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我在江湖社恐的那些年 > 第117章 狸奴悄窥探,星夜论剑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7章 狸奴悄窥探,星夜论剑心

午饭用罢,那碗嫩滑如云的蒸蛋和清甜的小青菜带来的满足感,让阮喃喃惬意地眯起了眼,像只饱餐后晒太阳的猫儿。

她主动收拾了碗筷,哼着不成调的小曲去溪边清洗。

陆云霁则留在厨房,将灶台擦拭干净,又把明日需用的米粮稍作整理。

一切收拾停当,午后最是慵懒的时光便正式降临。

谷中寂静,唯有风吹竹叶的沙沙声与溪流的潺潺声,交织成一首天然的催眠曲。

阮喃喃搬了那张她专属的、铺着软垫的竹制躺椅到廊下通风处,又抱来那本厚重的、带着精美插画的山水游记。

然而,许是上午下棋耗神,又或是午后暖阳太过迷人,书刚翻了几页,她的眼皮就开始不受控制地打架,书上的字迹渐渐模糊成一片墨团。

小脑袋一点一点,最终,那本游记“啪”地一声滑落在地,而她已歪在躺椅里,蜷缩着身子,发出了细微而均匀的鼾声,睡得十分香甜沉酣。

陆云霁并未休息。

他先是去书房,就着窗外明亮的自然光,临摹了数页前朝书法大家的字帖。

运笔之时,他心无旁骛,气息沉稳,点画之间自见风骨。

临帖完毕,他放下笔,目光落在窗外廊下。

只见阮喃喃睡得毫无形象,一只脚还耷拉在躺椅边缘,嘴角隐约可见一丝晶莹的痕迹。

陆云霁无奈地摇了摇头,放下笔,悄无声息地走了出去。

他先弯腰拾起那本掉落的游记,小心掸去封底的灰尘,轻轻合拢,放在一旁的小几上。

随后,他回到自己房中,取来一条轻薄的棉布毯子,动作极轻地盖在阮喃喃身上,仔细掖好边角,以免她着凉。

就在他准备直起身时,眼角的余光瞥见药圃旁的矮树丛中,似乎有什么东西动了一下。

他动作微顿,气息愈发内敛,目光如最精准的尺子般扫过那片区域。

只见一丛茂密的萱草后面,探出了一个小小的、毛茸茸的脑袋,紧接着是一双机警的、琥珀色的眼睛。

那是一只不知何时溜进谷里的野猫,体型不大,皮毛是常见的狸花色,带着山野的精灵气。

它显然也被这谷中的宁静与安全所吸引,正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廊下熟睡的人类和这个陌生的环境。

陆云霁与那只狸花猫对视了片刻。

猫儿似乎察觉到这个青衣人类并无恶意,但也未放松警惕,只是歪了歪头,喉咙里发出极轻微的“咕噜”声,像是在试探。

陆云霁并未有任何驱赶的动作。

他深知万物有灵,这山谷并非他一人所有。

他只是静静地收回目光,仿佛什么都没看见,转身缓步走回书房,继续他之前的阅读,是一本关于经脉运行与天地元气感应的道家典籍。

那只狸花猫在原地观察了许久,见那青衣人类再无动静,而廊下那个更小的人类睡得正沉。

它才胆子稍大,轻盈地跳出树丛,在院子里谨慎地踱步,时而嗅嗅草叶,时而抬头看看陌生的屋舍,最终又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另一片花丛之后,仿佛只是一个短暂的过客。

这一番小小的插曲,并未打破谷中的宁静。

阮喃喃依旧睡得香甜,甚至无意识地咂了咂嘴,像是在梦里尝到了什么美味。

陆云霁则沉浸在书中的微言大义里,偶尔提笔在书页空白处写下寥寥数字的批注心得。

时光就在这静谧中悄然流淌,直到西边的天空被夕阳染上绚丽的橘红与瑰紫。

阮喃喃是被一阵诱人的饭菜香气唤醒的。

她迷迷糊糊地睁开眼,发现自己身上盖着毯子,书也好好地放在一旁。

夕阳的余晖将廊柱染成温暖的颜色。

“唔……什么时辰了……”

