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新米入仓,谷中重归丰足,日子便又回到了那种令人心安的节奏里。

只是经过前几日“青黄不接”的体验,阮喃喃练功似乎更刻苦了些,大约是明白了“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道理,而武功修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另一种“粮食”。

这日清晨,她照例在竹林间练习《落英遁形》,身法比往日又灵动了几分,转折腾挪间,带起的落叶纷纷扬扬。

陆云霁在一旁看着,忽然出声:

“…喃喃,停一下。”

阮喃喃闻声收势,轻盈落地,疑惑地看向师兄:

“怎么了师兄?我哪里又不对了吗?”

陆云霁走上前,从地上拾起几片刚刚被她身法带落的竹叶。

这些竹叶并非被碰落,而是被她急速移动时带起的气流卷下的。

“…气与力合,未至…意与气合。”

他斟酌着用词,试图将那种玄妙的境界用语言表达出来,

“…身动,气随。然气散…未能尽附于形。”

他顿了顿,看着师妹似懂非懂的眼神,想了想,走到一旁晾晒的药材架前。

架上铺着一层薄薄的、晾晒中的枸杞子,颗颗鲜红。

“看好了。”

他低声道。

话音未落,也不见他如何作势,身形便如一道青烟般悄然掠出。

并非直线,而是在那晾晒架周围极小的范围内,做出数个迅疾无比的折转、回旋、突进的动作!

动作快得几乎留下残影,然而,最令人惊讶的是,晾晒架上那些轻飘飘、极易被风吹走的枸杞子,竟只是微微晃动了几下,没有一颗被他的身法带起的风吹落!

仿佛他周身的气流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约束着,紧贴着他的身形流转,丝毫不外泄。

阮喃喃看得目瞪口呆。她方才练习时,可是带落了一大片竹叶!

陆云霁停下身形,气息平稳:

“…此乃…‘敛息’之境。内力…随念而动,束于周身…方寸之地,气流…不惊。”

这便是更高一层的轻功境界,不仅快,更要悄无声息,控制入微。

阮喃喃恍然大悟,又觉得无比困难:

“这…这好难啊师兄!我怎么才能把气‘束’住?”

陆云霁思索片刻,目光落在院中那棵老桃树虬结的枝干上。

此时花期早过,枝叶繁茂。

“…去那枝头…站桩。”

他指着一根细长却极具韧性的枝条,

“…何时…枝叶不摇…便可初窥门径。”

那枝条仅有拇指粗细,在高处随风微微晃动。

阮喃喃咽了口口水,有点发怵,但还是鼓起勇气,提气纵身,轻飘飘地落在那枝条上。

枝条立刻剧烈晃动起来,她吓得赶紧展开双臂保持平衡,像只摇摇晃晃的雏鸟。

陆云霁在下面看着,并不出言指导,只道:

“…静心。感受…力从地起…虽悬于空,意需沉…气需稳。”

阮喃喃依言尝试,努力忽略脚下的晃动和高度,慢慢调整呼吸,将内力缓缓下沉。

这需要极强的核心力量和内力控制力。她一次次失败,差点摔下来,又被师兄用一股柔和的掌风托住。

练了约莫一炷香,她已累得浑身是汗,内力也消耗大半,枝条却依旧随着她的细微调整而晃动。

“歇息吧。”

陆云霁道,

“…非一日之功。”

阮喃喃这才跳下来,瘫坐在树下,喘着气:

“好难…比挖藕还累…”

陆云霁去厨房端了碗绿豆汤给她解暑,自己则走到药圃旁。

药圃里的一些药材需要分株移植了。

他并未动用锄头,而是并指如剑,凝气于指尖。

只见他指尖吞吐着微不可察的白芒,轻轻插入土中,一划一挑,便精准地将一株丹参的根须完好无损地与母株分离。

连带周围的泥土都极少松动,仿佛被无形之力小心切开。

这便是他将内力运用在日常劳作中的方式,于细微处磨练控制力。

阮喃喃喝着绿豆汤,看着师兄那举重若轻、精准无比的手法,忽然灵光一现:

“师兄!我明白了!”

“你刚才分药材,就像…就像要把内力当成手指一样,轻轻地、一点点地去‘捏’住那根树枝,而不是笨拙地踩上去!”

这个比喻虽粗糙,却意外地贴切。

陆云霁有些意外地看了她一眼,点了点头:

“…悟性…不错。”

得到师兄的肯定,阮喃喃顿时又有了干劲。

下午,她又尝试了几次,虽然依旧无法让枝条完全静止。

却似乎摸到了一点“意沉气稳”的门槛,晃动幅度比最初小了一些。

练功间隙,她看到师兄正在用石臼捣药,准备配制夏日防暑的药粉。

那石杵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每一次落下都轻重得当,旋转研磨时力道均匀,发出的声音都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

她忽然想起二师兄信里提过,三师姐赵知闲的琴音能影响人心神。

那师兄这捣药的声音,是不是也暗合了某种节奏,能更好地激发药性?

武学之道,似乎并非只有打打杀杀,更融于这谷中的一草一木,一饮一啄之间。

傍晚时分,阮喃喃自告奋勇要去挑水浇菜。

她学着师兄控制内力的法子,尝试将气息沉入丹田,步履放稳。

虽然两桶水还是晃得厉害,洒出不少,但比起以往跌跌撞撞的模样,已是进步许多。

晚风吹拂,带来丝丝凉意。

阮喃喃坐在屋檐下,揉着发酸的手臂和小腿,看着师兄在暮色中检查药圃的背影。

忽然觉得,这片无忧谷,不仅是一座避世的桃源,更是一座无形的武学宝库。

每一次生火做饭,每一次挑水劈柴,每一次播种收割,甚至每一次呼吸,都可以是修行。

而她的社恐师兄,便是这座宝库最沉默,却也最耐心的引路人。

夜色渐浓,星河再次铺满天幕。

阮喃喃回到房里,并未立刻睡去,而是盘膝坐在床上。

再次回想白日里师兄那“气流不惊”的身法,和“意沉气稳”的要诀。

慢慢引导着体内微弱的内力,尝试着去“捏”住那虚无缥缈的“气”。

武学的种子,已在这平淡的日常里,悄然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