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文德元年(公元888年)夏,杭州。

钱镠手持盖有皇帝玉玺的讨逆诏书,供于点将台上,身后“东南诸道兵马行营都统”与“钱”字大旗在夏日的热风中猎猎作响。台下,三万精锐肃立,刀枪如林,甲胄曜日。

“将士们!”钱镠的声音如同沉雷,滚过校场,“董昌逆天悖理,僭号称尊,人神共愤!今日孤奉天子明诏,总揽东南平叛事宜,讨伐此獠!此战,乃顺天应人之举,望诸君奋勇杀敌,建功立业,平定浙东,在此一举!”

“讨逆!讨逆!讨逆!”三万将士的呐喊声震云霄,士气高昂。

钱镠任命老成持重的成及为浙东招讨使,高彦为都虞候,马殷为前军先锋使,周本为前军先锋副使,率武勇左军一万牙兵、芜湖镇兵青阳军一万,合计两万精锐,即刻誓师东征!同时,命钱穆钱穆为浙东招讨副使,率武勇后军一万为后继。

成及用兵,向来以稳健着称。他并未急于直扑越州,而是采取了稳扎稳打的策略。

西陵位于钱塘江东岸,是通往越州的西面门户,地理位置极为重要。董昌在此部署了麾下将领徐珣,领兵八千驻守。徐珣深知西陵若失,越州西门洞开,因此在城外挖掘壕沟,树立栅栏,企图凭借工事固守。

成及率军抵达西陵西岸,并未立即强攻。他首先派出大量斥候,摸清了徐珣的兵力部署和粮道情况。随后,他命五千青阳军在多处佯装打造攻城器械,摆出准备强攻的架势,吸引守军注意力。同时,他亲率一万牙兵精锐,趁夜色掩护,悄然向上游迂回二十里,寻找水浅流缓之处涉渡。

次日拂晓,正当徐珣的注意力被正面佯动的青阳军吸引时,成及率领的一万牙兵如同神兵天降,突然出现在西陵城东侧!守军猝不及防,阵脚大乱。成及身先士卒,挥军猛攻东门。城内守军见腹背受敌,军心崩溃。徐珣试图组织反击,但为时已晚,牙兵已经突入城内。巷战持续不到一个时辰,徐珣在节度使府衙门前被成及亲兵生擒,西陵遂克。此战歼敌三千,俘虏五千(包括主将徐珣),缴获军械粮草无算。

攻克西陵后,成及马不停蹄,挟大胜之威,沿浙东运河向东推进,兵锋直指永兴。永兴守军闻听西陵失守、徐珣被擒,早已胆寒,稍作抵抗便开城投降。成及兵不血刃,拿下永兴,彻底扫清了越州西面的外围屏障。

紧接着,成及分一支两千人的队伍,由周本率领,攻取石城。结果此地守军更是闻风丧胆,未等浙西军抵达,便已弃城逃往越州。至此,越州以西、钱塘江沿岸的重要据点被全部肃清,通往越州的道路彻底敞开。

扫清外围后,成及率领得胜之师,浩浩荡荡进抵越州城西北约十里处的龟山。龟山虽不甚高,但地势隆起,可俯瞰越州城及其周边,是设立大营、围困越州的理想地点。

成及深知越州城高池深,是董昌经营多年的老巢,必有重兵防守,且董昌困兽犹斗,必作殊死抵抗。强攻硬打,即便能下,己方伤亡也必然惨重。

于是,他下令在龟山及其周边扎下坚固连营,深挖壕沟,广立栅栏,修建望楼箭塔,摆出了一副长期围困的架势。大营绵延十几里,旌旗招展,鼓角相闻,对越州城形成了巨大的军事和心理压力。

同时,成及派马殷率兵控制越州城周边的所有交通要道、水路码头,切断越州与外界的联系,尤其是来自明州、台州方向的潜在援军和粮草补给。

成及还将朝廷讨逆诏书及钱镠的安民告示,抄写无数份,用箭射入城中,揭露董昌僭越之罪,宣扬钱镠只诛首恶、胁从不问的政策,动摇守军军心,争取城内士民。

副先锋周本率多股精锐小队,清剿越州城周边可能存在的董昌残部或游击队,确保大营安全,同时进一步孤立越州城。

当浙西军的旗帜出现在龟山,并将越州城围得水泄不通时,城内的董昌才从“皇帝梦”中彻底惊醒,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之中。

他原本以为,凭借自己“十万大军”和“皇帝”名号,至少能震慑钱镠,使其不敢轻举妄动,或者至少能支撑一段时间,等待可能的变数(如杨行密干预、钟传来“朝贺”)。他万万没想到,钱镠的反应如此迅速果断,攻势如此凌厉,自己倚重的西陵防线竟如此不堪一击!

