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十月的第一周在密集的刷题和模拟考试中飞快流逝。周五放学,班主任将姜羡和陈薇叫到走廊,神色比平时更加严肃。

“下周三,京北大学保送初步筛选答辩会,”她压低声音,“在学校第一会议室。下午两点,你们俩排序靠前,提前到场。”她递过一张注意事项,“着装整洁大方就好,关键是内容和精神状态。”

“好的,老师。”两人接过纸条,对视一眼,默契地没有多问,但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重视。

回到宿舍,气氛才稍稍松弛下来。

“有点突然。”姜羡放下书包,揉了揉眉心。

“意料之中。”陈薇已经坐回书桌前,摊开了物理卷子,语气一如既往的平静,但笔尖却迟迟没有落下,“准备重点还是放在逻辑和跨学科衔接上,评审会更看重这个。”

“嗯,”姜羡点头,走到她身边,很自然地把下巴搁在她肩膀上,“薇姐,再帮我看看陈述稿的过渡部分?总觉得有点生硬。”

陈薇侧头瞥了她一眼,没推开她,反而就着这个姿势,拿起姜羡递过来的稿子,指尖点着屏幕:“这里,从数学到编程的转折,可以加一句你之前做那个几何工具时的实际体会,比空谈思维转换更有说服力。”

“有道理!”姜羡眼睛一亮,“还是你懂!”

“毕竟看了你这么多年。”陈薇语气淡淡,嘴角却几不可查地弯了一下。从初中那个磕磕绊绊、需要她一遍遍讲基础题的姜羡,到现在能和她并肩竞争顶尖学府保送资格,没有人比她更清楚姜羡付出了多少,又成长得多么惊人。

周末,姜羡将所有精力投入到最后的冲刺。她在学习空间里,让殊,荧和衡扮演最严苛的评审官,从各个角度质疑她的陈述逻辑、数据支撑、未来规划的可行性。

她反复打磨每一个用词,调整每一处停顿和眼神交流,直到臻于完美。

周三午后,天色微阴。姜羡换上了一件干净的蝴蝶结雪纺衬衫,搭配一条灰色的百褶裙和白色板鞋,头发利落地扎成马尾,整个人带着高中生特有的俏皮感。

陈薇同样穿了一件白色的衬衫,搭配的深蓝色针织背心,领口一丝不苟,整个人显得清爽又沉稳。

“加油。”陈薇替姜羡理了一下衬衫的蝴蝶结,动作自然。

“你也是。”姜羡深吸一口气,回给她一个坚定的眼神。

一点四十五分,两人准时出现在第一会议室门口。已经站着几位同样忐忑的顶尖学生,包括沈哲。彼此点头示意,空气中弥漫着无声的竞争火花。

两点整,会议室的门打开。评审席上坐着校长、教务主任、几位资深特级教师,还有两位面容陌生、气质儒雅的中年人——想必就是京北大学招生办的老师。

抽签顺序,姜羡第三,陈薇第五。

前面两位同学的陈述扎实稳重,但略显平淡。评审老师的提问环节则相当犀利,直指知识漏洞或规划模糊之处。

轮到姜羡了。她深吸一口气,起身走向发言席,步伐稳定,目光平静地扫过评审席,微微鞠躬。

她的陈述简洁而清晰,从数学逻辑谈到编程实践,再自然过渡到对金融经济的兴趣和初步探索,勾勒出一个善于思考、主动探索、有跨学科意识的形象。评审老师的提问,她回答得坦诚务实。

陈薇的陈述紧随其后。风格极致凝练,逻辑严密,成绩耀眼,规划清晰,展现出一个纯粹理科尖子的绝对实力。评审老师的问题试图挖掘学术之外的特质,陈薇的回答依旧理性、准确,却稍欠几分鲜活。

答辩结束,等待结果的两天显得有些漫长。晚上在宿舍,两人都避而不谈结果,依旧按部就班地刷题、讨论,只是空气里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悬而未决。

周五下午,班主任走进教室,宣布了结果:“京北大学保送初步筛选结果公布。我们班,姜羡同学,获得下一轮资格,姜羡你可以开始着手准备参加之后选拔考试了。”

消息落定,教室里响起低低的哗然和祝贺声。姜羡的心重重一跳,第一时间不是欣喜,而是下意识地紧紧握住了身边陈薇的手。陈薇的手指冰凉,但很快回握了一下,然后轻轻抽开,低声说:“没事。”

下课铃响,围过来道贺的人散去后,姜羡拉着陈薇快步回到宿舍。

关上门,隔绝了外面的喧嚣。

“薇姐……”姜羡看着默默收拾书桌的陈薇,心里有点堵。

陈薇转过身,脸上没什么表情,但眼神很柔和:“挺好的。你准备得很充分,那个交叉学科的切入点确实打动人。”

“可是你……”

“我其实,”陈薇打断她,推了推眼镜,语气平静而坦诚,“更倾向于复旦。你知道的,我妈妈的研究所和主要学术交流圈子都在沪市,她之前带我去参加研讨会,我也很喜欢那边的学术氛围。而且,”她顿了顿,声音更轻了些,“我爸爸的工作也长期在沪市,家里……毕竟还是希望能团聚更方便些。”

姜羡想起来了,陈薇的父母因为工作原因确实聚少离多,沪市是他们家庭重心汇聚的地方。这些现实而温暖的考量,目标明确如陈薇,肯定早就放在心上了。

“所以,”陈薇看向姜羡,难得地露出一丝极淡的、真实的笑容,“这个结果,我没什么遗憾。你去了京北,正好,我可以去征服复旦。我们各自去最适合自己的地方,挺好。”

姜羡看着她,心里那点愧疚和不安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动容和释然。

她走上前,轻轻抱了一下陈薇:“嗯!那你一定要进复旦最好的科系!以后我去上海找你,你得给我当导游!”

“好。”陈薇拍了拍她的背,语气恢复了一贯的冷静,“不过在那之前,先把高考拿下。别以为拿了保送资格就可以松懈,我还等着在高考总分上和你再比一次。”

“知道啦,陈大人!绝不会让你失望!”姜羡笑着松开她,眼眶有点发热。

她们是竞争对手,但更是彼此最了解、最支持的朋友和室友。这条路,她们曾并肩走过最艰难的起点,未来也必将各自闪耀,在更适合自己的领域登上顶峰。

夕阳透过宿舍窗户洒进来,将房间染成暖金色。桌上的习题册还摊开着,预示着战斗远未结束。但这一刻,她们之间流动的温情与默契,比任何荣誉都更加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