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糊涂县令贾清廉 > 第333章 外乡人“求”手艺,欲重金买断豆腐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33章 外乡人“求”手艺,欲重金买断豆腐方

钱多多的豆腐分号在青山县一炮而红,“平安豆腐”的名头愈发响亮,甚至传到了州府。这日,平安县豆腐坊前,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此人约莫四十上下年纪,穿着绫罗绸缎,手指上戴着个硕大的玉扳指,身后跟着两个青衣小帽、一脸精明的随从,牵着一匹高头大马,马背上驮着几个沉甸甸的包袱。一看便知是家底丰厚的远方客商。他操着略带江南口音的官话,笑容可掬地递上名帖,自称姓胡,乃苏州府人士,专做南北干货、特色吃食生意。

钱多多见来人气度不凡,不敢怠慢,忙将人请进屋内奉茶。胡商人寒暄几句,便直奔主题,对平安豆腐、尤其是豆皮、腐竹等新品赞不绝口,称其风味独特,即便在美食荟萃的江南,也属难得。

“钱老板,贵号的豆制品,胡某尝过之后,惊为天人啊!”胡商人捋着短须,笑眯眯地说,“此番冒昧前来,是有一桩大生意,想与钱老板商议。”

钱多多一听“大生意”,小眼睛顿时亮了,忙问:“胡老板请讲,请讲!”

胡商人左右看看,压低声音,道:“胡某愿出这个数——”他伸出三根手指,“三百两现银,买断贵号这制作豆腐、豆皮、腐竹的全套秘方!钱老板只需将方子写下,胡某即刻付现银,并保证,此后只在江南经营,绝不在北方与贵号争利。如何?”

三百两! 钱多多一听这数目,倒吸一口凉气,心脏不争气地狂跳起来!他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现钱!这简直是从天而降的横财!他脑子里那把小算盘瞬间噼里啪啦炸开了锅:三百两啊!能买多少地?能盖多大的宅子?能……能让他彻底躺平,吃穿不愁一辈子!

他激动得脸色通红,嘴唇哆嗦,差点就要脱口而出“成交”!但话到嘴边,他猛地瞥见了后院正在忙碌的柳娘子的身影,又硬生生咽了回去。这方子,核心是柳娘子的手艺,是柳娘子一点一点摸索、改良出来的心血!他不能……不能就这么卖了!

“这个……这个……”钱多多搓着手,支支吾吾,“胡老板,这方子……是俺们祖传的……呃,不,是俺内人……她……” 他一时不知该如何解释。

这时,柳娘子闻声走了过来。钱多多像抓到救命稻草,忙道:“娘子,这位胡老板想……想重金买咱的豆腐方子!”

柳娘子擦擦手上的水珠,神色平静地看向胡商人,行了一礼:“胡老板厚爱,民妇感激。只是这手艺,乃平安县一方水土所养,乡邻帮衬所成,并非民妇一人之私产。若只为换些银钱,便断了乡里许多人的生计依托,民妇……实难从命。” 她语气温和,态度却异常坚定。

胡商人没料到会被一个妇道人家如此干脆地拒绝,愣了一下,随即笑道:“娘子此言差矣。方子卖与胡某,贵号依旧可在本地经营,并无影响。反而得了大笔银钱,可做其他营生,岂不两全其美?”

柳娘子摇摇头:“手艺易卖,人心难买。 平安豆腐今日能得胡老板青眼,靠的是大家伙儿的信任和帮衬。若卖了方子,味道变了,人心也就散了。这不是银钱能衡量的。” 她看了一眼钱多多,眼神里有提醒,也有信任。

钱多多被柳娘子一番话说得面红耳赤,方才被三百两冲昏的头脑,渐渐冷静下来。他想起杜明远常说的“长远之计”,想起屯里人对他家豆腐的喜爱,想起这生意带来的踏实感和日益改善的日子……这似乎比三百两现银,更让人心里踏实。

他深吸一口气,对胡商人拱拱手,难得地挺直了腰板:“胡老板,对不住。俺家娘子说得在理。这方子,是咱平安县的根,不卖。”

胡商人脸色微变,又加重筹码,将价格提到了五百两!但见钱多多和柳娘子态度坚决,毫无松动之意,只得悻悻作罢,带着随从拂袖而去。

看着胡商人远去的背影,钱多多长长舒了口气,感觉像打了一场大仗,浑身虚脱,心里却莫名地轻松踏实。他看向柳娘子,咧开嘴,露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娘子……咱……咱可是把五百两银子给推门外头了……”

柳娘子微微一笑,柔声道:“当家的,咱有这手艺,有这乡亲,还怕挣不来五百两?”

一笔横财,考验着人心与眼光。

钱多多夫妇守住了根本,也守住了平安县的魂。

但这拒绝,会否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那离去的胡商人,真的会就此罢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