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七零娇妻,兵哥的掌心宠 > 第152章 养娃赚钱两不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苏念晚是被一阵响亮的哭声吵醒的。

她迷迷糊糊睁开眼,天刚蒙蒙亮,身旁的沈乐瑶正扯着嗓子哭得震天响,小脸憋得通红。另一边的沈安邦也被妹妹吵醒了,不过他只是皱了皱小眉头,安静地睁着眼睛,不哭不闹。

“来了来了,小祖宗诶,奶奶来了。”赵桂香轻手轻脚推门进来,手里端着两碗刚温好的羊奶,“我就知道这个点该醒了,乐瑶这丫头,比闹钟还准。”

苏念晚撑着坐起来,接过一碗羊奶:“妈,您怎么起这么早?”

“人老了,睡不踏实。”赵桂香乐呵呵地抱起沈乐瑶,熟练地喂起奶来,“再说了,这两个小祖宗不得有人伺候?你刚出月子,得多休息。”

沈乐瑶一喝到奶,立刻不哭了,咕咚咕咚喝得急切,两只小手还紧紧抱着碗边,生怕被人抢了去。

苏念晚看着好笑,转头去喂沈安邦。小家伙喝奶的样子斯文多了,小口小口地抿着,偶尔还停下来喘口气,那模样活脱脱就是个小绅士。

“这俩孩子性格差得可真大。”赵桂香看着孙子孙女,眼里满是慈爱,“安邦像他爹,沉稳;乐瑶像你,活泼。”

苏念晚正要接话,门外传来敲门声。

“念晚,醒了吗?”是沈墨琛的声音。

“醒了,进来吧。”

沈墨琛推门而入,手里拿着一封信:“你的信,农大寄来的。”

苏念晚接过信拆开,快速浏览了一遍,脸上露出喜色:“农大邀请我去做讲座,分享合作社的经验!”

赵桂香一听,立刻紧张起来:“去省城?你这刚出月子,身体吃得消吗?”

“妈,我没事了。”苏念晚笑道,“再说了,这是好事。农大可是全省最高的农业学府,能被他们邀请,说明咱们合作社真的做出名堂了。”

沈墨琛沉吟道:“什么时候去?”

“下周三,就一天,当天去当天回。”苏念晚看出他的担忧,补充道,“我保证,一定照顾好自己。”

沈墨琛这才点头:“我陪你去。”

“不用,你部队不是有事吗?”苏念晚记得他这几天要归队报到了。

“请一天假没问题。”沈墨琛语气坚定,“你一个人去省城,我不放心。”

赵桂香也连连点头:“对对对,让墨琛陪着去。两个孩子有我看着,你们放心。”

事情就这么定下了。

喂完奶,赵桂香抱着两个孩子去院里晒太阳,屋里只剩下苏念晚和沈墨琛。

苏念晚这才有机会仔细看信。农大在信中高度赞扬了她的合作社模式,称其为“农村改革的新思路”,希望她能去分享经验。

“看来咱们的合作社真的引起重视了。”她扬了扬手中的信纸,难掩兴奋。

沈墨琛看着她发亮的眼睛,唇角微扬:“是你厉害。”

“那是自然。”苏念晚也不谦虚,得意地挑眉,“不过这次去农大,我还有个想法。”

“什么想法?”

“我想和农大建立长期合作。”苏念晚眼中闪着光,“请他们派专家来指导,咱们提供实践基地。这样既能提升合作社的技术水平,也能为农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沈墨琛赞赏地点头:“这个想法很好。”

“而且,”苏念晚压低声音,“我还可以借这个机会,打听一下南岭研究所的事。”

提到南岭研究所,沈墨琛神色严肃了几分:“我托人打听过了,南岭研究所是保密单位,普通人很难接触到。”

苏念晚并不气馁:“总会有办法的。农大的教授们见多识广,说不定有人知道些什么。”

正说着,院里传来热闹的人声。苏念晚探头一看,原来是合作社的姐妹们来了。

“念晚,我们来看你和孩子啦!”大壮媳妇带头走进来,手里拎着一篮子鸡蛋。

其他人也纷纷送上礼物,有自家做的婴儿衣服,有虎头鞋,还有各种营养品。

“你们这是干什么?太破费了。”苏念晚连忙推辞。

“应该的应该的!”大壮媳妇笑道,“要不是你带着我们办合作社,咱们哪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

“就是!”另一个妇女接话,“我家那口子说了,今年光是在合作社的分红,就顶他过去两年挣的!”

