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的日子在充实忙碌中飞逝。转眼间,秋去冬来,春末夏初,省实验中学的空气里开始弥漫起文理分科的紧张与抉择。
这一年里,姜羡的脚步未曾停歇。她稳扎稳打,成绩始终保持在年级前列,数学竞赛更是屡有斩获,成了老师们交口称赞的“全能型选手”。
而名媛系统的奖励,也如同细水长流,持续为她的蜕变之路添砖加瓦:
在一次成功策划并主持班级新年晚会后获得【高级场合礼仪精要】。
让她不仅掌握了更娴熟的社交舞蹈(华尔兹、探戈更为精湛),也更深入了解了正式晚宴、沙龙聚会等场合的着装规范、餐具使用、交谈禁忌与风度仪态,举止间愈发优雅得体。
和陈薇以及班上的其他同学去逛画展的时候,获得了【初级美学鉴赏与色彩搭配】。
提升了她的艺术感知力,使她更能欣赏高级时装、珠宝、艺术品的内涵,并在日常穿搭中能自然而然地搭配出和谐且凸显个人气质的造型。
再一次看电影的时候,意外的模仿起了法语发音,并且保持了一学年的年级前五,所以系统奖励了她【法语基础入门课程】。
从此开启了法语学习的大门,虽然只是基础,但那优雅的发音和初步的交流能力,为她未来可能面临的更国际化场合埋下了伏笔。
在一次巧妙化解同学间的小误会后让【仪态洞察力】升级成为了更全面的【微表情与社交直觉】。
这个奖励让她更敏锐地捕捉他人细微的情绪变化和真实态度,从而在社交中做出更恰当、更体贴的回应,人际交往变得愈发从容周到。
这些奖励并非惊天动地,却如春风化雨,无声地浸润着她的言行举止。
她依然穿着校服,但挺拔的体态和自信的眼神让她在人群中格外显眼;她依然和同学们讨论题目、分享零食,但言谈间多了一份温和的力量与令人舒服的分寸感。
她渐渐褪去少女的青涩,显露出一种初具雏形的、内敛而明亮的名媛风范。
一个周五,高二文理分科的意向表终于发到了每个人手中。
教室里弥漫着一种严肃又迷茫的气氛。这是高中阶段第一次重大的方向选择,关乎未来,每个人都慎之又慎。
姜羡拿着意向表,目光扫过“文科”和“理科”两个选项,心中没有丝毫波澜。她的选择早已明确——理科。但这个重要的决定,她需要并想要与父母分享。
晚饭桌上,姜羡提起了分科的事。
“爸,妈,学校要文理分科了。”她语气平静地开口。
姜妈妈立刻关切地问:“那幺女你想好选什么了吗?我看你文科成绩也挺好的,历史政治背得也不错,学文科会不会轻松点?”言语间透露出对女儿辛苦的心疼。
姜爸爸也放下筷子,沉默了片刻,略显担忧:“嗯...理科是不是特别难?我看你天天做数学物理题,有时候做到很晚。爸不是不支持你,就是怕你太累,压力太大。而且女孩子学文科,将来做老师、考公务员,工作也稳定轻松些。。”
姜羡看着父母关切的眼神,心里暖暖的。她放下碗筷,坐直了身体,语气认真而清晰地开始分析:
“爸,妈,你们对我的担心我理解的。我仔细想过了,我还是想选理科。”
“首先,我是真的喜欢理科。我觉得解出一道数学难题,或者弄懂一个物理定律,特别有成就感,那种逻辑推理的过程让我觉得很有趣,并不觉得是负担。”
“其次,关于未来的发展方向,”她继续说道,目光坚定,“我考虑过未来可能会选择金融或者计算机这类领域。这些领域发展前景好,而且都非常看重理科背景,尤其是数学和逻辑思维能力。”
她具体解释道:“比如金融行业,无论是做投资分析、风险管理还是金融工程,都需要很强的数学建模和数据分析能力,这些都是理科的优势。再比如计算机科学,那就更不用说了,编程、算法、人工智能,全都建立在数学和逻辑的基础之上。”
“我知道学理科可能会更辛苦一些,”姜羡坦诚地说,“但这些辛苦是值得的。打好理科基础,未来无论我想进入金融、计算机还是其他高科技领域,都会更有竞争力,选择的空间也更大。这比局限于文科的选择要宽广得多。”
最后,她自信地笑了笑,安抚父母:“而且,我觉得我的优势也在理科。数学竞赛拿了奖,物理化学学得也比较轻松,这说明我具备学好理科的能力。虽然可能会辛苦一点,但做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辛苦也是快乐的。我相信自己能安排好时间,不会把自己累垮的。你们放心吧。”
她一番话有理有据,既表达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又分析了现实前景,还考虑到了自身的优势,最后还不忘安抚父母的担忧。
姜爸姜妈听完,脸上的担忧渐渐化为了欣慰和自豪。女儿真的长大了,思考问题如此周全成熟,不再是那个需要他们事事操心的小女孩了。
姜妈妈给姜羡夹了一筷子菜:“好,幺女你自己想得那么清楚,爸妈就支持你!不管学文学理,注意身体最重要。”
姜爸爸也重重点头:“对!我女子有志气!金融、计算机都是好方向!那就选理科!爸相信你肯定能学好!”
得到了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姜羡心里最后一点顾虑也消失了。
等回到学校,她毫不犹豫地在意向表上勾选了“理科”。
陈薇同样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理科,她的未来规划里早已写满了科研与探索。
李艺则在电话里哇哇大叫:“我当然选文科啊!让我整天对着物理公式和化学方程式,不如杀了我!体育生也是要考文化课的好嘛,历史政治我还能背一背!咱们这叫术业有专攻!”
放学后,姜羡和陈薇并肩走在香樟树下,夕阳将她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都填好了?”陈薇问,语气一如既往的平静。
“嗯,理科。”姜羡点头,语气坚定,她看向好友,“我们大概率还能在一个班吧?”按照省实验的传统,会依据成绩和意向设立一个顶尖的理科重点班。
“概率超过90%。”陈薇推推眼镜,用数据给出了肯定答案,“以后继续做室友和对手。” 姜羡笑起来,伸出手:“一言为定。一起冲击我们目标的大学。”
两只手在空中轻轻击掌,是对过去一年并肩作战的默契肯定,也是对未来更高峰峦的共同约定。
她知道,选择理科意味着更艰深的学习内容、更激烈的竞争环境。但她毫无惧意,内心反而充满了迎接挑战的跃试。
系统赋予她的各项能力、这一年积累的扎实基础、愈发强大的内心,以及父母毫无保留的支持,早已为她铺就了迎难而上的坚实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