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然而,在一个基础问题上,团队卡壳了——项目名称。

“叫‘学海轻舟’怎么样?寓意在知识的海洋里轻松航行。”徐浩率先提议,觉得这个名字既有文采又点题。

楚文萱皱眉思考了一下:“寓意是不错,但感觉有点…老气?像是给上一代人用的学习软件。”

“那‘知识可视化实验室’?直接点明我们的核心技术和探索性质。”姜羡尝试提出一个更直接的名称。

秦悦立刻否决:“太长,难记,而且‘实验室’听起来像是个未完成的研究项目,缺乏产品感,不符合比赛要求的‘项目成熟度’印象。”

“趣味知识图谱?”徐浩又换了一个。

“太技术化、太冰冷了,听起来像数据库,不像是有温度的学习工具。”楚文萱表示反对。

“秒懂课堂?”

“有点俗,而且听起来像市面上已经有的产品,缺乏独特性。”

几次讨论都不欢而散,名字似乎比技术难题更难攻克。团队气氛有些低迷,一个好的名字是项目的门面,也是凝聚共识的关键。

又一次陷入僵局时,姜羡看着白板上大家写下的一个个被否决的名字,以及旁边罗列的项目核心关键词:“知识”、“视觉”、“光影”、“理解”、“瞬间”、“洞察”……她陷入了沉思。

她回想起自己最初构思这个项目时的核心冲动:不仅仅是呈现知识,更是想捕捉知识被“点亮”、被“看穿”的那一刹那的理解与美感。

那种感觉,就像是黑暗中投下一束光,瞬间照亮了事物的结构和脉络,既清晰又带着一种光影交错的奇妙氛围。她想要的,不是沉重的工具,而是一种轻盈的、能带来“顿悟时刻”的媒介。

她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目光扫过咖啡馆窗外。傍晚的阳光斜射进来,在桌面上投下长长的、轮廓分明的影子。一个词突然闪过她的脑海。

她拿起笔,转身在白板的正中央,用力写下了四个大字:「识界视窗」。

“你们觉得……‘识界视窗’怎么样?”她看向队友们,声音带着一丝尝试性的兴奋。

“识界视窗?”徐浩愣了一下,琢磨着,“知识的边界?视觉的窗口?这个寓意……好像有点抽象,但又有点意思。”

楚文萱也露出思索的表情。

秦悦抱起手臂,等着听解释,没有立刻反对。

姜羡深吸一口气,组织了一下语言,眼神发亮地解释道:“‘识’,既是‘知识’,也是‘认识’、‘识破’。‘界’,是‘边界’、‘世界’。‘视窗’,就是‘视觉的窗口’、‘观看的界面’。”

“我们项目的核心,不就是希望通过视觉化的方式,打破知识的固有边界和认知壁垒,为大家打开一扇全新的、更容易理解和洞察的窗口吗?我们不是在复刻知识的沉重本体,而是在尝试构建一个通向知识核心的新视角和新界面。它既有探索的意味,又有直观呈现的感觉。”

她顿了顿,补充了更实际的考虑:“这个名字比较简洁,有科技感和探索精神,同时‘视窗’又带点亲和力,不容易和现有产品撞名,域名也好注册。”

听完她的解释,楚文萱最先反应过来,眼睛一亮:“‘识界视窗’…对!有种打开新世界大门的感觉!这个名字很有质感,视觉上做LoGo和延展设计空间太大了!我非常喜欢!”

徐浩也回味过来,拍了下大腿:“妙啊!听你这么一解释,层次就出来了!比之前那些直白的名字高级多了!而且确实好记!就它了!‘识界视窗’!”