“我家也是!昨天刚买了辆自行车,可把我婆婆乐坏了!”

姐妹们七嘴八舌地说着自家生活的变化,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苏念晚听着,心里暖暖的。这就是她想要看到的——带着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

“念晚,你是不知道,现在外村的人都羡慕死咱们了!”大壮媳妇压低声音,“前几天我回娘家,好几个姑娘托我打听,想嫁到咱们村来呢!”

众人都笑起来。

说笑间,苏念晚注意到王寡妇独自坐在角落,神情有些落寞。

“王姐,怎么了?”她走过去关切地问。

王寡妇勉强笑了笑:“没什么,就是...就是听说你要去农大讲课,真替你高兴。”

苏念晚立刻明白了她的心事。王寡妇的丈夫生前就是农大学生,在那场动荡中不幸去世。如今听到农大,难免触景生情。

她握住王寡妇的手:“王姐,要不你跟我一起去省城吧?正好帮我照顾孩子。”

王寡妇一愣,眼中闪过惊喜,但随即又犹豫:“这...合适吗?”

“有什么不合适的?”苏念晚笑道,“乐瑶和安邦可喜欢你了,上次你给他们做的小衣裳,穿着都不肯脱呢!”

其他姐妹也纷纷劝道:“是啊王姐,你就去吧,散散心也好。”

在大家的鼓励下,王寡妇终于点头:“那...那我就陪你去一趟。”

姐妹们又说了一会儿话,这才陆续离开。送走众人,苏念晚刚要回屋,就听见脑海里响起系统的提示音:

【叮——检测到宿主获得高等学府认可,奖励积分2000点!】

【叮——新任务发布: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任务奖励:根据合作深度发放。】

苏念晚精神一振。系统这个任务来得正是时候,与她的想法不谋而合。

接下来的几天,苏念晚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准备讲座的内容。沈墨琛则忙着归队前的各项事宜,但每天都会准时回家,帮她照顾孩子。

很快就到了去省城的日子。

一大早,沈墨琛借了村里的拖拉机,载着苏念晚和王寡妇出发了。两个孩子被赵桂香照顾得妥妥帖帖,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拖拉机轰隆隆地行驶在乡间土路上,扬起一阵尘土。苏念晚戴着草帽,望着路两旁金黄的麦田,心情格外舒畅。

“看这麦子长势多好。”她指着田里说,“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

开车的沈墨琛点头:“合作社的试验田长得更好,农科站的人都说,咱们的亩产可能要破纪录了。”

王寡妇抱着一个小包袱,显得有些紧张。她已经很多年没出过远门了,更别说是去省城。

苏念晚看出她的不安,主动找话题:“王姐,听说你丈夫当年是农大的高材生?”

提到丈夫,王寡妇眼神柔和了几分:“是啊,他是学植物保护的,成绩可好了。要不是...唉...”

她叹了口气,没再说下去。

苏念晚握住她的手:“等到了农大,咱们好好看看他曾经学习过的地方。”

王寡妇感激地点点头。

拖拉机行驶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到了省城。农大位于城西,红砖砌成的校门庄重大气,门前“省农业大学”五个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他们到的时候,校门口已经有人在等候了。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迎上来:“是苏念晚同志吧?我是农大的李教授,特地来接你们的。”

苏念晚连忙下车握手:“李教授您好,劳您久等了。”

“不久等不久等。”李教授热情地说,“我们盼你来盼了好久了!你的那套合作社管理模式,在我们农大都引起轰动了!”

寒暄几句后,李教授领着他们往校园里走。

农大校园很大,道路两旁是高大的梧桐树,树下是三三两两的学生,有的捧着书本在读,有的在激烈讨论着什么。

苏念晚看着这一切,心里感慨万千。在这个年代,能上大学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啊。

讲座安排在最大的阶梯教室。他们到的时候,教室里已经坐满了人,不仅有学生,还有很多老师教授。

苏念晚深吸一口气,走上讲台。沈墨琛和王寡妇在最后一排坐下,默默给她支持。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苏念晚开口,声音清亮,“今天我站在这里,不是以学者的身份,而是以一个普通农村妇女的身份,和大家分享我们红旗村合作社的故事...”

