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锦堂春深锦绣山河 > 第104章 夜探迷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小鸠夜半悄赴库房的异动,如同投入心湖的一颗石子,在沈清弦心中漾开圈圈警惕的涟漪。翌日,她面色如常,依旧埋首于年节庶务的收尾工作,仿佛昨夜窗外的黑影只是雪光映照下的错觉。然而,暗地里,她已悄然调整了步伐。

她以“核对年节赏赐发放,以免疏漏”为由,增加了前往库房的频率。每一次,她都看似随意地巡视,目光却如同最精细的篦子,掠过一排排货架,尤其是存放药材、香料以及那些登记模糊的“杂物”区域。她与库房管事张嬷嬷的交谈也多了起来,语气温和,问的却多是些陈年旧物的存放情况、领用流程等细节问题。

张嬷嬷面对她时,脸上的笑容愈发僵硬,回答也愈发谨慎,那眼底深藏的不安,几乎要满溢出来。

这日午后,沈清弦在库房核对一批新入库的春季衣料。趁着张嬷嬷去取账册的间隙,她状似无意地踱步至存放香料的区域。指尖拂过那些标注着“蔷薇露”、“龙涎香”、“苏合香”的精致瓷盒,目光却落在角落里几个略显朴素的木匣上。匣子上贴着泛黄的标签,字迹模糊,依稀可辨“旧藏”、“杂香”等字样。

她心中微动,记得昨夜小鸠身影消失的方向,似乎正对这一片区域。她伸手欲打开其中一个木匣查看。

“姨娘!”张嬷嬷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促,从身后响起,“那些都是些存放多年、气味已散的陈年旧香,没什么看头,仔细污了您的手。”

沈清弦收回手,转身,对上张嬷嬷那强作镇定的眼神,微微一笑:“无妨,我只是好奇。说起来,库房重地,夜间可有人值守?”

张嬷嬷眼神闪烁了一下,答道:“回姨娘,库房夜间有专门的婆子轮流值守,只是……只是这后院库房区域太大,难免有巡查不到的死角。姨娘问这个是……”

“随口问问。”沈清弦语气轻松,“年节刚过,怕有惫懒的下人疏忽,丢了东西都不知晓。”她目光扫过那些木匣,意有所指,“尤其是这些不起眼的旧物,更要仔细些才好。”

张嬷嬷连声应“是”,额角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从库房出来,沈清弦并未直接回水榭,而是绕道去了府中负责采买的管事处。她以“规划今年各院用度,需知市价”为由,调阅了近半年来府中从“济世堂”和“百草堂”采购药材、香料的详细记录。

记录显示,从“济世堂”采购的,除了寻常药材,果然还有几笔标注为“特制安神香”、“驱秽散”的物品,数量不大,但价格不菲。而从“百草堂”采购的,则多为一些名贵香料的辅料,以及几味不常见的、带有轻微毒性的草药,记录用途多为“府中熏蒸驱虫”或“制备特殊香料”。

这些记录,与萧执密信中所言,隐隐吻合。

正当她凝神分析时,李妈妈寻了过来,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忧色:“姨娘,老夫人方才问起,各府年节回礼可都安排妥当了?尤其是……永嘉侯府和几位宗室郡王府上的,万不能失了礼数。”

沈清弦抬眸,捕捉到李妈妈眼中一闪而过的试探。她不动声色地合上采买记录,淡淡道:“妈妈放心,都已按旧例备妥,礼单我也已复核过,稍后便呈给老夫人过目。”她顿了顿,仿佛随口提及,“说起来,永嘉侯府柳小姐似乎格外偏爱某些南香,今年的回礼中,我瞧着是不是可以添些上好的沉香屑?”

李妈妈愣了一下,随即笑道:“姨娘心细,只是……柳小姐的喜好,夫人……啊,是前头夫人更清楚些,老奴倒是不敢妄加揣测。”

她在回避!沈清弦心中冷笑,面上却从善如流:“妈妈说的是,那便还是按往年的规矩来吧。”

夜色再次降临。沈清弦坐在水榭灯下,面前摊开着今日查阅的各类账册记录,脑海中却反复回响着张嬷嬷的惊慌、李妈妈的回避,以及那些指向“济世堂”、“百草堂”和永嘉侯府的蛛丝马迹。

小鸠夜探库房,目标很可能就是那些存放“杂香”的木匣。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旧香,或许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而李妈妈对柳依依喜好的讳莫如深,更印证了王夫人乃至陆府与永嘉侯府之间,有着超越寻常的紧密联系。

她感觉自己正站在一团浓雾的边缘,已经能触摸到那潮湿冰冷的雾气,窥见其中扭曲晃动的黑影,却始终无法看清全貌。

萧执要她查找的“异常”,她已经找到了些许痕迹,但还缺少最关键的、能将所有线索串联起来的实物或铁证。

她需要更深入地探查库房,尤其是那些被刻意忽视的角落。但张嬷嬷显然已经起了戒心,库房夜间也有值守,贸然行动风险太大。

目光落在一旁的书架上,秦姝赠送的医书静静立在那里。沈清弦心中忽然冒出一个念头——或许,她可以借“整理库房旧物,区分有用与无用,以便清点造册”之名,光明正大地去翻查那些木匣?

这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必然会惊动许多人,包括老夫人和王夫人残余的势力。但这也是一个能打破目前僵局的办法。

风险与机遇并存。

沈清弦轻轻呼出一口气,吹动了灯芯,光影一阵摇曳。她必须权衡利弊,选择一个最稳妥的时机和方式。

夜探迷雾,步步惊心。但她知道,自己不能停下。潜龙欲出,必先拨开这重重迷障。她拿起笔,开始起草一份关于“清理库房陈年旧物”的章程草案,字迹沉稳,一如她此刻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