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天问:大秦末路 > 第194章 巫祠秘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秦岭山谷中,时光在寂静中缓缓流淌。

陈恪依照那古老岩壁上的图案与方法,日夜不休地温养着杜衡的残魂。他的生活变得极度规律而纯粹:白日,他打坐练气,以自身内息为引,小心翼翼地探入“墟”令,守护着那缕微弱的魂火;夜晚,他则结出那古老的手印,引动九天之上的星辉月华,如同涓涓细流,一遍遍地冲刷、滋养着那几近熄灭的生命之光。

效果是显着的。那一缕淡金色的魂火,总算彻底稳定了下来,不再有随时消散之虞。它就像一盏被重新添上灯油的油灯,虽然火苗依旧微弱,但至少,它亮着。

然而,想要使其壮大复苏,陈恪却遇到了一个难以逾越的瓶颈。他发现,寻常的星光月华,经过数月的滋养,其效果已变得微乎其微,如同杯水车薪,再也无法让那魂火明亮分毫。杜衡的残魂,仿佛进入了一种沉睡的休眠期,无论陈恪如何努力,都无法将其唤醒。

这一日,正当陈恪对着石壁上的拓片苦思冥想,一筹莫展之际,一位不速之客,悄然访入了这片与世隔绝的山谷。

来人是一名须发皆白、身穿粗麻衣袍、手持一根普通藤杖的老者。他步履轻盈,落地无声,仿佛不是走在坚实的土地上,而是飘在云雾之上。当他出现在茅屋前时,陈恪竟没有提前察觉到任何气息,直到一声温和的呼唤响起:

“小友,老朽路过此地,见谷中灵气有异,可否讨一碗水喝?”

陈恪心中警铃大作,他猛地起身,右手已按在了腰间的刀柄上。这片山谷他已熟悉了每一个角落,从未见过此人,此人却能悄无声息地接近其实力,深不可测。

但他仔细打量对方,却见老者气息平和如山,目光澄澈如古井,脸上带着和善的微笑,不似奸邪之辈。更重要的是,陈恪从老者身上,隐隐感觉到一种极其古老而纯净的巫力气息,那感觉让他感到一丝莫名的熟悉,与杜衡身上那巫真血脉的力量有几分相似,却又更为古朴、苍凉,仿佛源自天地初开之时。

陈恪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转身进屋,倒了一碗清水递了过去。

老者接过水碗,却没有喝,只是用他那深邃的目光,扫过屋内的陈设,最终,定格在了石台上那枚布满裂痕的“墟”令,以及令符上那一缕微弱闪烁的淡金色魂火之上。

他的眼中,瞬间露出了难以置信的惊讶,随即又化为了深深的了然与叹息。

“竟是巫真一脉的后裔…竟落得如此境地…可惜,可叹啊。”老者喃喃自语,声音中充满了惋惜。

“阁下究竟是谁?您认识我的先生?”陈恪再也按捺不住,急切地问道。

老者将水碗放回桌上,缓缓道:“老朽不过是蜀地深山一处古老巫祠的守祠人。近日感应到北方有同源气息的微弱波动,便一路追寻而来,不想竟在此地见到了巫真一脉的‘星魄’碎片,以及…一位即将魂飞魄散的故人之后。”

他告诉陈恪,杜衡的残魂之所以难以复苏,是因为其本质已经与“星魄”之力深度纠缠,甚至可以说,他的灵魂已经被“星陨”的寂灭法则所部分同化。寻常的星光月华,对于这种程度的损伤,不过是隔靴搔痒。

“若想唤醒他,需以天地间至刚至阳的地脉灵眼之力,辅以我巫族最古老的‘唤魂祭舞’,才有一线生机。”老者的话语,为陈恪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地脉灵眼…在何处可寻?”陈恪的心,因这突如其来的希望而剧烈跳动起来,他急切地追问道。

老者沉吟了片刻,他那布满皱纹的手指,拄着藤杖,缓缓指向了北方。

“大河之畔,龙门之地。那里山川断裂,地气喷薄,或有上古时代遗留下来的一处灵眼。然彼处…如今已近胡汉交锋之前线,战云密布,风险莫测。”

他顿了顿,又意味深长地补充道:“老朽近日观星,见北方天狼星黯淡,却有煞气凝聚,似有异宝现世,引动周天星芒紊乱。小友若执意北上,或需留意与‘镇星’相关之物。那东西…或许,亦是唤醒汝友之关键。”

龙门险地?北方异宝?镇星相关?

一个个关键词,如同惊雷般在陈恪的脑海中炸响。他瞬间明白了,老者口中的“异宝”,极有可能就是流落匈奴的那块“星魄碎片”!而“镇星”,在星象之中,主镇压、主稳定,难道那块碎片,拥有稳定灵魂的力量?

先生残魂复苏的希望,竟然与帝国的边境危机,指向了同一个方向!

陈恪缓缓地、却无比坚定地握紧了手中的“墟”令。令符的冰冷触感,让他无比清醒。他不再是那个只能在山谷中绝望守护的陈恪了。

他抬起头,目光越过茅屋的门口,望向了遥远的、被群山阻隔的北方。那里,有他唯一的希望,也有他身为大汉武人的责任。

“多谢老先生指点迷津!”陈恪对着老者,深深地鞠了一躬。

他的心中,已然做出了决定。无论前路是刀山火海,还是龙潭虎穴,他都要去闯一闯!为了先生,也为了大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