她从最初的想法讲起,讲到如何说服村民入股,如何制定管理制度,如何开拓市场。她讲得生动具体,不时引发现场阵阵笑声和掌声。

当讲到合作社让全村人均收入翻了三倍时,台下响起一片惊叹声。

“...所以我认为,农村要发展,光靠技术是不够的,还要有好的组织形式。”苏念晚总结道,“合作社就是一个很好的形式,它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形成规模效应,共同抵御风险,共同分享收益。”

讲座结束后,很多学生围上来提问。

“苏同志,你们是怎么解决产品质量不一致的问题的?”

“苏同志,合作社的利润如何分配才公平?”

“苏同志...”

苏念晚耐心地一一解答。她的回答既有理论高度,又接地气,让在场的教授们都频频点头。

提问环节结束后,农大的张校长亲自接见了苏念晚。

“苏念晚同志,你的讲座非常精彩!”张校长握着她的手说,“我有个想法,不知道你愿不愿意——我们农大想和你们的合作社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把它作为我们的教学实践基地。”

苏念晚心中大喜,这正是她想要的结果:“当然愿意!这是我们的荣幸!”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张校长很高兴,“我们会定期派老师和学生去你们那里调研学习,也欢迎你们常来农大交流。”

双方又聊了一些合作细节。谈话间,苏念晚状似无意地问:“张校长,我听说咱们省有个南岭研究所,也是搞农业研究的,您了解吗?”

张校长愣了一下,表情有些微妙:“南岭研究所?你问这个干什么?”

“哦,就是偶然听人提起,有些好奇。”苏念晚故作轻松地说。

张校长沉吟片刻,压低声音:“这个单位比较特殊,是保密单位,具体研究什么我们也不清楚。不过我建议你,最好不要过多打听。”

苏念晚和沈墨琛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

从校长办公室出来,李教授热情地要留他们吃饭,被苏念晚婉拒了:“家里孩子还小,得赶回去。”

李教授理解地点头,一直送他们到校门口。

回去的路上,三人都有些沉默。

最后还是王寡妇先开口:“念晚,你今天讲得真好。我要是能上大学该多好...”

她的语气中满是羡慕和遗憾。

苏念晚心中一动:“王姐,你想学习是好事。咱们合作社以后要和农大合作,机会多的是,你可以来参加培训。”

“真的吗?”王寡妇眼睛一亮,随即又黯淡下去,“我都这个年纪了...”

“活到老学到老嘛。”苏念晚鼓励她,“再说了,你丈夫是农大高材生,你也不能输给他是不是?”

这句话说到了王寡妇心坎上,她用力点头:“你说得对!我要好好学习,不能给他丢人!”

开车的沈墨琛突然开口:“那个南岭研究所,看来不简单。”

苏念晚神色凝重:“是啊,连农大校长都讳莫如深。不过我越发好奇了,它和我到底有什么关系...”

拖拉机行驶在夕阳的余晖中,将三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苏念晚望着远方,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不管南岭研究所藏着什么秘密,她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回到村里时,天已经黑了。赵桂香早就准备好了热饭热菜,两个孩子也乖乖地睡着了。

“讲座怎么样?”赵桂香关切地问。

“很成功。”苏念晚简单说了经过,但省略了南岭研究所那段。

赵桂香听后喜笑颜开:“我儿媳妇就是厉害!连大学教授都夸你!”

正说着,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大壮气喘吁吁地跑进来:“念晚,不好了!村口来了几个人,说是从南边来的,指名道姓要找你!”

苏念晚心里咯噔一下:“南边来的?”

沈墨琛立刻站起身:“我去看看。”

“我和你一起去。”苏念晚也跟着起身。

夫妻二人来到村口,果然看见几个陌生人在那里,为首的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穿着中山装,气质不凡。

那人看见苏念晚,眼睛一亮,快步走上前来:“你就是苏念晚同志吧?”

苏念晚警惕地点头:“我是,您是...”

男人激动地握住她的手:“可算找到你了!我是南岭研究所的负责人,我姓陈。你长得真像你母亲...”

苏念晚愣住了,沈墨琛也皱起了眉头。

南岭研究所?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