她揉着眼睛坐起身,毯子从身上滑落,晚风带来一丝凉意,也带来了厨房里更浓郁的香气。

她吸了吸鼻子,循着香味望去,只见厨房里亮着温暖的烛光,师兄陆云霁的身影正在灶台前忙碌。

她趿拉着鞋子走过去,扒在门框边探头探脑:

“师兄,晚上吃什么呀?好香!”

陆云霁正将一把翠绿的青菜下锅,热油与蔬菜接触,发出“刺啦”一声悦耳的脆响。

他头也没回,简短答道:

“…腊肉饭。用了些笋干。”

正是中午就泡上的笋干,与切片的腊肉、米粒一同焖煮,此刻已是香气扑鼻。

阮喃喃欢呼一声,立刻跑去帮忙摆放碗筷,动作麻利,睡意全无。

晚饭依旧是简单的两菜一饭,除了腊肉笋干焖饭,还有那道清炒时蔬。

但阮喃喃吃得格外香甜,直夸师兄连炒青菜都天下第一。

饭后,她抢着洗了碗,显得格外勤快。

夜幕彻底落下,星河渐现。

谷中没有尘世灯火的干扰,夜空显得格外深邃,星辰也格外清晰明亮。

兄妹二人再次坐到廊下,夜风微凉,带着溪水的湿润气息。

阮喃喃抱着膝盖,仰头望着漫天星斗,忽然问道:

“师兄,你说,那些很厉害很厉害的大侠,像大师兄那样,他们看星星的时候,会在想什么呢?是想更高深的武功吗?”

这个问题带着孩子气的天真与好奇。

陆云霁也抬头望向星空,沉默了片刻。

他想起大师兄李沐风那封语气温和、却将外界风波轻描淡写带过的信,想起二师兄林清晏在厨房灶台前那专注而满足的神情,想起三师姐赵知闲如火般热烈的性子,也想起师父云漱真人飘然远去的背影。

他组织了一下语言,缓缓说道:

“…武功,是护道之术,非道本身。”

他顿了顿,似乎在寻找更合适的表达,

“大师兄所思,或为天地至理,众生安宁。二师兄所念,或在方寸厨房,调和五味。三师姐所想,或为心中义气,路见不平。”

他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在寂静的夜里传出很远。

“…星星,还是星星。”

阮喃喃听得似懂非懂,但她捕捉到了关键:

“所以,不是武功越高,想的就越不一样,对吗?”

“…嗯。”

陆云霁点了点头,

“心之所向,方为根本。”

他难得说这么多话,许是这宁静的夜色让人心扉敞开,许是小师妹的问题触动了他。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修长而骨节分明的手,这双手既能握住“自在”剑,斩出凌厉的“隙月”剑意,也能拿起锅铲,烹制出让小师妹眉开眼笑的食物。

对他而言,剑是守护,食物亦是守护,方式不同,其心一也。

阮喃喃似乎明白了些什么,又似乎更迷糊了。

但她很享受这样和师兄在星空下聊天的感觉,虽然师兄话少,但每一句都让她觉得安心。

她看着夜空中那条清晰的银河,忽然指着其中一颗特别亮的星星说:

“师兄,那颗星好亮!以后我要是想师父和师兄师姐们了,就看看那颗星星,说不定他们也能看到呢!”

她的思维跳跃,总是充满童真的想象。陆云霁没有打破她的幻想,只是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轻轻“嗯”了一声。

夜色渐深,露水微凉。

谷中万籁俱寂,唯有不知名的夏虫在草丛中低吟。

无忧谷清明后第四日的夜晚,便在星辉与兄妹间难得的夜谈中,温柔地沉淀下去。

明日,又将是一个平凡而崭新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