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光启二年(公元886年)四月,日本九州的大宰府内,气氛肃杀。一纸加盖关白藤原基经朱印的《遣唐商禁绝令》,被快马送至。令文以严厉口吻,指斥浙西商人“实为海寇同谋,假贸易之名,行窥伺之实”,命令立即驱逐所有在日浙西商人,没收其财产货物,永久禁止浙西船只入境。

命令执行得雷厉风行。大宰府官员和兵士迅速行动,查封货栈,没收船舶货物。博多湾顿时陷入混乱,浙西商人们从惊愕到绝望,多年心血顷刻间被掠夺。少数机敏者见势不妙,舍弃大部财产,驾小船拼死逃出,怀着一腔悲愤亡命归国。

润州,钱镠正与文臣商议内政。亲卫统领急报:有从倭国博多湾逃回的商人抵达,称有塌天之祸。

偏厅内,几位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的商人代表,见到钱镠便泣不成声,讲述了禁令下达、财产被没收的经过。

钱镠初闻,面露震惊,随即一股怒意涌上,脸色沉了下来。但他很快控制住情绪,深吸一口气,示意商人详细说明损失。

“……钱公,估算下来,此次被没收的货物、船舶、货栈,折价约在三四十万贯上下。”一位较为镇定的老商人禀报道。

听到这个具体的数字,钱镠紧绷的神色略微一缓。三四十万贯,虽是一笔巨款,足以让他肉痛,但以浙西如今之财力,尚不至伤筋动骨,远未到“塌天”的程度。他损失的,更是浙西在海外的颜面和十一年来建立的贸易秩序。

“藤原基经……”钱镠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眼中寒光闪烁。他从中感受到的,更多是对方公然的挑衅和对浙西权威的蔑视。此事,绝不能轻易罢休,但如何应对,需深思熟虑。

次日白虎堂召开会议,钱镠将此事告知众人。听闻贸易被断,损失数十万贯,殿内顿时议论纷纷。

周繇率先出列:“主上,倭国此举,背信弃义,确是可恶。然当前重中之重,乃是大唐内部局势。两浙未平,淮南虎视,我军主力宜用于此。跨海远征,风险莫测,补给艰难。臣以为,当先遣使严正交涉,据理力争,或可辅以暂停与新罗贸易等手段施压,迫其收回成命。若轻易兴兵,恐陷两线作战之困境。”

周隐补充:“即便要动武,也需待我彻底平定两浙,根基稳固之后。此时远征,若有不顺,则内外震动。”

武将们则意见不同。石麻慨然道:“交涉?藤原老贼既敢下此令,岂是遣使能吓退的?我水师雄视东海,倭人水军不堪一击!正应借此雷霆之势,扬我军威,一举夺回博多湾,重启商路!如此方能震慑四方,令宵小不敢再犯!”

另一将领附和:“不错!若一味隐忍,反被天下人小觑。当以迅雷之势,予其痛击,彰显我浙西不可轻侮!”

双方争论的焦点并非是否维护利益,而是策略选择:文官主张以外交和经济手段为主,优先稳固根本;武将则主张以果断的军事行动,立即挽回权威。殿内气氛热烈,但并无绝对的畏战或蛮干之意,核心皆是为浙西利益考量。

钱镠静听良久,待争论稍歇,才缓缓起身,走向海图。

“诸位之心,皆为我浙西,孤心甚慰。”他先定下基调,手指点向日本九州,“藤原氏之举,断我财路是其一,藐我威严是其二。若仅遣使交涉,纵能暂复贸易,其心未必真服,隐患犹在。”

他的手指越过已掌控十年的耽罗岛和清海镇,继而坚定地落在了日本北九州的海岸线上,重重划过筑前、筑后、丰前等令制国的范围:“然孤之意,亦非仅为报复或夺回旧利。此次危机,恰是我浙西海贸腾飞之契机!”

他目光扫过群臣,声音沉稳而极具穿透力:“吾意,要借此兵锋,跨海东征,在这倭国的北九州之地,夺下一块属于我浙西的永久基业——吾将其命名为‘东州’!”

“东州?”众臣被这大胆的构想所震撼,低声惊呼。

“正是!”钱镠斩钉截铁,“耽罗虽是要冲,终究是海岛悬地。唯有在这倭国本土之上,据有其膏腴之地、优良港口,方能真正扼其咽喉,永绝后患!以此‘东州’为根基,我浙西进可制衡倭国朝野,退可保障海路万年无忧。届时,东海之利,岂止百万贯?这方才是为我浙西子孙,开创一份面朝大海、雄踞东方的万世基业!”

战略既定,钱镠随即密召水师统帅、后勤重臣及熟悉海情的商人。

“此次行动,贵在隐秘与迅速。”钱镠下令,“水师即刻起以巡防名义,集结精锐,检修战舰,专练登陆攻坚。粮秣械需,按远征三月之数,暗中备足,尤须多备大型运兵、补给船只。”

他特别强调:“首要目标是夺取并稳固博多湾太宰府,建立东州基业。对倭国本州,以威慑打击为主,迫其就范,非必倾国之力攻占。”

又对商人代表道:“尔等详绘海图,汇集倭国西海岸情报,务求精准。”

密令频发,浙西这台战争机器,开始为一场旨在拓土东海、建立“东州”的战略行动,悄然高效地运转起来。

光启二年(公元886年)夏,随着钱镠一声令下,整个浙西的战争机器高效运转起来。命令以最快的速度传遍各军镇:

驻守长江要冲常熟的钱穆,接令后毫不迟疑,率八千常胜军,乘船沿江南下,直趋苏州。还有自从收编后未经对外大战的归德军和青阳军编入本次远征。青阳军指挥使汪武,归德军指挥使裴宏各率麾下五千兵北上至苏州汇合。

钱镠还将自己的亲军铁卫两千甲士,交由钱穆代领,作为此战的中坚与决胜力量。

与此同时,钱固麾下的北海舰队主力大小战船百余艘,已自耽罗和清海镇集结于长江口外海域,准备进行护航。

大军云集苏州后,钱镠举行了庄严的拜将仪式。他正式任命:

钱穆为东征招讨使,总揽全军指挥大权;

李神福为行军司马,负责参谋谋划、协调各军及后勤粮饷,此君沉稳多谋,精通舆地,是钱镠的重要幕僚;

裴宏为都虞候,执掌军法,督饬军纪,其人以严毅着称;

钱益(钱镠族人)为监军使,代表钱镠监督军务,确保战略意图贯彻执行;

汪武与勇将王彦章同为押牙,担任大军先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冲锋陷阵。

吉日,钱镠登台誓师。台下两万健儿盔明甲亮,肃杀之气直冲云霄。

钱镠戎装按剑,声震四野:“将士们!倭国无道,此去,乃为浙西开辟‘东州’,立万世基业!”

“愿为主公效死!扬威东海!开拓东州!”山呼海啸般的回应震天动地。

钱镠将象征权力的节钺授予招讨使钱穆,并勉励诸将同心协力。

誓师完毕,庞大的舰队在招讨使钱穆的统一号令下,借助夏季西南季风,扬帆东进。北海舰队护航左右,运输船队居中,载着两万大军与无数军资,驶向茫茫东海。

站在旗舰上的钱穆、李神福、裴宏等人,各司其职,眺望远方,深知此行任重道远。舰队劈波斩浪,浙西的旌旗,朝着日本北九州的方向,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