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科学证道:我在洪荒悟宇宙 > 第82章 法会筹备·科学展示的准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2章 法会筹备·科学展示的准备

陈玄把最后一张纸贴在灵光板上,手指在边缘划了一下。屏幕亮着,三个词清晰可见:可观测、可重复、可验证。他没再看,转身走向竹棚。

云昭已经在里面等了。她坐在木桌旁,手里拿着一卷玉简,正用符笔修改术语。看到陈玄进来,她放下笔,点头示意。

“公输衍和孙思邈快到了。”她说。

话音刚落,外面传来脚步声。一个瘦小的身影背着机关箱走进来,头发乱糟糟的,手上还沾着油污。是公输衍。他把箱子放在地上,拍了拍手:“听说你要办讲会?我带了新做的模型。”

他打开箱子,取出一个铜制齿轮组,中间连着一根轴。轻轻一拨,齿轮开始转动,发出细微的咔哒声。

“这是‘双轴逆向传动’的演示器。”他说,“能让人一眼看出力是怎么传的。”

陈玄蹲下来看了一眼结构,点头:“好,这个放第一个展区。”

接着药王谷主孙思邈也到了。他穿着淡绿袍子,腰间挂着玉瓶,手里牵着三个村民。三人脸色红润,站得笔直。

“这三位用了炼体液满七日。”孙思邈说,“经脉强度提升三成以上,体力恢复速度加快一半。明天可以当众测试。”

陈玄看着他们,问:“能配合做基础动作吗?比如抬臂、跳跃、运力?”

“没问题。”其中一个青年答道,“我们练过很多次了。”

“那就定下来。”陈玄站起身,走到桌前摊开一张图纸,“展示分三块:第一块是机关模型,讲力学原理;第二块是炼体实证,讲医学数据;第三块是我主讲的理论框架。”

云昭拿起笔:“术语要改一遍。‘频率’不能用,换成‘律动’;‘共振’改成‘同鸣’;‘参数’说成‘节度’。”

公输衍抓了抓头发:“我那模型上的标签也得重刻。能不能写得简单点?别整一堆字。”

“越简单越好。”陈玄说,“他们看不懂公式,但能看懂东西怎么动。”

孙思邈皱眉:“可数据呢?没有数字,怎么证明有效?”

“有办法。”陈玄从仪器包里拿出一块灵光板,调出一组曲线图,“这是赵大山用药前后的心跳与灵气波动对比。现场放出来,谁都能看。”

孙思邈凑近看了看:“这图……倒是直观。”

“不止这个。”陈玄又翻出几张记录,“我还做了对照实验。一组用标准流程提取的药液,一组用传统古法熬的。效果差两倍多。”

孙思邈沉默片刻,点头:“那你得把过程列清楚。药材重量、火候时间、萃取温度——一样都不能少。”

“我已经整理好了。”云昭递过一叠纸,“这是流程表,每一步都标了数值和操作要点。”

公输衍咧嘴一笑:“你们这是要把炼药变成拧螺丝啊。”

“差不多。”陈玄说,“我要让所有人知道,这不是运气,不是天赋,是照着做就能出结果的事。”

云昭看向窗外的高台:“场地够吗?”

“够。”陈玄说,“左边摆机关模型,中间是实证区,右边留给我讲稿。观众围成半圈,最近的离展台不超过十步。”

公输衍站起来:“那我得重新调齿轮间隙。太松会打滑,太紧又转不动。”

他提起箱子就要走,陈玄叫住他:“做个开关装置。启动时能一次触发多个模型,别一个个手动拨。”

“行。”公输衍应了一声,快步出门。

孙思邈也起身:“我去准备测试项目。明日让他们先空运行一遍,适应节奏。”

他带着三个村民离开后,云昭看着桌上堆满的资料,问:“还要加内容吗?”

“不加了。”陈玄摇头,“再多就乱了。就这三块,每一项都必须让人看得明白,试得出来,记得住。”

他拿起符笔,在纸上画了个布局图。刚画完一条线,外面传来金属碰撞声。公输衍又回来了,手里拿着一个小巧的青铜机关盒。

“我想了个办法。”他说,“用这个联动控制所有模型。拉一下扳杆,齿轮转、铃响、杠杆起——全动起来。”

陈玄接过盒子检查内部结构:“弹簧蓄力,绳索牵引,释放均匀。不错。”

“今晚我能做完调试。”公输衍说,“明早太阳出来前就能装上去。”

“辛苦你了。”陈玄说。

公输衍摆摆手:“这比造飞行鸟有意思。以前没人这么讲道理。”

他走了之后,云昭开始整理讲义顺序。陈玄则把灵光板连上外接符阵,测试投影亮度。

“白天光线强,得调高输出。”他说,“不然后排看不见。”

云昭抬头:“要不要加语音放大符?”

“加。”陈玄从包里取出一个小型扩音器,“这是我改过的版本,能定向传声,不会扰到远处。”

两人一直忙到傍晚。展板全部立好,模型位置标清,测试流程写入玉简。村民送来饭菜,他们就在竹棚里吃了。

天黑后,公输衍带着两个学徒把齿轮模型搬上了展台。铜件擦得发亮,在符灯下泛着微光。他亲自安装联动机关,反复试了三次,确认每次都能同步启动。

“没问题了。”他说,“就等明天。”

孙思邈也来了最后一趟。他带来一套银针测量仪,能实时显示经脉流速。他还让三位村民做了最后一次演练,动作整齐,反应迅速。

“状态很好。”他说,“随时可以展示。”

陈玄站在高台中央,看了一圈布置。左边是机关模型区,齿轮、杠杆、滑轮齐全;中间是实证区,放着检测仪和记录表;右边是他要用的讲台,上面摆好了符笔和灵光板。

“都齐了。”他说。

云昭走过来,递给他最后一卷讲义:“术语全改好了。你也早点休息。”

陈玄接过讲义,没动。他盯着那个声波共振模型看。铜铃挂在共鸣箱上,旁边是一排调音螺栓。

“再试一次。”他说。

公输衍叹口气,拨动机关。齿轮转动,带动敲锤轻击铜铃。声音响起,持续五秒后渐渐消失。灵光板同步显示出波形图,平稳下降。

“完美。”孙思邈说。

陈玄点点头,终于松了口气。

云昭看着他:“你还想改什么?”

“不改了。”他说,“就这样。”

他走到展板前,把“流体力学模型”旁边的注解划掉,重新写下一行字:灵气如川,循势而行。

然后他退后两步,看着整个展台。

公输衍蹲在模型边,用小锤轻敲卡榫,确保每一处衔接都严丝合缝。孙思邈正在教村民如何报数,语气认真。云昭把最后一份资料放进匣子,盖上盖子。

没有人说话。

陈玄站在高台边缘,望着即将用于展示的声波共振仪。铜铃静止,反射着符灯的光。

他的手落在仪器包上,打开侧袋,取出一枚备用电池,塞进扩音器。

扩音器亮了一下绿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