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宅男飞升指南 > 第85章 辞别温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婚后第一个仲春,暖意已浸透温泉谷的每一寸土地。清晨的薄雾还未完全散去,“炎心池” 便率先苏醒 —— 池水泛着比往年更盛的金芒,那光芒并非来自日光,而是地脉深处涌动的灵气,顺着池底的玉石纹路蜿蜒而上,将水面晕染成一片流动的碎金。池边的向日葵开得正烈,足有半人高的花盘朝着东方,花瓣上缀满的露珠在晨光中折射出七彩光晕,像谁不小心打翻了装着碎钻的匣子,每一颗都闪着鲜活的光。

杨伟和张丝绒并肩坐在向日葵亭里,亭柱上雕刻的缠枝莲纹还沾着晨露的湿气。两人手里捧着一封来自青龙山的信函,信纸是用修真界特有的青桐纸制成,触手微凉,边缘印着醒目的青龙纹 —— 龙鳞的每一道纹路都用赤金粉勾勒,在光线下泛着庄重的光泽。杨伟指尖拂过信纸,字里行间的恳切仿佛能透过纸张传来:随着华夏修真界地脉巡查范围从原先的十二州扩展到十八州,事务日益繁杂,青龙山众长老联名请求他正式入驻主峰,不仅要全面执掌宗门大小事务,还需筹备特别管理局局长的接任事宜,那可是关乎整个修真界秩序的要职。

“真的要结束温泉谷的经营吗?” 张丝绒的指尖轻轻划过信纸边缘,语气里满是不舍。她下意识望向谷口,视线穿过成片的向日葵,恰好看到李航推着那台熟悉的烤炉 —— 炉身上还印着她去年亲手画的温泉谷景致,如今已被烟火熏得有些模糊 —— 正笑着给游客递火焰肠。烤炉里的火焰是用温和的灵火点燃的,既能保证肠衣焦香不糊,又不会破坏肉质里的灵气。不远处的儿童区,林晓月蹲在软垫上,面前摊着一张半人高的地脉图谱,正拿着特制的荧光笔,给围坐的孩子们讲解:“你们看,这道金色的线就是咱们温泉谷的地脉,它像一条睡着的小龙,所以‘炎心池’的水才会这么暖呀。” 孩子们的笑声清脆,连带着空气都变得柔软。而白灵则化为人形,穿着淡绿色的棉裙,尾巴尖轻轻扫过地面,帮陈阿姨整理刚从后山采来的艾草 —— 那些艾草带着晨露的清香,叶片上还沾着细小的地脉灵珠,晒干后用来做团子,吃了能安神养气。这些熟悉的画面,是她和杨伟守了五年的人间烟火,如今要亲手按下 “暂停键”,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揪着,又酸又软。

杨伟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薄薄的衣料传递过来,带着安稳的力量。他知道妻子的不舍,这温泉谷从一片荒芜的山谷,到如今人声鼎沸的修真界休闲胜地,每一块石头、每一株草木都浸着他们的心血。“不是结束,是换一种方式守护。” 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青龙山需要我们,华夏的地脉也需要我们。你想啊,只有把修真界的秩序打理好,让地脉不再受邪修破坏,温泉谷这份安宁才能长久地守下去,孩子们才能一直在这里看地脉图谱,游客才能一直吃到李航的火焰肠。” 说罢,他看向不远处忙碌的众人,眼神里满是歉疚,“只是要委屈李航他们了。跟着我们这么久,从温泉谷刚开业时的冷清,到后来的热闹,他们早就是一家人了,现在却要让他们各奔东西。”

当天傍晚,夕阳把向日葵亭染成了暖橙色。杨伟让人摆上了灵泉参汤和艾草团子,参汤是用青龙山送来的百年老参,加着温泉谷的灵泉水慢炖的,汤面上浮着一层淡淡的金雾;艾草团子则是陈阿姨亲手做的,外皮翠绿,咬一口能尝到糯米的软糯和艾草的清香,里面的豆沙馅还裹着细小的灵果碎。这些都是大家熟悉的味道,可亭子里的气氛却比往常沉重了许多,连向来活泼的白灵都没怎么说话,只是抱着一个艾草团子,尾巴有一下没一下地扫着地面。

