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糊涂县令贾清廉 > 第262章 红姑“闯”山神庙,香案下摸到铁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62章 红姑“闯”山神庙,香案下摸到铁盒

孙慢慢对小石头描摹笔法的惊人发现,如同一道闪电,劈开了笼罩在洪武石碑上的重重迷雾。那石碑,绝非简单的“禁地警告”,其背后很可能牵扯到明初一桩被刻意掩盖的秘辛,甚至与后世的反清复明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小石头的来历,也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他背后那位传授笔法的“师父”,极可能是关键人物!

杜明远深感事态严重,远超想象。他连夜与孙慢慢、红姑密议。孙慢慢凭借其对古籍和明初典章制度的深厚了解,提出一个大胆猜测:石碑所指“钦犯藏银”,或许并非洪武朝官方所立,而是后世知情人借洪武之名留下的标记或线索,其真正目的,未必是藏银,而是隐藏某种重要的信物或真相!那石碑的刻工和暗记,就是留给“自己人”的识别方式。

“若真如此,”孙慢慢慢悠悠地分析,眼中闪着睿智的光,“……留……下……线……索……之……人………………必……会……在……附……近………………留……下………………更……具……体……的………………指……引………………或………………信……物………………以………………防………………石……碑………………被………………误……解………………或………………湮……没………………”

红姑一直沉默地听着,此时忽然开口:“后山,废弃的山神庙。”

杜明远和孙慢慢同时看向她。

红姑解释道:“那庙荒了快百年,比石碑还老。但地势最高,能俯瞰石碑所在山谷。若是留标记的人,选那里做了望点或藏物点,最合适不过。而且……”她顿了顿,“我小时候跟爹在山里打猎,偶尔避雨进去过,记得庙里香案下,有块石板的声音听起来有点空,不像实心。当时没在意。”

此言一出,杜明远和孙慢慢眼中都亮了起来!山神庙!这确实是个极有可能藏匿东西的地方!人迹罕至,又与石碑遥相呼应!

事不宜迟,必须立刻探查!但此事必须绝对保密,且充满未知风险。杜明远本欲亲自前往,但红姑拦住了他:“大人,您目标太大,不宜轻动。山里我熟,夜路我也常走,我去最合适。”

杜明远深知红姑的本事,沉吟片刻,郑重道:“好!红姑,此事就交给你!务必小心!若有危险,立刻撤回,从长计议!”

红姑点点头,没有丝毫犹豫。她回屋换上最利落的夜行衣裤,将柴刀用布条缠好背在身后,又带上一捆绳索、火折子和一把匕首。子时刚过,她便如一道轻烟,悄无声息地融入了沉沉的夜色之中。

后山夜路,崎岖难行,林深草密,时有野兽低嚎。但红姑却如履平地,她的脚步轻盈而稳健,身影在月光和阴影间快速穿梭,对地形熟悉得如同自家后院。不到一个时辰,她便来到了那座荒废已久的山神庙前。

庙宇早已破败不堪,断壁残垣,杂草丛生。庙门歪斜,在夜风中发出“吱呀”的呻吟,如同鬼魅低语。月光透过屋顶的破洞洒下,照亮了布满蛛网和灰尘的正殿。一尊泥塑的山神像半边坍塌,面目模糊,更添几分阴森。

红姑没有丝毫惧意,她警惕地观察四周,确认无人跟踪或埋伏后,才闪身进入殿内。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霉味和尘土气。她径直走向那座巨大的、用青石垒砌的香案。香案上也落满了厚厚的灰尘,案面坑洼不平。

她蹲下身,用手轻轻敲击香案下方的石板。“咚……咚咚……” 果然!有一块石板发出的声音略显空洞,与其他实心石板截然不同!红姑精神一振,用匕首小心地撬开石板边缘的泥土和苔藓。石板嵌得并不严实,她用力一掀,石板应声而起!

石板下,是一个不大的暗格。暗格里别无他物,只有一个巴掌大小、锈迹斑斑的铁盒子!铁盒没有锁,但盒盖因为年深日久的锈蚀,已经和盒身几乎锈死在一起。

红姑小心翼翼地将铁盒取出,入手沉甸甸的,冰凉的触感透过手套传来。她不敢在庙内久留,将铁盒贴身藏好,盖好石板,抹去痕迹,如同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山神庙,迅速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回到县衙自己房中,已是后半夜。红姑点亮油灯,关紧门窗,这才将铁盒放在桌上。她用匕首小心地撬动盒盖,锈屑纷飞。费了好大劲,只听“嘎吱”一声刺耳的金属摩擦声,盒盖终于被撬开!

盒内铺着一层已经发黑、板结的油布。揭开油布,露出的是半张折叠的、颜色暗黄、质地特殊的纸张。纸张边缘不规则,像是被人从中间狠狠撕开。红姑屏住呼吸,将纸张轻轻展开。

纸上,是用一种暗红色的、早已干涸发黑的液体书写的字迹!那颜色,像极了凝固的血液!字迹潦草而急促,笔画颤抖,显然书写者在极度危急或虚弱的情况下所写。内容更是触目惊心:

“洪武二十七年……鹰扬卫指挥使傅……友德……私藏……逆产……于此山……龙脉交汇之……‘潜龙眼’……图……半……在……吾……身……若……身死……另半……在……‘青……州……古……籍……斋’……后人……凭……此……血书……及……信物……可……启……宝藏……清……算……旧……账……”

后面的字迹因为纸张撕裂而中断,最关键的地点和信物信息,都在另外半张血书上!

红姑拿着这半张血书,手微微颤抖。这血书,证实了孙慢慢的猜测!这根本不是简单的“藏银”,而是牵扯到明初大将傅友德(洪武后期被朱元璋处死)私藏“逆产”(可能是其本人或他人的财富),以及一个名为“鹰扬卫”的神秘组织!埋藏地点“潜龙眼”更是风水术语,指向明确。而“清算旧账”四字,杀气腾腾,显然是为后人复仇或起事准备的资本!

这半张血书,价值连城,也凶险万分!

另外半张,在“青州古籍斋”?那是什么地方?

“信物”又是什么?是否在小石头身上?

这“清算旧账”的目标,又是谁?

红姑意识到,她摸到的,不是一个宝藏,而是一个足以掀起腥风血雨的惊天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