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未来勘探档案 > 第243章 义诊日的暖阳与药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3章 义诊日的暖阳与药香

初三这天的清晨,社区医院的院子比往常热闹了三倍。陈默踩着露水赶到时,刘伟已经支起了摊子——梨木诊凳摆在桂花树下,新上的清漆在晨光里泛着温润的光,旁边的竹筐里堆满了炮制好的草药,艾草、薄荷、金银花的香气混在一起,酿成一股让人安心的气息。

“快来搭把手!”刘伟举着个写着“陈氏诊室”的木牌,正往墙上钉,“张大爷他们天没亮就来了,说要第一个让你搭脉。”

陈默刚系好白大褂的扣子,就被一群老人围住了。张大爷拄着拐杖,颤巍巍地往诊凳上坐,屁股刚挨到凳面就笑了:“这凳子跟当年你太爷爷的一模一样,坐着浑身舒坦!”他撸起袖子,露出布满老年斑的胳膊,“你太爷爷给我爹搭脉时,也是这样把三指轻轻放在手腕上,说‘别急,脉气顺了病就好’。”

陈默学着手札里的样子,指尖搭在张大爷的腕上。老人的脉搏有些迟缓,像山间平缓的溪流,带着岁月沉淀的从容。他想起曾祖父手札里的话:“老者脉宜缓,如秋叶落土,急则为疾。”便轻声道:“大爷您这脉还行,就是有点气虚,我给您开点黄芪泡水喝,平时多晒晒太阳。”

刘伟在旁边飞快地写药方,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与老人们的絮语、桂花树叶的“簌簌”声交织在一起,像支温柔的晨曲。小张举着相机,镜头里的陈默微微蹙眉搭脉,刘伟低头写方,阳光透过叶隙落在他们身上,连白大褂都染成了暖金色。

“小陈医生,你看我这膝盖,一到阴雨天就疼得站不住。”一个裹着蓝布头巾的老奶奶凑过来,掀开裤腿,膝盖处肿得像个馒头。

陈默蹲下身查看,触到皮肤时一片冰凉。他想起账册里的“云雾草外敷方”,便对刘伟说:“取三钱云雾草粉,加白酒调成糊状,敷在膝盖上,用纱布裹住,每天换一次。”

“这方子管用吗?”老奶奶半信半疑,“我贴了多少膏药都没用。”

“您试试就知道了。”陈默笑着指了指旁边的李爷,“李爷前阵子扭了腰,用这方子敷了三天就好了。”

李爷正蹲在药筐旁帮忙分拣草药,闻言直起身,拍了拍腰:“可不是嘛!以前在工地上扭了腰,躺半个月都起不来,这次敷了三天就能扛洛阳铲了。”他手里举着株艾草,“这玩意儿也得配上,烧着熏膝盖,驱寒效果更好。”

老奶奶被逗笑了,眼角的皱纹挤成一团:“那我就试试,要是好了,给你们送锦旗!”

日头渐渐升高,来看诊的人越来越多,排到了医院门口的青石板路上。老周搬了张竹凳坐在队尾,给大家发刘伟提前准备的薄荷水:“慢点喝,这水加了玉琮粉,解暑的。”有小孩哭闹,他就从口袋里摸出颗糖,逗得孩子破涕为笑。

林夏在药房里帮忙抓药,药柜的抽屉被拉开又合上,发出“砰砰”的轻响。她看着那些标着“当归”“枸杞”“云雾草”的抽屉,突然觉得它们像一个个小小的时光匣子,装着陈家祖辈的智慧,也装着此刻的烟火气。

中午歇晌时,刘伟从食堂端来两大盆绿豆汤,冰镇过的,喝下去浑身清爽。陈默坐在诊凳上,揉着发酸的手腕,看着院子里或坐或站的老人,突然明白曾祖父为什么守着药铺不肯走——这些絮絮叨叨的问候,这些带着期盼的眼神,才是比玉琮、手札更珍贵的传承。

“你看这个。”刘伟递过来一张纸,是早上张大爷偷偷塞给他的,上面用铅笔歪歪扭扭地画着个小人,旁边写着“小陈医生”。纸的边缘还沾着点药粉,想必是从药筐里捡的废纸。

陈默捏着那张纸,指尖传来粗糙的触感,心里却暖烘烘的。他想起老宅里那张梨木诊凳,想起凳面上深深的凹痕——那何尝不是无数双坐过的手、无数个期待的眼神,慢慢磨出来的印记?

下午,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院门口——是陈家巷的赵老头,拄着枣木拐杖,手里提着个布包。“听说你们在义诊,”他笑得露出豁了颗牙的牙床,“我把祠堂里的艾草都割了送来,晒干的,药效好。”

布包里的艾草还带着新鲜的水汽,绿得发亮。陈默接过布包,一股清苦的香气扑进鼻腔,像极了祠堂古井边的味道。“谢谢您,赵大爷。”

“谢啥。”赵老头摆摆手,“你太爷爷当年给我爹治病,分文没收,这点艾草算啥。”他看着桂花树下的诊凳,突然叹了口气,“要是你太爷爷能看到这光景,不定多高兴呢。”

夕阳西下时,来看诊的人才渐渐散去。陈默和刘伟收拾摊子,发现竹筐里的草药空了大半,药方却写了满满一摞。老周把剩下的薄荷水倒进花坛,笑着说:“给花也解解暑。”

李爷扛着洛阳铲,哼着小曲往门口走:“晚上我请客,街口的饵丝店加肉!”

陈默最后一个离开,他轻轻抚摸着梨木诊凳的凳面,上面还残留着病人的体温。月光爬上墙头,把诊凳的影子拉得很长,与药房的灯光、远处的炊烟,在青石板路上织成一张温柔的网。

他想起曾祖父手札的最后一页,没有药方,只有一行字:“医乃仁术,不在名,不在利,在人心。”此刻再读,突然觉得每个字都带着温度,像此刻落在肩头的月光,像弥漫在空气里的药香,像那些藏在时光里,永远不会褪色的善意。

晚风穿过桂花树,带来阵阵甜香。陈默锁上医院的门,回头望了一眼,“陈氏诊室”的木牌在暮色里轻轻晃动,像在与他道别,又像在期待着明天的晨光。他知道,只要这药香还在,这诊凳还在,那些关于守护与传承的故事,就会一直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