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科学证道:我在洪荒悟宇宙 > 第81章 理道扬名·洪荒诸派的关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1章 理道扬名·洪荒诸派的关注

陈玄站在村口,手里的记录板还亮着。屏幕上三名试用者的数据稳定跳动,效能增幅显示在最上方。北边来的百草堂使者已经进了村子,背着药箱的人低头查看炼体液的标签,脚步没停。

他没收回记录板,反而多看了一眼。这数据不只是结果,也是信号。他知道,从这一刻起,小村落不会再安静了。

风从谷口吹进来,带着一点湿气。他的手指在屏幕边缘划了一下,关掉了界面。仪器包背在肩上,重量没变,但感觉不一样了。之前是实验工具,现在成了被人盯着的东西。

两个身影从天而降,踩着云雾落在村口石阶前。他们穿着星纹短袍,腰间挂着玉牌,袖口绣着太一阁的符印。其中一人上前一步,从袖中取出一枚青色玉符,双手递出。

“奉太一阁主之命,请陈玄先生赴昆仑墟主峰,设坛讲道七日,传‘理道’真义。”

声音不大,但足够清楚。周围几个村民听得真切,立刻停下手中的活,围了过来。有人低声念出了“太一阁”三个字,语气变了。

陈玄没有马上接玉符。他看着两人,问:“为什么是我?”

那弟子神色不变:“阁主言,理道非术,乃新道统之始。先生以数理推演修行,破旧立新,正是开宗之人。”

另一人补充:“此会由太一阁牵头,洪荒十二大宗门皆已知会,若先生应允,三日后便有接引法舟降临。”

人群骚动起来。有人露出羡慕的表情,也有人皱眉。一个老农喃喃道:“去那么远的地方讲道?咱们村才刚用上炼体液……”

话没说完就被旁边人拉住。

陈玄仍没接玉符。他知道这一去意味着什么。昆仑墟是修士圣地,登坛讲道等同于被正统承认。但他更清楚,一旦离开,这里刚建立的信任可能断掉。

他正想着,东南方天空闪过三道流光。速度快得不像寻常飞行法器,更像是用阵法压缩了距离。三个人落地时没有扬起尘土,像是早就计算好了落点。

为首的是个中年男子,手持青铜节杖,胸前挂着丹霞宗的火纹令。他拱手行礼:“听闻先生以机巧明道,以数理解法,我丹霞宗愿亲聆教诲。”

另外两人也开口。一个来自灵虚门,说想请教“灵气运行模型”的底层逻辑;另一个是万器阁的使者,直接问能不能把“标准化萃取流程”带回去复制。

三人站在一起,态度一致:不急着走,只想留下听讲。

广场上一下子安静下来。刚才还在议论的村民都闭了嘴。这些人不是来求药的,是来学“道”的。

陈玄看了看太一阁的玉符,又看了看三位使者。他知道问题来了——去昆仑,等于接受权威认可,但过程不可控;留在此地设会,能掌握节奏,却可能被守旧派围攻。

他转身走进村子后方的竹林。脚踩在碎叶上,发出轻微响声。他知道云昭会在那里等他。

她果然站在竹影下,霜魄剑垂在身侧,目光平静。看到他来,只说了一句:“你想让多少人听见?”

这句话让他停住。

他抬头看天。竹叶缝隙里透出阳光,像一组组离散的数据点。他忽然想起自己还在大学时的样子。教室、黑板、投影仪,学生们记笔记的声音。那时候他讲的是流体力学基础,没人觉得奇怪,因为那是公认的科学。

可在这里,他讲的同样是规律,却被当成异端。

他闭眼,识海中的青铜鼎虚影轻轻震动。一道微光闪过,浮现出一段公式——是关于能量守恒与灵气转化的推导。这不是谁教的,是他自己一步步算出来的。

睁开眼时,他已经决定了。

“道不在高山之巅。”他说,“在能听懂的人心里。”

云昭没再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他回到广场,站在石桌前。太一阁弟子和三位使者都在原地等着。

“讲道不必远行。”他说,“便在这村落设法会三日,凡有志于明理者,皆可来听。”

众人一怔。

他继续说:“三日后,我亲赴太一阁,登坛续讲。”

太一阁两名弟子对视一眼,最终低头称是。他们收起玉符,表示会立即传讯回阁。三位使者也松了口气,立刻派人飞空传信,各自门派需要准备参会人选。

现场气氛变了。不再是围观,而是筹备。

陈玄打开仪器包,拿出纸笔和灵光板。他开始写第一份讲稿。标题很简单:《灵气运行的基本模型》。

第一部分写“流体力学视角下的周天循环”,用箭头和线条画出经脉中的气流分布;第二部分列“角动量守恒在招式破绽中的应用”,附上旋转矢量图;第三部分是“炼体液的标准化流程”,每一步都标清参数。

云昭站在他身边,帮他把术语换掉。“频率”改成“律动”,“共振”改成“同鸣”,“数据验证”改成“实证之道”。她写得很稳,字迹清秀。

村民自发行动起来。有人搬来木架搭台,有人清扫地面,铺上白玉砖。一个少年跑回家,把祖传的铭文刻刀拿来,在讲台四角雕上“理”字纹样。

夜幕降临时,广场中央已立起一座简易高台。四周挂起照明符灯,光线均匀洒落。有人送来茶水,放在角落的小桌上。

陈玄坐在台边,还在修改讲稿。他删掉了一段复杂的偏微分表达式,换成一张简化的压力梯度图。他知道听众里很多人不懂现代数学,必须让他们看得明白。

云昭走过来,递给他一杯热茶。“明天会有更多人来。”

他接过茶,点头。

远处山道上,已有几点光亮在移动。不是野兽的眼睛,也不是夜间采药的修士。那是成队的脚步,带着明确方向。

他放下茶杯,拿起符笔,在最后一张纸上写下三个关键词:**可观测、可重复、可验证**。

这是理道的核心。

他把纸贴在灵光板上,调整亮度,确保白天也能看清。然后站起来,走到高台中央。

这里原本只是个晒谷场,现在成了起点。

他看向村口。那几道光越来越近。

一个人背着工具箱,走路一瘸一拐,但速度不慢。

另一个人手持医旗,上面写着“济世堂”。

还有一个年轻人,手里拿着一本破旧的《机关总要》,边走边翻。

他们不知道理道是什么,但他们来了。

陈玄握紧了符笔。

笔尖在空中顿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