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未来勘探档案 > 第102章 丽江古城的血色灯笼与夜半歌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2章 丽江古城的血色灯笼与夜半歌声

研究所的银杏叶落了又黄,距离波斯湾之行已经过去一个月。陈默坐在院子里擦拭工兵铲,铲刃上的划痕记录着一路的风霜;林夏在整理笔记,贝壳手链放在书页上,珠光与墨迹相映成趣;老周躺在摇椅上哼着小曲,烟杆在手里转得悠闲;小张则蹲在地上,用零件拼凑着新的铁蛋模型,虽然还不能动,但轮廓已经有了几分模样。

“我说,这日子过得跟养老似的,”老周咂咂嘴,“再这么待下去,我这把老骨头都要生锈了。”

小张头也不抬:“周叔,您就知足吧,上次在巴比伦差点把命丢了,现在能安稳晒晒太阳,偷着乐吧。”

林夏笑着翻出手机:“说起来,我前几天收到丽江朋友的消息,说那边出了件怪事。”她点开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丽江古城的四方街,红灯笼在夜色中摇曳,本该热闹的街道却空无一人,地面上隐约有暗红色的痕迹,像未干的血,“说是最近每到午夜,古城里就会响起女人的哭声,凡是听到哭声的人,第二天就会离奇失踪,连监控都拍不到踪迹。”

陈默的目光落在照片的角落,那里的石板路上刻着一个模糊的符号,像一只扭曲的眼睛——与雪域古墓的青铜面具符号有几分相似。“有点不对劲。”他放下工兵铲,“丽江纳西族的东巴文化里,有关于‘噬魂灯笼’的传说,说是用活人灵魂点燃的灯笼,会引诱路人走向死亡。”

“噬魂灯笼?”老周坐直了身子,“听着就瘆人。这跟我们之前遇到的星之民、地脉啥的有关系吗?”

“不好说。”林夏滑动手机,“但朋友说,失踪的人里,有个是研究东巴文的学者,失踪前曾在古城的一座老院子里,发现了一块刻着星图符号的石碑——就是我们在复活节岛见过的那种。”

小张手里的零件“当啷”一声掉在地上:“星图符号?难道星之民还来过丽江?”

汪副所长的电话恰在此时打来,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你们看到丽江的消息了吗?失踪人数已经增加到七个,当地警方束手无策,请求我们协助调查。更重要的是,那个失踪的学者,是李教授的学生,他手里……可能有李教授未销毁的研究笔记。”

“李教授的学生?”陈默心头一紧,“笔记里写了什么?”

“不清楚,但据说是关于‘地脉节点的负面能量’研究。”汪副所长顿了顿,“丽江古城恰好位于昆仑地脉的一个分支节点上,当年你父母也去过那里考察,留下过一句记录:‘玉龙雪山下的阴影,会吞噬光明’。”

挂了电话,院子里的气氛瞬间凝重起来。老周把烟杆往腰里一别:“得,养老的日子结束了。收拾东西,去丽江!我倒要看看,是啥玩意儿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抓人!”

小张把没拼好的铁蛋模型小心翼翼地放进盒子:“带上它吧,说不定能派上用场。”

林夏的贝壳手链突然微微发烫,她看向窗外的天空,不知何时飘来了几朵乌云,遮住了阳光,院子里的银杏叶沙沙作响,像有谁在低声耳语。

三天后,丽江古城的石板路上,陈默一行人背着行囊穿梭在红灯笼下。古城的商业化气息被诡异的寂静冲淡,店铺早早关了门,只有几家客栈还亮着灯,门口挂着的辟邪铃铛在风中无声摇晃。

他们找到朋友说的那座老院子,院门紧闭,门环上缠着锈迹斑斑的铁链,门缝里透出微弱的红光,像有烛火在燃烧。陈默推了推门,铁链发出“哐当”的声响,在寂静的巷子里格外刺耳。

“里面有人吗?”小张喊了一声,只有回声在巷子里回荡。

突然,一阵女人的哭声从院子里传来,幽幽怨怨,听得人头皮发麻。哭声越来越近,似乎就在门后,伴随着细碎的脚步声,像有人正贴着门缝往外看。

老周握紧工兵铲,压低声音:“不对劲,这哭声……太假了,像录音棚里录的。”

陈默示意大家后退,自己则从背包里掏出夜视仪——镜片里,院子里的红光中,隐约有无数个黑影在晃动,黑影的轮廓细长,像挂在房梁上的人。而门缝后,一双没有瞳孔的眼睛,正死死盯着他们。

就在这时,林夏的手机突然收到一条匿名短信,发信人未知,内容只有一行字:

“别开门,里面的‘东西’,在等你们很久了。”

短信的末尾,附着一个符号——正是陈默在照片上看到的扭曲眼睛,只是这次,眼睛的瞳孔里,多了一个熟悉的标记:李教授研究笔记的专属印章。

巷子深处的红灯笼突然集体熄灭,黑暗瞬间笼罩了整条街道,只有老院子门缝里的红光越来越亮,女人的哭声变成了尖利的笑,像无数根针,刺向每个人的耳膜。

他们知道,丽江的神秘事件,绝不是简单的传说或凶案,它像一张隐藏在红灯笼下的网,正等着他们钻进去,而网的另一端,很可能牵着李教授留下的最后一个秘密,一个足以再次颠覆他们认知的恐怖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