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桃花酒赠君,往愿君安康 > 第61章 桃花坞,分头行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车轮碾过长安朱雀大街的青石板,溅起细碎的尘土。

历经一月舟车劳顿,龙砚四人一身风尘仆仆踏入京城。

未及休整,便先遣人入宫报备。

第二日清晨,龙砚与苏烈换上玄色朝服,佩鱼袋、束玉带,拾级而上。

庄严肃穆的太极殿内,香烟缭绕,文武百官分列两侧。

龙椅上的皇帝面容沉肃,目光扫过二人染着风霜的脸庞,沉声道:“卿等远赴西域月余,查探鎏金阁动向,可有实质性收获?”

龙砚上前一步,拱手躬身,声音沉稳有力:“陛下,臣与苏烈、天枢、沈清辞四人,在西域偶遇万花阁主事妩媚娘。”

“此行虽未探得鎏金阁总坛确切位置,却得其告知江南有一处隐秘分阁,专司核心事务往来;更获半瓶牵机引解药,暂解臣等身上毒性。”

他话锋一转,将西域突发叛乱、花刃卫浴血抗敌的情形娓娓道来。

重点提及妩媚娘以女子之身建阁练兵、庇护孤女罪臣之女,为护西域百姓甘愿与鎏金阁互相利用的过往。

末了,龙砚语气恳切:“陛下,那妩媚娘与花刃卫,皆是心怀家国之人。”

“大唐军制森严,女子报国无门,她们却硬生生闯出血路,以弱质之躯守一方安宁,其情可嘉,其志可叹。”

“臣斗胆恳请陛下,酌情考量为女子开辟报国之路,勿让忠勇之心被世俗偏见所困。”

苏烈紧随其后,粗声补充:“陛下,臣以性命担保,那花刃卫战力不输军中精锐!”

“妩媚娘更是有勇有谋、心怀百姓,西域平叛若非她们先拼死抵挡,后果不堪设想!”

话音刚落,殿中便响起一声驳斥:“陛下,万万不可!”

吏部尚书柳承业越众而出,花白的胡须因激动而颤动:“祖制有云,女子主内,男子主外!”

“军伍乃国之重器,岂容女子涉足?自古以来,从未有女子参军之例,此乃阴阳有别、纲常所在!”

“那妩媚娘纵使有功,也不过是特例,若开此先河,天下女子纷纷效仿,弃家宅、入军伍,岂不乱了伦理纲常?”

紧接着,大将军卫嵩也上前一步,沉声道:“柳尚书所言极是。”

“女子体质本就柔弱,且性情易变,如何能承受军旅之苦、杀伐之险?”

“更恐因儿女情长误了军机,届时非但不能护国安民,反而会酿成大祸。”

“臣以为,当重赏妩媚娘以示嘉奖,但其所求之事,断不可应允!”

几位世家出身的大臣纷纷附和,殿内反对之声此起彼伏。

“陛下,世家大族多有适龄女子,若开女子报国之路,恐引发宗族动荡!”

“女子无谋,难担大任,此事需慎之又慎!”

龙砚眉头紧锁,正要开口辩驳,却见皇帝抬手示意众人安静。

他手指轻叩龙椅扶手,眸中神色变幻,良久才缓缓开口:“卿等所言,朕已知晓。”

“妩媚娘护境安民,确有大功;女子报国之心,亦令人动容。”

他话锋微顿,语气添了几分凝重:“只是祖制沿袭多年,朝堂之上阻力重重。”

“文武百官多以‘女子无才便是德’为训,且军制涉及兵源、户籍、粮草诸多事宜,牵一发而动全身,世家大族与军中老将抵触甚深。”

龙砚与苏烈闻言,心中一沉。

皇帝见二人神色,又道:“但朕也并非墨守成规之人,西域之事,朕会命中书省与门下省商议,酌情考虑。”

“卿等先归府休整,待有定论,自会传召。”

“臣,遵旨。”

龙砚与苏烈对视一眼,虽未得明确答复,却也知晓此事急不得。

二人拱手躬身,缓缓退出太极殿。

殿外晨光正好,朱雀大街车水马龙,可他们心中,却压着一层沉甸甸的阴霾。

为女子求报国之路,这才只是迈出了第一步。

退出太极殿,晨光洒在朱红宫墙上。

龙砚心头滞涩,苏烈攥着拳,低声愤愤:“那些老顽固,只认祖制不认人心!花刃卫在西域流的血,难道是假的?”

