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识界视窗”项目像一块磁石,将姜羡的生活吸附进一个高速旋转的轨道。课堂、图书馆、团队讨论……时间被切割成碎片,她却乐在其中,享受着这种亲手创造的充实感。

团队磨合渐入佳境。姜羡把控方向,徐浩妙笔生花,楚文萱点石成金,秦悦则精准地给所有天马行空的设想套上现实的缰绳。他们挤在咖啡馆的角落,为了一个交互细节争得面红耳赤,也为了一段流畅的动画效果击掌相庆。

这种纯粹的、为同一个目标努力的氛围,让姜羡暂时搁置了脑海中的金融模型与资本版图。

她发现自己过往所学,正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被激活——不是为了算计回报,而是为了优化一个用户体验,打磨一段叙事逻辑。这种“学以致用”的感觉,让她对知识本身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热爱。

这天的《宏观经济学》课上,教授讲到一个关于“信息不对称”的案例,姜羡听得格外入神。

她脑中不自觉地将理论映射到“识界视窗”项目上——如何降低用户理解复杂知识的“信息门槛”,不正是他们正在做的事吗?下课铃响,她还在埋头整理笔记,试图将课堂理论与项目实践结合得更紧密。

“嘿,回神了大学霸!”黎晴的手在她眼前晃了晃,“笔记做得跟论文似的,教授看了都得感动哭。”

姜羡不好意思地笑笑:“刚好讲到感兴趣的地方。”

“知道你是学霸,”黎晴挽住她胳膊,“下午陪我去趟市中心呗?我想给男朋友挑个生日礼物,你眼光最好,帮我参谋参谋!”

看着黎晴期待的眼神,姜羡想了想下午并没有团队会议,便点头答应:“好呀。”

午后的商业街熙熙攘攘。黎晴在各个潮流店铺里穿梭,拿起一件又一件衣服配饰询问姜羡的意见。

“这件卫衣怎么样?颜色是不是太炸了?”

“这个耳机呢?他好像提过想要这个牌子……”

姜羡耐心地陪着,给出中肯的建议。她的目光偶尔掠过橱窗里那些设计精巧的商品,脑中会下意识地闪过“成本估算”、“目标客群”、“品牌定位”之类的念头,随即又失笑地摇摇头,将思绪拉回帮朋友挑选礼物的当下。

最终,黎晴挑中了一款设计简约的机械键盘,高兴地付了账。

“太谢谢你啦羡羡!没有你我可搞不定!”她挽着姜羡,心满意足地啃着刚买的冰淇淋,“走,我请你喝奶茶!”

捧着温热的奶茶,走在夕阳染红的街道上,听着黎晴叽叽喳喳说着恋爱的甜蜜烦恼,姜羡感到一种平凡的温暖。这种简单的人际互动和陪伴,与她运筹帷幄的商业决策是截然不同的体验,却同样珍贵。

刚回到宿舍,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小雨发来的消息。

「姐姐!在忙吗?我们下周要月考了,数学最后一道大题的类型,我还是有点没把握…你上次讲的那种方法,能再帮我梳理一下吗?」后面跟了一个可怜巴巴的表情。

姜羡会心一笑,立刻回复:「不忙。是哪一类题?把题目发我看看。」

她放下奶茶,坐到书桌前,仔细看起小雨发来的题目。对她而言,高中的知识点还是有些生疏了,但她并没有敷衍,而是拿出草稿纸,一步步推导起来,准备用最清晰的方式给小雨讲明白。

这种通过知识传递帮助他人的满足感,与她完成一笔成功投资带来的成就感截然不同,却更让她感到踏实和愉悦。

林菱正安静地在一旁看书,偶尔抬眼看看她们,嘴角带着温和的笑意。秦悦则戴着降噪耳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周围的嘈杂习以为常。

晚上,团队进行了线上会议,敲定了最终提交方案的细节。

“动画渲染最终版搞定了!”楚文萱在群里宣布。

“策划案终稿已发群邮。”徐浩跟进。

“所有物料检查完毕,符合提交要求。”秦悦最后确认。

姜羡深吸一口气,代表团队点击了提交按钮。系统提示“提交成功”的那一刻,群里瞬间被庆祝的表情包刷屏。

尽管只是一个校内比赛的初选,但凝聚了数周心血的作品得以完成,那种共同的成就感无以言表。

临睡前,姜羡照例收到牧恒的加密周报。她快速浏览了一眼,「一切正常」的基调让她安心地将注意力转回当下。

她躺在床上,回顾这充实的一天:经济学课的灵感火花、陪朋友购物的轻松、辅导小雨功课的欣慰、团队项目成功的喜悦……这些看似琐碎的片段,交织成了她大学生活真实而丰富的纹理。

她知道,远方有波澜壮阔的资本海洋等待她遨游,但此刻,脚下这条平凡而温暖的校园小径,同样值得她全心投入,细细品味。在这条小径上,她不仅是未来的投资者,更是一个求知的学生、一个可靠的朋友、一个尽力而为的学姐。

这种多重身份的平衡与切换,让她的人生变得更加饱满和坚韧。带着这份充实与平静,她沉入了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