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皇城,金銮殿。

朝会议事,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气氛沉重而紧张。萧清凰高坐龙椅,凤目微眯,目光如炬,扫视着底下群臣。陆九渊从殿外疾步入内,快步走到殿中央,单膝跪地:“臣陆九渊,奉陛下旨意彻查暗杀事件,现已抓获部分凶手。经审讯,这些杀手多为地方豪强所雇,同时背后有神秘势力资助。”

此言一出,朝堂哗然。百官交头接耳,议论声此起彼伏。

萧清凰点了点头:“卿辛苦了。朕知道卿等调查不易,但务必继续深挖,揪出幕后黑手。”

陆九渊恭敬应道:“陛下放心,臣定当全力以赴。”

这时,一名身着绯袍的老臣出列,面容冷峻,语调缓慢而有力:“陛下,陆大人所言地方豪强与神秘势力勾结之事,臣等早已有所耳闻。但均田制推行以来,民间非但未见其利,反而乱象丛生,民怨沸腾。臣以为,当务之急,应暂停均田制,以安天下民心。”

此言一出,朝堂上支持与反对的声音瞬间爆发。支持者认为,均田制是国家复兴的根本,不能因噎废食;反对者则称,政策推行过急,导致社会动荡,必须调整。

萧清凰目光如电,扫过反对的大臣。她注意到,说话的老臣崔远山,正是先帝时期的礼部侍郎。他的眼神看似忠诚,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萧清凰心中一凛,隐隐觉得,这些反对的大臣背后,隐藏着更深的图谋。

“崔卿所言,朕会慎重考虑。”萧清凰的声音清冷而坚定,“但均田制乃是我大周复兴之基,朕不会因些许阻碍便轻言放弃。”

崔远山微微一笑,似乎对萧清凰的回应早有预料:“陛下圣明。臣并非全然反对均田制,只是希望陛下能权衡利弊,避免因政策推行而引发更大的动荡。”

萧清凰微微颔首:“朕自会权衡。但朕也希望诸位卿家能以国家大局为重,共同推动改革。”

这时,一名年轻官员出列,他的声音清亮而坚定:“陛下,臣支持均田制。地方豪强的抵制不过是既得利益者的挣扎,只要我们坚持改革,天下终将安定。”

萧清凰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对这名年轻官员点了点头:“卿有此心,实乃国家之幸。”

朝堂争议持续了近一个时辰,最终在萧清凰的强势主导下,均田制继续推行,但朝廷会加强地方保护,严查阻挠政策的行为。同时,萧清凰宣布,将派遣更多钦差巡视地方,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

散朝后,萧清凰在御书房召见了陆九渊和林墨。她面色严肃,凤目中透着一丝忧虑。

“两位爱卿,均田制的推行已陷入困境。地方豪强的抵制愈演愈烈,甚至不惜雇佣杀手暗杀支持改革的官员。”萧清凰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朕需要你们想办法打破僵局。”

林墨点了点头,他的眼神中透着一分坚定:“陛下,臣与陆大人已掌握部分豪强与杀手勾结的证据。若能公开这些证据,或能震慑其他不法之徒。”

陆九渊也沉声说道:“臣建议,立即在朝堂上公布这些证据,让反对的大臣们无话可说。”

萧清凰微微点头:“好。朕就依卿所言。三日后召开朝会,公开证据,震慑豪强。”

与此同时,崔远山在散朝后被几名先帝旧臣围住。他们在一处隐蔽的偏殿商议,崔远山的面容在阴影中显得格外阴沉。

“陛下当真要一意孤行,继续推行均田制?”一名旧臣低声说道,语气中透着一丝焦急。

崔远山点了点头,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冷光:“均田制不能停。否则,我们的布局将前功尽弃。”

另一名旧臣轻声说道:“可地方豪强的抵制已经引发了不少民变,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更大的动荡。”

崔远山微微一笑,他的笑容中透着几分阴鸷:“动荡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只有让局势更加混乱,我们的计划才能顺利进行。”

他们继续密谋,计划在朝堂上进一步施压,同时暗中加强对地方豪强的支持,让均田制的推行举步维艰。

三日后,朝会如期召开。萧清凰亲自掌管大局,陆九渊将证据一一呈上。地方豪强与杀手勾结的书信、账本等物证在朝堂上被公开展示。

“诸位卿家,请看这些证据。”萧清凰的声音清冷而威严,“地方豪强雇佣杀手暗杀支持均田制的官员,证据确凿。朕希望,从此以后,朝堂上不要再有这样的反对声。”

反对的大臣们见证据确凿,纷纷哑口无言。均田制的推行得以继续,但萧清凰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胜利。地方豪强与朝中旧臣的联合抵制,才是她面临的真正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