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 > 第73章 幽灵行军,目标锁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3章 幽灵行军,目标锁定

大军速度惊人的继续向着北方推进。

标准化后勤车队沿着被工兵营不断拓宽修整的官道前行。

五万新军分列两侧,他们的军靴踏在地面上,发出的声音整齐得像一个人的心跳。

没有喧哗,没有抱怨,只有沉默和纪律。

在朱由检的系统视网膜上,北方的三维地形图越来越清晰,无数的数据流瀑布般刷新,将山川河流、关隘险要全部转化为冰冷的参数。

然而,就在此时,一道红色的警示框突然弹出,覆盖了地图。

【警告:核心威胁节点“多尔衮”与“吴三桂”已在山海关外围区域完成残部集结。】

【行为模式分析:目标群体已进入困兽状态,士气数据低至12.7,绝望值已攀升至89.3。】

【根据历史数据模型推演,该状态下的目标,在12小时内采取极端、高风险行动(如自杀式突围、或向蒙古方向逃窜)的概率已上升45%。】

【当前行军方案评估:大军预计抵达时间为27小时后。目标逃逸概率超过60%。】

【结论:现有方案已无法满足“一次性格式化”的最佳窗口期要求。判定为低效方案。】

朱由检的马停了下来。

他左手的食指在马鞍上无意识地敲击着,节奏是一串复杂的二进制码,他正在进行高速运算。

雷鹰立刻策马上前,以为前方出现了敌情。

“陛下?”

“方案变更。”朱由检的声音从紫金战甲的面甲下传出,冰冷而没有起伏,“大军行进速度,无法满足最优战术窗口。判定为低效。”

茅胤京、宋应星等随军高级将领和官员也迅速围了过来,他们已经习惯了皇帝这种随时可能下达全新指令的工作模式。

“命令。”朱由检没有给他们任何提问的时间,“大军继续以当前速度前进。”

“此次行军任务重新定义:新军全装甲武装拉练,及沿途地形、水文数据深度采集。由茅胤京全权负责指挥,宋应星负责测绘,雷鹰负责沿途安全节点清除。所有数据实时上传参谋总部数据库。”

茅胤京愣了一下,皇帝这是……要脱离大军?

他想问,但看着那身散发着非人气息的战甲,他明智地闭上了嘴,只是重重抱拳:“末将遵旨!”

黄昏时分,夕阳将燕山的山脊染成一片血红。

大军开始按照标准流程安营扎寨,一切井井有条。

朱由检的御帐内,雷鹰单膝跪地,等待着指令。

“b计划判定为废弃方案。”朱由检的声音在空旷的营帐内响起,“启动c方案,由我亲自执行。你部按预定流程跟进,负责后续战场数据采集与样本回收。”

雷鹰猛地抬起头,他虽然早已有了心理准备,但当皇帝亲口说出这个决定时,他的心脏还是剧烈地跳动了一下。

c方案……那份被列为最高机密的预案,内容简单到只有一句话:由皇帝单体突入,对核心目标进行物理清除。

这是何等的疯狂!

以一人之力,去对抗数千名被逼到绝境的叛军和八旗精锐!

那不是血肉之躯能做到的事情!

“陛下!”雷鹰的声音第一次出现了波动,“敌军虽是残兵,但仍有数千之众,其中不乏百战精锐。您……您万金之躯,岂能……”

朱由检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只是走到了那匹神骏的汗血宝马旁,这匹马的身上,也覆盖着一层轻薄但坚韧的特制护甲。

“系统演算结果:由我执行,任务成功率99.8%。由大军执行,成功率97.1%,但时间成本超出400%,物资损耗超出1200%。”

“结论:选择最优解。”

冰冷的数据,将雷鹰所有基于情感和忠诚的担忧全部堵了回去。

他看着皇帝翻身上马,那套原本在夕阳下流光溢彩的紫宸玄金战甲,表面突然荡漾起一层波纹。

紫金色的光芒迅速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能够吸收光线的暗哑黑色,仿佛与周围的暮色融为了一体。

【承天一型作战外骨骼,切换至低功耗潜行模式。】

朱由检双腿轻轻一夹马腹,冲入了北方的旷野之中,眨眼间便消失在了地平线的尽头。

雷鹰和几名赶来的核心锦衣卫校尉呆立在原地,他们看着皇帝消失的方向,久久无法言语。

御帐内,闻讯赶来的王思任在得知皇帝已经单骑北上后,非但没有任何惊慌,反而陷入了一种极度的狂热与兴奋。

他踉跄着扑到案前,抓起毛笔写道:“帝化流光,独行九天,此非征伐,乃神罚之序曲也!”

与此同时,山海关外百里处的一片临时营地里,篝火烧得噼啪作响,却无法驱散笼罩在营地上空的绝望气息。

多尔衮拖着一条断臂,站在一处高地上,正用他那沙哑的嗓音,对着下方黑压压的残兵败将们做着最后的鼓动。

“勇士们!我们是大清的巴图鲁!我们身后,是盛京,是我们的妻儿老小!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

“那明国皇帝以为用妖术就能打败我们?做梦!只要我们团结一心,杀回关外,我们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明日,随我向北突围,与明军决一死战!”

他的话语苍白无力,下方的士兵们大多麻木地听着,眼神空洞。

迁安那场神罚般的炮击,已经彻底摧毁了他们的意志。

就在这时,一名负责外围警戒的八旗探马,连滚带爬地冲进了营地,他一头扑倒在多尔衮脚下,声音尖利扭曲。

“王爷!王爷!不好了!”

多尔衮心中一沉,一把将他揪了起来,怒吼道:“慌什么!明军主力追上来了吗?”

“不……不是……”探马浑身抖得像筛糠,“是……是一个骑兵!一个骑兵,正朝着我们这边过来!”

多尔衮一愣,随即不耐烦地将他甩在地上,骂道:“一个骑兵就把你吓成这样?明军派来的信使吗?多少人?”

探马颤抖着,伸出了一根手指。

“一个……就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