“杨哥,您是不是有什么事要跟我们说?” 李航啃着最后一口火焰肠,竹签在手里转了两圈。他性子直,却最是敏锐,早就察觉到杨伟今天的欲言又止 —— 往常吃饭时,杨伟总会跟他聊几句烤炉的火候,或是游客对火焰肠的评价,可今天却只是频频看着他,像是有话难开口。李航放下手里的竹签,身体微微前倾,眼神里带着认真:“不管是什么事,我们都支持您。当初要不是您给我启动资金,教我用灵火烤肠,我现在还在街边摆摊呢,您的恩情我记一辈子。”

杨伟深吸一口气,将青龙山的信函递到众人面前,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我和丝绒要去青龙山常住,最少也得三年。温泉谷的经营,要暂时停下了。” 他顿了顿,看到林晓月的眼睛瞬间红了,连忙补充道,“不过大家放心,我已经为你们安排好了出路 —— 李航,周总愿意全额投资,让你开一家连锁的‘温泉谷火焰肠’店,从选址到装修,周总都会帮你;配方和灵材我也会一直提供,保证跟温泉谷的味道一模一样。”

他转向林晓月,语气放柔了些:“晓月,青龙山的地脉科普馆缺一位馆长,我已经推荐了你。那里有全修真界最完整的地脉图谱,还有来自各个宗门的地脉修士,既能发挥你的特长,还能接触更多地脉知识,对你以后的修行也有好处。” 最后,他看向陈阿姨,眼眶也有些发热:“陈阿姨,村里的康养院刚建成,需要一位懂灵草的顾问,薪资是现在的两倍,离家也近,还能照顾家里的孙子。”

林晓月捧着信函,眼泪瞬间掉了下来,砸在信纸上,晕开了一小片墨迹。她手里还攥着刚画好的《温泉谷四季图》,画纸上的 “炎心池” 在春日里泛着金芒,夏日的向日葵开得热烈,秋日的枫叶染红了山谷,冬日的温泉冒着白雾 —— 那是她花了三个月才画完的,每一笔都藏着对温泉谷的喜欢。“杨哥,我不想离开温泉谷,不想离开你们……” 她的声音带着哭腔,话没说完就哽咽了,想到以后不能再蹲在儿童区教孩子们画地脉图谱,不能再和张丝绒一起整理灵草笔记,心里满是酸涩。

陈阿姨也红了眼眶,她伸出布满皱纹的手,轻轻握住杨伟的手,掌心的老茧带着温暖的触感:“杨娃子,你和丝绒是好人啊。这温泉谷就像我的家一样,我在这里做了五年的饭,看着晓月从一个小姑娘长成能独当一面的修士,看着李航的烤炉换了三台,早就把你们当成亲人了。只是你们去了青龙山,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别太累了,那里的事务多,不像咱们温泉谷这么清闲。”

周总拍了拍李航的肩膀,故意笑着说:“李航,别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开连锁分店是多大的好事啊,以后咱们把‘温泉谷火焰肠’开到京城、开到江南,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温泉谷的味道,知道这里有群守着地脉的好人。这可不是离开,是在替杨老板他们守护温泉谷的心血啊。”

李航抹了抹眼角,用力点头,声音还有些沙哑:“杨哥,我听您的!以后我一定把火焰肠店开好,每个月都给您和丝绒姐寄最新的账本,等您和丝绒姐回来,我给你们烤最大的,里面加双倍的灵珠碎!”

接下来的半个月,温泉谷里满是忙碌的身影,却没有离别前的愁绪,反倒多了些对未来的期许。杨伟几乎每天都带着李航去镇上选址,从热闹的街头到安静的巷尾,每一家店铺都仔细查看 —— 既要人流量大,又要远离嘈杂的作坊,避免灵火受到干扰。敲定店铺地址后,他又帮李航设计装修风格,特意让工匠在烤炉旁边砌了一个小小的展示台,摆上缩小版的温泉谷模型:“这样一来,食客吃着烤肠,就能知道温泉谷的样子,也算替咱们守着这份念想。” 临走前,他还将珍藏的灵泉水晶拿出来,用灵力磨成细小的粉末,装在十个特制的玉盒里交给李航:“每次烤肠时加一点,不用多,一小勺就行。既能保留灵泉的清香,让烤肠的味道更醇厚,也能让食客吃了之后心神安宁,这是咱们温泉谷独有的味道,可不能丢了。”

