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 > 第63章 信号传来,风暴将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3章 信号传来,风暴将至

信号被接收。

【数据源:锦衣卫狼烟信号(最高等级)】

【交叉验证源:辽东潜伏网络(多渠道证实)】

【结论:目标‘吴三桂’已执行物理清除内部‘忠诚’节点的行为。】

朱由检的系统界面上,一条条数据流汇合成最终的判断。

吴三桂的背叛,已是箭在弦上。

然而,就在这个当口,一件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吴三桂派出了他的心腹副将杨坤,带着大批辽东特产,星夜兼程,赶赴京城。

名义是叩谢天恩。

实则是最后一次,也是最致命的一次试探。

他想亲眼看一看,京城到底是真的毫无防备,还是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等着他去钻。

他想再确认一次,那位年轻的皇帝,究竟是算无遗策的神明,还是一个可以被蒙蔽的愚蠢君王。

杨坤的到来,在平静的京城掀起了一丝涟漪。

百官们都认为,这是平西侯忠诚的体现,之前的一切担忧都是多余的。

在朝堂上,朱由检亲自接见了杨坤。

他没有表现出任何异样,仔细询问了山海关的防务,并且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再次下旨。

“平西侯劳苦功高,镇守国门,朕心甚慰。再赏,御马一匹,黄金五千两,辽东军将士,人人有赏!”

这番操作,彻底击碎了杨坤心中最后一丝疑虑。

他看到了什么?他看到了一个对边将信任到了极点,甚至有些天真的皇帝。

他看到了满朝文武的松懈与安逸。

他没有看到任何军队调动的迹象,京营的士兵依旧按部就班地操练,市井之间一片繁华。

京城,毫无防备。

杨坤大喜过望,他用最快的速度派人将这个消息传回山海关。

“京城无备,圣心甚慰,侯爷可速决大事!”

当这封密信八百里加急送到吴三桂手中时,他心中最后一点对朝廷的幻想和恐惧,也随之烟消云散。

原来,他根本没被看穿。

原来,皇帝还是那个赏罚不明的毛头小子。

他之前的一切恐惧和不安,都只是自己吓自己。

他放声大笑,笑声中带着一丝解脱和疯狂。

他扔掉了那枚沉重的侯爵金印,将多尔衮的密信按在了心口。

天命,在清。

就在吴三桂做出最终决定的第二天,御书房内,朱由检系统界面上,那道代表着吴三桂忠诚度的数值条,在经过最后的剧烈跳动后,猛地跌破了那条红色的临界线。

【系统警报:目标吴三桂,忠诚度数据已跌破‘背叛行为’激活临界值。】

【状态变更:高危叛乱节点。】

【风险对冲预案b,启动条件已满足。】

几乎是同一时刻,远在千里之外的山海关方向,三股代表着“叛变已成事实”的最高等级狼烟,从三个不同的方位,冲天而起。

信号,传到了迁安的茅胤京眼中,也传到了朱由检的系统中。

御书房内,朱由检站在巨大的沙盘前。

与之前不同,这一次,沙盘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代表着军队番号的微缩旗帜。

他平静地看着。

沙盘上,代表后金主力的那片红色旗帜,正如系统推演的那样,没有扑向归化城,也没有直愣愣地杀向山海关。

它们正在沿着燕山深处一条极其隐蔽的路线,悄然南下,目标直指b地,那个被所有将领视为绝境的山谷。

而代表吴三桂军队的蓝色旗帜,则已经悄然打开了长城的一处隐秘关隘。

他没有全军出动,而是派出一支先锋,准备迎接后金大军,并为他们充当向导。

他们的汇合点,以及预定的行军路线,最终都将指向一个地方——迁安百里外,一处一线天的无名山谷。

所有棋子,都按照系统推演出的轨迹,一步不差地,走向了那个为他们准备好的坟场。

一切,都在计算之中。

朱由检缓缓转身,走到了那台冰冷的电报机前。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对于一个AI来说,程序的正确运行,是理所应当的,不值得产生任何情绪。

他握住了那冰冷的黄铜手柄,向着迁安的方向,发出了一连串简单的信号。

“滴答,滴滴滴。”

一名天语官迅速在纸上写下了一个字,呈给茅胤京。

“开。”

茅胤京的心脏猛地一跳。

来了。

他深吸一口气,走到帐篷中央那只被重兵看守的紫宸玄金盒子前。

他抽出匕首,在所有人的注视下,神情肃穆地,割开了那份玄鸟密令厚厚的蜡封。

蜡封之下,露出的果然不是纸张,而是一本用某种防水韧纸订成的册子。

当茅胤京将册子举到油灯下时,他和帐内所有的参谋、书吏,都同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册子里,没有激昂的军令,没有精美的地图。

第一部分,是数十页密密麻麻的表格,名为《弹道参数总表》。

表头是“距离”、“风速”、“风向”、“高差”,表格内,则填满了无数对应的“火炮仰角”和“方位修正”数据。

第二部分,则是一幅名为《战术执行流程图》的奇怪图画。

上面用方框、箭头和简单的文字,清晰地标注着一个循环往复的步骤:接收观察哨旗语→查阅风速\/距离→对照总表,交叉查找对应参数→套入修正公式→下达最终炮击诸元→重复。

茅胤京翻到最后一页,上面只有一行用汉字写成的,真正的军令,简单到让所有人都感到头皮发麻。

“依据流程图,调用参数总表,为二十四门火炮持续解算炮击诸元。目标:对一线天谷口进行三轮饱和式覆盖射击。开火时间:待定。计算准备,即刻开始。”

茅胤京呆呆地看着那本册子,他的大脑,这位教导总队的算学第一名,第一次感到了算力的不足。

他们看不懂这些表格和公式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但他能看懂自己需要做什么。

他需要变成一台台人肉计算器,去执行一个已经写好的程序。

“快!拿算盘!取纸笔!”茅胤主最先反应过来,他嘶吼着下令。

整个帅帐瞬间变成了一个疯狂的计算工坊。

十几台算盘被同时拨响,噼里啪啦的声音汇成一片急促的交响乐。

年轻的数吏们点着油灯,用最原始的纸和笔,在一张张巨大的草纸上,开始了疯狂的验算和推导。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战争。

一场在火炮怒吼之前,就已经在稿纸和算盘上打响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