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糊涂县令贾清廉 > 第250章 小乞儿“报”密信,红姑夜半抓暗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50章 小乞儿“报”密信,红姑夜半抓暗桩

小石头在学堂灶房安顿下来,日子过得规律而平静。白天干活,晚上就睡在灶房旁堆放杂物的小隔间里。他依旧话少,但眼神里的警惕和不安渐渐淡去,偶尔看到学堂里娃娃们嬉闹,嘴角也会微微上扬。老张头待他不错,红姑虽冷淡,却也时不时扔给他个果子或指点他干活,让他感受到一种久违的、粗糙的温暖。

然而,这份平静,在一个傍晚被打破了。

这天,小石头照例去后山捡柴。他手脚麻利,很快就捡够了一担干柴。天色渐暗,他挑起柴担,沿着熟悉的小路往屯里走。路过一片茂密的灌木丛时,他敏锐的耳朵捕捉到一丝极轻微的、不同于风声鸟鸣的窸窣声。他立刻停下脚步,放下柴担,像只警觉的小鹿,悄无声息地蹲下身,透过枝叶缝隙向外望去。

只见不远处的一棵老槐树后,一个穿着破旧猎户衣裳、脸上带疤的汉子,正鬼鬼祟祟地朝学堂和县衙方向张望。那汉子眼神阴鸷,举止可疑,不时探头探脑,又迅速缩回树后,显然不是在干正经事。小石头的心猛地一紧。这种躲藏、窥伺的姿态,他太熟悉了!在他颠沛流离的记忆碎片里,似乎总伴随着这种不怀好意的目光。

那汉子没有发现小石头。观察了一会儿,便转身溜进了更深的山林,消失不见。

小石头在原地蹲了很久,直到确认那人真的走了,才慢慢站起身。他挑起柴担,脚步却比来时沉重了许多。回到灶房,他像往常一样默默地把柴火码放整齐,帮着老张头烧火做饭,但眼神里却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他几次看向院外,欲言又止。

老张头忙着锅灶,没留意他的异常。直到晚饭后,收拾停当,老张头回屋歇息了,小石头却坐在灶膛前的小板凳上,望着跳动的火苗发呆,没有像往常一样早早睡下。

夜深了,万籁俱寂。小石头终于站起身,轻手轻脚地走出灶房,朝着红姑通常歇息的后院厢房走去。他知道红姑习惯晚睡,时常在院中练刀或巡视。

果然,红姑正抱着柴刀,倚在院中的老槐树下,望着星空出神。月光洒在她身上,勾勒出清冷而挺拔的身影。

小石头犹豫了一下,还是鼓起勇气,走到她面前,仰起头看着她。

红姑低下头,月光下,小石头的脸显得格外苍白,那双大眼睛里充满了不安。

“有事?”红姑的声音依旧平淡。

小石头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却又卡住了,急得用手比划起来,指向后山的方向,又做出一个偷偷张望的动作,最后指了指自己的眼睛,用力摇了摇头。

红姑眉头微蹙。她看懂了他的意思——后山有人鬼鬼祟祟地窥探。她蹲下身,目光与小石头平视,放缓了语气:“别急,慢慢说。看到什么了?”

小石头见红姑听懂了,松了口气,努力组织着语言,断断续续地、用极低的声音说:“后……后山……树后……有个人……疤脸……看……看学堂……看县衙……不像好人……”

红姑的眼神瞬间锐利起来。疤脸?窥探?她立刻想到了黑风寨的余孽!这帮人果然贼心不死!她看着小石头紧张而认真的小脸,心中一动:这孩子,不仅身手不凡,警觉性也如此之高!他为何要特意来告诉自己?是出于对收留之恩的报答,还是……他认得那个疤脸,知道其危险?

她没有追问小石头的动机,现在不是时候。她站起身,拍了拍小石头的肩膀,语气带着一丝罕见的温和:“知道了。你做得对。回去睡觉,这事别对任何人说。”

小石头用力点了点头,像是完成了一件重要任务,转身小跑着回了灶房,脚步轻快了许多。

红姑目送他离开,眼神冰冷。她立刻转身,快步走向杜明远的书房。杜明远还未歇息,正在灯下批阅文书。听红姑说完,他脸色一沉:“果然来了!看来赵德柱伏法,还是没让这些宵小死心!”

“大人,事不宜迟。俺带人,现在就去后山搜!”红姑果断请命。

杜明远沉吟片刻,点头同意:“好!带上火把和绳索,多带几个人,小心埋伏。务必擒获,问清来意!”

“明白!”

红姑立刻召集了李火火和几名精干乡勇。李火火一听有行动,兴奋得摩拳擦掌(用左手),吊着的胳膊也不觉得疼了。一行人趁着夜色,由小石头指路(红姑让他远远跟着,指认地点),悄无声息地扑向后山那片灌木林。

根据小石头描述的方位,红姑很快找到了那棵老槐树。她仔细观察地面,果然发现了一些新鲜的脚印和折断的草茎。她示意众人分散包抄,自己则如同暗夜中的猎豹,循着痕迹,悄无声息地向前摸去。

果然,在离槐树不远的一处背风山坳里,发现了一个临时搭建的简陋草棚。棚子里,那个疤脸汉子胡三,正裹着破毯子打盹,身边放着一把砍刀,浑然不知自己已被包围。

红姑一个手势,李火火和乡勇们猛地扑了上去!胡三惊醒,刚想反抗,就被几双大手死死按在地上,捆了个结结实实!整个过程干净利落,没给他任何反抗的机会。

小石头这一报信,立了大功!

可他那份超乎年龄的警觉和果断,到底从何而来?

他主动向红姑示警,是单纯的知恩图报,还是另有隐情?

这个谜团,在红姑心里,又加重了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