张丝绒则帮林晓月整理地脉资料,将这些年积累的三百多张图谱和五十多本笔记一一标注清楚。她坐在书桌前,手里拿着一支银笔,在图谱的边缘写下注释:“这张是西凉山的地脉图,那里的地脉比较脆弱,每年春秋两季都会有灵气波动,你到了科普馆要跟修士们多提醒。” 她还把自己常用的地脉探测仪送给了林晓月,那是用温泉谷的地脉玉制作的,能精准检测出地脉的灵气浓度:“科普馆的修士来自各个宗门,每个人的修行方式不同,你要多听多学,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随时用传讯符给我们传讯,千万别硬扛。”

白灵也没闲着,她知道陈阿姨年纪大了,记不住太多灵草的功效,就帮陈阿姨整理灵草手册。她坐在陈阿姨的房间里,将常用的三十多种草药的功效和用法写成通俗易懂的口诀,比如 “艾草配灵珠,安神又助眠;薄荷加茯苓,清热解烦忧”。写完后,她又从自己的储物袋里拿出一块刻着狐纹的玉牌,那是用温泉谷的地脉玉制作的,温润通透:“陈阿姨,您记不住的时候就看这个手册,要是遇到不认识的草药,用这个玉牌扫一扫,就能显示草药的名字、功效和用法,比手册还方便。” 陈阿姨接过玉牌,紧紧攥在手里,眼眶又红了。

离别那天,天刚蒙蒙亮,温泉谷还浸在淡淡的薄雾里。李航推着新定制的烤炉站在谷口,烤炉上的温泉谷景致被重新描了一遍,在晨光中格外清晰。他的眼眶通红,却强忍着没掉眼泪:“杨哥,丝绒姐,白灵姐,我每个月都会来青龙山看你们,到时候给你们带刚烤好的火焰肠,还热乎着呢!”

林晓月抱着《温泉谷四季图》,快步走到张丝绒面前,把画塞到她手里:“丝绒姐,这画你们带着,想温泉谷了就看看。我会经常给你们寄新画的,比如春天的新笋、夏天的荷花、秋天的野果、冬天的雪景,让你们就算在青龙山,也能知道温泉谷的四季变化。”

陈阿姨提着一篮艾草团子,非要让他们都揣在怀里:“路上饿了吃,这是我外婆传下来的方子,里面加了灵泉的水,吃了能想家。你们到了青龙山,要是想吃了,就给我传讯,我做好了让李航给你们送过去。”

周总则递过一张银行卡,笑着说:“杨老板,这是‘温泉谷火焰肠’的启动资金,不多,就五十万。要是不够再跟我说,咱们都是一家人,别跟我客气。”

杨伟和张丝绒、白灵站在谷口,看着面前熟悉的面孔,心里满是不舍。直到朝阳从东方升起,金色的阳光穿过薄雾,将温泉谷染成一片温暖的金色 ——“炎心池” 的金芒与日光交织,向日葵的花瓣闪着光,连谷口的石板路都被镀上了一层金边。他们才缓缓转身,朝着青龙山的方向走去。

身后,温泉谷的轮廓渐渐变小,李航、林晓月、陈阿姨和周总的身影也越来越模糊,可那份温暖的记忆,却像 “炎心池” 的金芒一样,永远刻在他们心里。

路上,张丝绒靠在杨伟肩头,轻声说:“以后我们要经常回来看看,这里是我们的家,有我们最珍贵的家人。”

杨伟点头,握紧她的手,掌心的温度让她安心:“会的。等我们把青龙山和管理局的事务理顺,就回来住上一段时间。到时候,李航的连锁店应该开遍全国了,说不定还能在青龙山脚下开一家分店;晓月也成了最好的科普馆长,能给我们讲更多地脉的故事。”

白灵走在他们身边,尾巴轻轻晃着,笑着说:“还有陈阿姨,肯定把康养院打理得很好,院里的老人们都喜欢吃她做的艾草团子。我们回来的时候,还能跟着陈阿姨去后山采艾草,再做一次艾草团子,就像以前一样。”

三人的笑声在山间回荡,带着对未来的期许,也带着对温泉谷的思念。晨风吹过,带来了远处温泉谷的灵泉清香,还有向日葵的芬芳 —— 他们知道,离别不是结束,而是为了更好的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