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吴越霸业之这个钱镠不一般 > 第279章 杨行密的几个选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长江的湿冷寒气笼罩着扬州古城,城头旌旗黯淡,守军肃立,目光复杂地望着城外那连绵不绝、军容鼎盛的吴越大营。中军处,一座临时搭建、却铺设着厚毡、燃着炭火的宽敞暖室格外醒目。

钱镠身着赤色王袍,外罩玄色大氅,并未端坐室内,而是静静地站在暖室外的寒风中,目光平和地望着扬州城门方向。他身旁,谋士李振、周繇如松侍立,将领杜建徽与王彦章按剑护卫,肃杀中透着沉稳。

一个时辰后,扬州城门缓缓开启。数骑驰出,当先一人,正是淮南节度副使(自称留后)杨行密。他依旧保持着一方诸侯的威仪,但眉宇间那难以掩饰的疲惫与凝重,却泄露了他此刻的真实心境。他身后,紧随着最为信赖的大将张灏、张训,以及心腹谋士袁袭、戴友规。

双方在暖室外数丈距离同时勒马。空气仿佛凝固,唯有寒风卷动旗帜的猎猎作响。

钱镠率先打破沉默,他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带着一丝感慨的笑容,拱手道:“杨将军,别来无恙。”

杨行密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万千波澜,在马上抱拳还礼:“钱兄,久违了。” 他的目光扫过钱镠身后的李振、周繇,尤其在气势逼人的杜建徽和王彦章身上停留了一瞬。

钱镠侧身,做出邀请的姿态:“天寒地冻,室外非谈话之所,室内备有薄酒,杨将军请。”

杨行密微微颔首,翻身下马。他回头对张灏、张训低语几句,示意他们在室外等候,随即与袁袭、戴友规一同,随着钱镠及其谋士步入暖室。

暖室内,炭火正红,驱散了外面的严寒。一张不大的案几上,摆放着几样精致的江南小菜和一壶温好的酒。双方分宾主落座,钱镠居主位,杨行密居客位,李振、周繇与袁袭、戴友规则分坐两侧。

钱镠亲自执壶,为杨行密斟满一杯酒,动作自然,毫无胜利者的倨傲。“杨将军,还记得当年你我结盟,共抗孙儒,亦曾并肩作战否?”他举起酒杯,语气带着追忆。

杨行密端起酒杯,指尖微凉,沉声道:“自然记得。世事变迁,恍如隔日。”他心中警惕,不知钱镠提及往事意欲何为。

钱镠并不急于切入正题,反而与杨行密聊起了早年征战的不易,提到了两人面对孙儒的过往。

“当年孙儒肆虐江淮,气焰何等嚣张。”钱镠感慨道,“若非杨将军于庐州奋起,钱某于润州北上支援,这东南半壁,恐已非唐土矣。”他巧妙地将两人放到了“共御外侮”的位置上,淡化了对立。

杨行密默默饮酒,心中五味杂陈。钱镠的话语勾起了他创业艰难的回忆,也让他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如今形势已然逆转。

袁袭、戴友规与李振、周繇之间,也进行着谨慎而含蓄的交流,彼此试探着对方的底线和意图。暖室内的气氛,在看似平和的叙旧中,实则暗流汹涌。

酒过三巡,暖意融融,钱镠觉得时机已然成熟。他放下酒杯,神色转为郑重,目光灼灼地看向杨行密。

“杨将军,”钱镠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如今天下崩裂,藩镇割据,天子蒙尘,黎民苦战久矣。朱温之辈,到处吞并弱小,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我等坐拥东南富庶之地,拥强兵,据险要,岂能坐视社稷倾颓,苍生倒悬?”

他略微停顿,让话语的力量沉淀,继续道:“镠不才,常思扫清寰宇,再造一统大唐盛世!然此非一人一地所能成,需天下英雄共举之。” 说到这里,他目光诚恳地看向杨行密,语气变得更加亲近,甚至带上了几分旧日的情谊,“行密兄,你我一南一北,纵横江淮多年,皆知彼此不易。往昔或有龃龉,然放眼天下大局,些许摩擦,何足道哉?”

他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充满了感染力:“今日,镠愿以兄长之心,而非上官之职,诚挚相邀!请行密兄助我,共襄盛举,一同廓清这浑浊天下,还世间一个朗朗乾坤!”

言罢,他似乎意犹未尽,低声吟诵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孟德之诗,道尽乱世之悲。我辈既掌权柄,岂能无拯世之心?”

袁袭、戴友规闻言,神色微动,不禁看向自家主公。

钱镠不给杨行密过多思考的时间,紧接着抛出了极其优厚且具体的条件:

“若行密兄愿与镠同道,镠在此承诺:

其一,兄可亲领一军,兵额两万,皆为精锐,甲胄粮饷,一应俱全,可随兄意征伐四方!

其二,兄之旧部忠勇,可另整编一军,由兄推荐可信之将统领,仍归兄之旧系!

其三,袁袭先生、戴友规先生等高才,可入参谋总院,任职参军,参赞军机要务。高勖先生,可入度支司任职,或委任一州刺史,施展其治理之长!

其四,兄之本人,淮南节度副使之职依旧,此前所有军职承诺,一概作数!此外,镠必上表朝廷,为兄请封庐国公之爵!自此,兄之地位,在镠之下,万万人之上,为我东南第二人!”

这四条承诺,诚意不可谓不足,安排不可谓不周详。

暖室内一片寂静,只剩下炭火偶尔的噼啪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杨行密身上。袁袭、戴友规的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期待与权衡。李振、周繇则平静地等待着对方的回应。

杨行密端着酒杯的手停在半空,目光低垂,凝视着杯中晃动的酒液。钱镠的画饼并非虚妄,其势已成,硬抗唯有死路。而这份邀请,虽然意味着放弃独立的权位,却保全了部下、家族,甚至在未来那个“再造的大唐”中,仍可能占据一席之地。更重要的是,钱镠给予了他足够的尊重和台阶。

良久,杨行密缓缓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释然,又带着一丝英雄末路的悲凉,他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放下酒杯,看向钱镠,声音沙哑却清晰:

“钱公……不,大王。” 这一声称呼的转变,已然说明了一切。“承蒙大王不弃,以国士待我……行密,愿附骥尾,供大王驱策!”

此言一出,暖室内紧绷的气氛骤然一松。李振、周繇脸上露出了不易察觉的微笑。袁袭、戴友规亦在心中长叹一声,知道这或许是眼下最好的结局。

钱镠脸上绽放出由衷的笑容,他再次举起酒杯:“好!得行密兄之助,何愁大业不成!今日当浮一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