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朝修铁路 > 第137章 惊雷乍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枢机院内部的纷争尚未平息,一声惊雷便从东南沿海炸响,震动了刚刚稍有起色的北京城。

八百里加急军报如同带着血腥气,被浑身尘土、几乎虚脱的驿卒送进了文华殿。信是留守南京的兵部尚书亲手所写,字迹潦草,透着惊恐与仓促:

“……葡萄牙阿尔瓦雷斯舰队,纠集倭寇、海盗船数十艘,突袭厦门港!我方水师仓促迎战,‘定远’号力战被重创搁浅,厦门炮台多处被毁,夷人焚毁码头、仓库,劫掠商船,东南震动!阿尔瓦雷斯更公然宣称,奉大明‘武靖帝’朱翊镠密诏,讨伐‘窃据北京之伪枢机院’,恢复‘正统’!”

消息传开,举朝哗然!

朱翊镠虽死,但其与葡萄牙人签订的卖国密约,竟成了对方公然入侵的借口!更令人心惊的是,阿尔瓦雷斯选择攻击的不是北方,而是相对安稳、但也是新政权钱粮重要来源的东南沿海!这一刀,又狠又准地捅在了腰眼上。

文华殿内,短暂的死寂后,爆发了比以往更加激烈的争吵。

“祸国殃民!朱翊镠死有余辜!”李如松须发戟张,怒吼声响彻殿宇,“红毛夷欺人太甚!老子请旨,即刻率兵南下,把这帮杂种碾碎在厦门!”

“李帅稍安勿躁!”一位保守派阁老立刻站出来反对,“东南虽遭袭扰,但根基未损。当务之急,是稳定北京,安抚北方!若李帅率主力南下,北疆李成梁狼子野心,女真努尔哈赤虎视眈眈,万一趁机发难,京师危矣!此乃调虎离山,万不可中计!”

“难道就任由红毛夷在东南肆虐,打我大明的脸吗?!”李如松怒目圆睁。

“可派使者严词诘问,令其退兵,同时责令福建地方水师加紧防御……”另一位官员提出看似稳妥实则无用的建议。

“诘问?防御?”林昭冰冷的声音打断了这无谓的争论,他手中拿着那份军报,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阿尔瓦雷斯要的不是口头上的胜负,他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港口、特权,甚至……分裂我大明!他打着重塑‘正统’的旗号,就是在扶持代理人,制造内乱!此刻退缩或空谈,只会助长其气焰,让更多心怀叵测之辈以为我枢机院软弱可欺!”

他目光锐利地扫过全场,最终落在郑王和李如松身上:“此战,必须打!而且要快、要狠!不仅要打退葡萄牙人,更要斩断他们伸向内陆的黑手,震慑所有内外敌人!”

“可北方……”郑王面露忧色。

“北方,我来守!”林昭斩钉截铁,“李帅可率三万精锐,乘坐我们刚刚修复的京通铁路,以最快速度抵达天津,再换乘海船南下!格物院会全力保障铁路运输畅通,并调拨部分新型火炮随军!”

“铁路运兵?”众人又是一惊。虽然此前已有设想,但如此大规模、远距离的实战投送,尚属首次。

“没错!”林昭展开一幅匆忙绘制的地图,“利用铁路,李帅所部可在五日内抵达天津,比传统行军快上十倍!打阿尔瓦雷斯一个时间差!他定然料不到我们的援军能如此迅捷!”

李如松眼睛一亮,重重一拍大腿:“好!就这么干!老子倒要看看,是红毛夷的船快,还是老子的铁马快!”

战略既定,整个帝国机器,尤其是格物院和新兴的技术官僚体系,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

天津港。原本用于运输漕粮和商货的码头,此刻成了繁忙的军港。一列列军列昼夜不停地驶来,卸下全副武装、士气高昂的士兵和装备。由沈云漪团队紧急改进的、更适合海运的轻型野战炮被蒸汽起重机吊装上临时征调的海船。胡会长等南方商人更是倾力相助,筹集了大量商船用于运兵和后勤补给。

李如松站在码头高处,看着麾下儿郎们井然有序地登船,海风中夹杂着蒸汽的烟雾和海洋的咸腥,他心中豪气顿生,对身旁前来送行的林昭道:“林老弟,家里就交给你了!等老子砍了阿尔瓦雷斯的狗头回来下酒!”

林昭郑重拱手:“李帅放心,北疆但有异动,昭必亲率新军迎头痛击!祝李帅旗开得胜!”

就在李如松舰队即将扬帆之际,又一封紧急军报传来,内容却让所有人脊背发凉:北疆李成梁,果然异动!其麾下大将李如柏,以“巡边”为名,率骑兵一万,突然出现在蓟州外围,距离北京不过两百里!与此同时,辽东传来消息,建州女真努尔哈赤统一了部分部落,秣马厉兵,其动向叵测。

内忧外患,南北夹击!枢机院瞬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保守派们顿时哗然,之前反对南下的声音再次高涨,甚至有人私下议论,是否应该“暂避锋芒”,甚至“迁都回南京”。

“放屁!”李如松气得暴跳如雷,恨不得立刻提兵先去平了蓟州。

林昭却异常冷静。他站在巨大的沙盘前,目光在北方的蓟州和辽东,南方的厦门之间来回移动。阿尔瓦雷斯和李成梁,这两股敌人,一南一北,看似巧合,但时机拿捏得如此精准,背后是否有着某种不为人知的联系?是朱翊镠残余势力的串联?还是葡萄牙人更深的阴谋?

压力如同实质的山峦,压在他的肩头。一步走错,满盘皆输。刚刚看到一丝曙光的帝国,可能瞬间分崩离析。

他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不能再犹豫了!

“李帅,计划不变,你即刻南下!”林昭的声音沉稳有力,不容置疑,“北边的李如柏,我来对付!他不是真要攻打北京,他是在试探,在牵制!只要我们展现出足够的决心和力量,他不敢轻举妄动!”

他转身,对周铁鹰和一众将领下令:“传令新军第一、第二镇,即刻集结,携带全部格物院配发的新式装备,随我北上蓟州!另,以枢机院名义,八百里加急传令宣府、大同镇,严密监视女真动向,若努尔哈赤有异动,可先斩后奏!”

“是!”众将轰然应诺,杀气腾腾。

林昭又看向沈云漪:“云漪,北京城和枢机院,还有……格物书院筹备之事,暂时托付给你和郑王了。稳住朝局,保障后勤,尤其要盯紧那些……不甘寂寞的人。”

沈云漪看着他,千言万语化作一句:“万事小心。”

林昭点了点头,最后看了一眼沙盘上那纵横交错的敌我态势,毅然转身,大步向外走去。殿外,阳光刺眼,战鼓声已隆隆响起。

李如松的舰队在天津港升帆起航,如同离弦之箭,劈波斩浪,向南而去。

而同一天,北京德胜门外,林昭一身戎装,跨上战马,身后是军容严整、装备精良的新军将士,黑色的军服和闪亮的刺刀,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钢铁的车轮与铁蹄,分别承载着帝国的希望与怒火,奔向两个截然不同、却同样决定命运的战场。

惊雷已炸响,暴雨将至。是龙翔九天,还是折戟沉沙,在这铁与血交织的奔雷之卷中,答案即将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