“收买”的少女,心中一时五味杂陈。

带着她,是麻烦,是变数,但似乎……也并非全无益处?

至少,在这陌生的中都,有这样一个古灵精怪的“同伴”,或许能带来意想不到的便利?

更何况,她背后站着东邪黄药师,必要时也是一张护身符。

他最终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好。先找地方安顿。”

夕阳的金辉洒在中都鳞次栉比的屋顶上,将积雪染成暖金色。

赵志敬牵着“照夜”,黄蓉蹦蹦跳跳地跟在旁边,手里还拿着没吃完的爆肚签子。

两人汇入熙熙攘攘的人流,身影渐渐消失在繁华而暗流涌动的金国都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