“废物!都是废物!徐珣误朕!!”董昌在被他改为“皇宫”的节度使府内暴跳如雷,将殿内的器物砸得粉碎。他那身匆忙赶制的龙袍,此刻穿在身上显得格外滑稽和沉重。

他麾下的“文武百官”更是人心惶惶,昔日争权夺利的劲头早已被恐惧取代。有人暗通款曲,有人称病不出,更有甚者开始秘密策划如何献城投降。

董昌不甘坐以待毙,他一面强征城内青壮上城协防,加紧修缮城防工事,一面将希望寄托在各地的“勤王”兵马身上,不断派出死士试图突围,向明州、台州、婺州等地求援。然而,在成及严密的封锁下,这些求援信使大多有去无回。

就在钱镠于东线势如破竹、兵围越州之际,西面的洪州,镇南军节度使钟传手持那份许诺“镇南王”爵位的诏书,却是眉头紧锁,在节堂内来回踱步,心中五味杂陈。

“奉诏讨逆……镇南王……”他喃喃自语,诏书上的字眼如同烫手的山芋。朝廷的意图,他洞若观火——无非是驱虎吞狼,再行制衡。这“镇南王”的爵位固然诱人,但想要拿到手,却需实实在在的军功,要从董昌身上咬下一块肉来。

他走到巨大的地图前,目光阴沉地扫过自己的处境:

长江对岸的庐州、舒州,已插上了钱镠的旗帜;东北方向的宣、歙、池三州,同样是钱镠的地盘。钱镠的势力如同一个巨大的钳子,从北面和东面将他隐隐围住。浙东的衢州,确是董昌的地盘,看似是个目标。然而,中间却隔着信州 和抚州!这两州并不在他的控制之下,而是被那个拥兵自立的危全讽所占据!

“危全讽……这个匹夫!”钟传恨恨地一拳捶在地图上信州的位置。危全讽名义上算是他的部将,但早已尾大不掉,在信、抚二州自行其是,根本不听调遣。想要东进攻打衢州,除非危全讽肯借道,否则就要先跟“自己人”火并一场,那绝对是亲者痛仇者快的蠢事。

直接拒绝朝廷?钟传不敢。新帝登基,锐气正盛,虽然朝廷虚弱,但大义名分仍在,公然抗命只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而且那“镇南王”的诱惑实在太大。

左思右想,钟传的目光再次落在地图上信州、抚州的位置,一个念头逐渐清晰起来。

“危全讽……此人贪婪,素有野心。如今浙东大乱,他难道就不想分一杯羹?”钟传眼中闪过一丝算计的光芒,“若能说动他一同出兵,借道信州攻衢州,事成之后许以好处……或许可行!”

当下,钟传不再犹豫,亲自修书一封,遣心腹密使火速送往抚州(危全讽治所)。

信中,钟传先是叙及“同僚之谊”(尽管关系紧张),继而笔锋一转,慷慨激昂地陈述董昌僭越之罪,表明自己奉诏讨逆的决心。然后,他抛出了核心提议:

“……闻贤弟亦素怀忠义,岂容逆贼猖獗?今愚兄奉诏东征,欲取道信州,直捣衢州逆巢。然独木难支,愿与贤弟合兵一处,共立不世之功!朝廷已有明诏,平定浙东,不吝封赏。若功成,衢州之地,乃至浙西部分州郡,皆可予贤弟开府建牙,朝廷那边,自有愚兄为贤弟请功!”

这封信,巧妙地将“奉诏”的大义和“裂土”的实利结合在一起,直击危全讽的痒处。

果然,危全讽接到书信后,召集心腹商议。他盯着地图上衢州的方向,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

“钟传老儿,倒是打得好算盘,想拿我当枪使。”危全讽冷笑,“不过……他说的也不无道理。董昌称帝,天下共击之,此时出兵,名正言顺。衢州富庶,若能拿下,我等实力必大增!总好过困守信、抚二州。”

他掂量着钟传的承诺,虽然知道其中水分不少,但毕竟是一个扩张地盘的绝佳机会。而且,有钟传顶在前面承担主要压力和来自钱镠的可能威胁,自己跟在后面捞取实惠,何乐而不为?

“回复钟传,”危全讽下定决心,“就说我危全讽世受国恩,讨伐逆贼,义不容辞!愿与他合兵东进!具体细节,还需再议。”

几番书信往来,双方迅速敲定了合作方案:钟传派大将刘勋为主将,率领两万兵马,自洪州出发,东进至信州与危全讽会师;危全讽则亲自率领麾下一万精锐,与刘勋合兵。联军以钟传部队为主力,危全讽部为辅助,共同进攻浙西的衢州。事成之后,衢州之地及缴获,双方“酌情”分配。

文德元年夏末,就在钱镠与董昌在越州城下对峙之时,江西方向,一支三万人的联军,在野心和利益的驱动下,打着“奉诏讨逆”的旗号,浩浩荡荡地开出了信州,矛头直指浙东的西大门——衢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