秦悦挑挑眉,难得地没有泼冷水,反而点了点头:“嗯…这个解释倒是能自圆其说,听起来不像胡编乱造。比之前那些强,没那么土,也没那么故作高深。行吧,我同意。总算有个像样的名字了。”

困扰团队许久的命名难题,终于因为姜羡精准的概括、富有想象力的诠释以及兼顾美感和实用性的考量而尘埃落定。

这一刻,她不仅仅是提出创意的人,更成为了为项目赋予灵魂和定义的人。大家对项目的认同感和方向感,似乎也随着这个名字而变得更加清晰和强烈。

他们甚至因为一个知识点的具体呈现方式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姜羡希望更学术严谨,徐浩认为需要更通俗有趣,楚文萱则在纠结视觉风格,秦悦则冷冰冰地计算着每种方案的时间成本。争论有时会持续到咖啡厅打烊,但最终往往能碰撞出一个融合了各方优点、且更具操作性的方案。

这个过程让姜羡深刻地意识到,创业不是一个人的灵光一闪,而是一个团队在不断碰撞、妥协、融合中,共同将一个模糊想法打磨成可执行方案的过程。她学会了倾听,学会了说服,也学会了在坚持核心与适当妥协之间找到平衡。

她没有再想起牧恒和系统。所有遇到的问题,她都尝试和团队一起解决。查资料、问老师、请教同学……虽然效率可能不如直接获取答案高,但每一个微小问题的解决,都让她对“创业”这两个字有了更血肉丰满的理解。

这天晚上,团队又一次讨论到很晚。初步的方案框架和第一个知识点的视觉化demo终于有了雏形。虽然简陋,但凝聚了大家的心血,并且拥有了一个大家都认可的名字——识界视窗。

离开咖啡馆时,已是繁星满天。晚风带着凉意,却吹不散几人脸上的兴奋和疲惫。

“总算有点样子了!‘识界视窗’,这名字越念越有味!”徐浩伸了个懒腰,“我感觉我把我这学期学的传播学理论全用上了。”

“我的肝在隐隐作痛……”楚文萱揉着眼睛,“但效果图出来的时候,真爽!而且logo设计我有点灵感了!”

秦悦打了个哈欠,语气依旧淡淡的:“还行吧,总算没跑得太偏。名字定了就赶紧往下推进,下次开会效率高点,别老在细节上磨蹭。”

姜羡看着身边的队友,心里暖暖的。她真诚地说:“谢谢大家,辛苦了。没有你们,这个想法可能永远只是个想法。”

“客气啥,挺有意思的。”徐浩拍拍她肩膀。

“就是,你也最辛苦,核心都是你把着的。”楚文萱笑道。

秦悦瞥了她一眼,没说话,但眼神缓和了许多。

回到宿舍,黎晴和林菱已经睡了。姜羡轻手轻脚地洗漱完,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大脑因为持续的思考和讨论仍处于轻微的兴奋状态。

她拿出手机,下意识地点开邮箱,有一封牧恒的定时周报。她快速浏览了一下,依旧是“一切正常”的基调。云瞻资本平稳运行,羡云工作室的投资项目数据健康增长。

这些曾经让她心跳加速的数字和汇报,此刻看起来却有些遥远和……平静。远不如晚上团队最终确定“识界视窗”这个名字时,大家眼中亮起的光芒那一刻来得激动人心。

她知道,那些是庞大的财富和未来的潜力,但手中正在打磨的这个稚嫩的、刚刚拥有了名字的“识界视窗”项目,却是真真切切由她和她的伙伴们,一点一滴创造出来的东西。

这种强烈的对比让她感到一种奇异的抽离感,仿佛同时站在两条平行的河流岸边,一条汹涌澎湃、流向广阔的海洋;一条涓涓细流、在脚下蜿蜒曲折,却充满了亲手挖掘的痕迹。

她放下手机,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的不再是复杂的金融模型或股权结构图,而是信息图的排版、动画的节奏、文案的措辞,还有“识界视窗”这四个字可能蕴含的无限视觉可能……

在这一刻,她只是一个沉浸在自己项目里的、略带疲惫却又充满满足感的大学生。

这条从零开始的道路,磕磕绊绊,却让她踩得无比踏实。她知道,真正的成长,往往来自于这些亲手完成的、微不足道的“第一次”。而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命名,并赋予它意义,无疑是其中深刻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