龙砚按在他肩上,目光沉静:“朝堂之事,非一蹴而就。”

他摩挲着袖中半瓶解药,话锋一转:“眼下更紧要的——江南鎏金阁分阁。”

回到驿馆,天枢与沈清辞早已等候。

天枢见二人归来,立刻迎上:“陛下旨意如何?”

苏烈将殿中争论述说,仍带愤懑:“若那些老东西见过妩媚娘平叛的模样,绝不会说女子不堪大用!”

他瞥了眼身旁的妻子,补充道:“就像天枢你,战力可不输我。”

天枢嗔了他一眼,转而看向沈清辞。

沈清辞指尖轻叩桌面,眸色锐亮:“鎏金阁与妩媚娘只是互相利用,江南分阁是关键。”

她笑着起身:“我对桃花坞熟得很,此行探查正好方便。”

说着取来一个木匣:“在京城闲时酿了坛酒,虽没桃花坞的山水滋养,少了几分香醇,却也是份心意。”

木匣打开,清甜酒香漫开。

沈清辞斟了三杯,递与苏烈、天枢,最后拿起一个素白瓷壶,走向龙砚。

“这壶是单独为你酿的,”她声音柔缓,“花是当年离桃花坞时收的种,京中水土养出来的,终究差些滋味。”

她为龙砚满上一杯,酒液澄澈映烛:“但这份心意不假——此酒赠君,往后岁岁,唯愿君安康。”

龙砚执杯的手微顿,花香混着酒香入鼻,虽不及记忆中醇厚,却清冽回甘。

他抬眸望她,见她眼底坦荡,唯有纯粹期许,便举杯饮下,暖意漫遍心底。

苏烈咂着酒,笑道:“好酒!往后我们四人分路查案,正式结队,得有个像样的名号才是。”

天枢点头附和:“既得贴合心意,又要讨个顺遂的彩头。”

龙砚指尖摩挲杯沿,顺着沈清辞的赠言轻声道:“‘唯愿君安康’,核心在‘祈安’二字,又衬杯中清芬。”

他看向三人:“不如就叫‘祈安队’?既藏了期许,又盼此行顺遂、众人平安,更显恳切,如何?”

沈清辞眸色柔和,含笑颔首:“祈愿安康,字字真切,甚好。”

苏烈一拍桌案:“这名儿暖心!就叫祈安队!”

四人齐齐举杯,杯沿相碰,清脆声响落满驿馆。

“桃花坞我熟,分阁藏在水乡烟柳处,我去查核心据点。”沈清辞收了笑意,望向龙砚,语气笃定,“你且放心,苏清与水毒翁应也在江南——他们二人擅长追踪探底、布设暗哨,行事隐秘老练,若遇险境,自有照应。”

天枢接过话头:“我精通机关,伴她同行,再加上苏清与水毒翁,探查起来更稳妥。”

她转而看向龙砚二人:“京中朝堂暗流涌动,鎏金阁暗线难防,你们也要步步谨慎。”

龙砚眸色稍缓,颔首道:“有苏清与水毒翁相助,我便放心许多。你们深入江南,遇事切勿逞强,暗线联络不可大意。”

苏烈攥紧酒杯,声音洪亮:“天枢,清辞,江南的事交给你们,京中我定守好后方!你们俩务必平安,咱们祈安队一个都不能少!”

几人饮尽杯中酒,夜色已深。

沈清辞与天枢换上布衣,暗藏兵刃信物,悄然离京。

驿馆烛火下,龙砚摩挲着素白瓷壶。

壶身残留着清淡花香,“往后岁岁,唯愿君安康”的话语,在耳畔萦绕。

他铺开江南舆图,指尖落在桃花坞,眸色深沉。

朝堂博弈刚启,江南暗战已箭在弦上。

祈安队分路而行,鎏金阁的迷雾,终要被他们亲手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