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糊涂县令贾清廉 > 第422回:狗蛋“散”传单,舆论战先声夺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22回:狗蛋“散”传单,舆论战先声夺人

腊月廿三,小年夜,平安县内外却无半分节庆气氛,唯有战争阴云笼罩。官军围城半月,虽经石磐阵前陈词,暂缓了强攻,但赵光弼部的围困愈发严密,城内粮草日蹙,人心浮动。杜明远与石磐深知,仅凭城防硬抗,终非长久之计,必须在外界寻求破局之机。然而,信息不通,孤城悬于敌后,如何能让朝廷、让天下知晓平安县的冤屈与真相?

“杜大人,石头哥,让俺去!” 义学堂内,狗蛋目光灼灼,向杜杜明远和石磐请命。他虽年少,但经历守城磨砺,眉宇间褪去青涩,多了几分沉稳与果决。“咱们不能坐等着被闷死在这城里!官军能围住咱们的人,围不住道理和声音!俺认得字,会写文章,俺要把咱们平安县为啥抗税、杜大人如何爱民如子、赵总兵如何兵围良善,都写出来!写成揭帖,散到外面去!让周边州县的百姓、让过往的商旅、让那些还有良心的读书人都看看!俺就不信,这朗朗乾坤,就没个说理的地方!”

杜明远与石磐对视一眼,均看到对方眼中的赞许与决断。此计虽险,却是打破信息封锁、争取舆论同情的唯一途径。杜明远重重一拍狗蛋肩膀:“好!狗蛋,此事关乎全县安危,务必周密!文章要写得真切,数据要详实,情理发人深省,但切忌过激言论,坐实‘造反’口实。要让人一看便知,我们是求生,非求乱。” 石磐补充道:“遣词造句,我可帮你斟酌。散发渠道更为关键,需绝对可靠之人,利用夜色掩护,通过红姑探明的隐秘小路,将揭帖带出,散于官道、码头、集市等往来要冲。”

计划既定,狗蛋立刻行动起来。他闭门三日,石磐从旁指点,以质朴而恳切的笔触,写就一篇《平安县万民诉冤陈情帖》。文中详述朝廷加征三倍矿税之苛虐,平安县民力已竭之实情,杜明远为民请命、拒接乱命之不得已,以及赵光弼大军压境、欲行屠戮之暴行。文章末尾,并非鼓动造反,而是悲愤叩问:“朝廷设官分职,所为牧民。今上官不察下情,反以刀兵加于赤子,岂圣天子所以爱养元元之意乎?平安百姓,皆是大明赤子,只求一线生路,何至于此?” 字字血泪,感人肺腑。

与此同时,红姑从其暗卫中挑选出数名身手最矫健、心思最细密的少年,负责执行散发任务。小丫则组织妇孺,利用织坊的布料边角,连夜赶制了数百个可防雨雪的小布袋,用于分装揭帖。是夜,月黑风高,数条黑影如狸猫般悄无声息地滑出废弃水门,消失在茫茫夜色中。他们携带着狗蛋精心写就的揭帖,如同播撒火种的信使,奔向周边州县。

接下来的几日,邻近的清源、安化等县,乃至通往省城的官道驿站、水陆码头,陆续出现了这些神秘的揭帖。它们被塞入过往商旅的车辕,贴在驿站的墙角,甚至飘落于繁华市集。起初,人们只是好奇围观,但读罢全文,无不动容。平安县杜青天的名声,周边州县早有耳闻,如今见其被逼至此,不少百姓心生同情,暗中唾骂朝廷无道、官军凶残。更有一些心怀正义的士子文人,将揭帖内容抄录传阅,甚至酝酿联名上书,为民请命。一股无形的舆论压力,开始向围城的赵光弼部,乃至更高层的官府弥漫。

赵光弼很快察觉到了这股“妖风”。不断有探马回报,周边州县民情议论纷纷,甚至军中士卒也偶有窃窃私语,士气受到微妙影响。他勃然大怒,下令严查传帖之人,加强盘查,但收效甚微。这无声的舆论战,虽不能立刻退敌,却像一根根柔软的绳索,开始捆缚赵光弼的手脚,让他不敢轻易下令屠城,以免坐实暴虐之名,激起更大的民变。狗蛋散出的传单,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涟漪正一圈圈扩散开来。舆论,能否成为平安县绝境逢生的转机?希望虽渺茫,但毕竟已在黑暗中点燃了一星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