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快嘴李婶带来的信儿,像一块凉水湃过的石头,沉甸甸地压在王桂花心口。连着几天,她做饭都忘了放盐,纳鞋底也老是扎到手。陈满仓的话更少了,蹲在院角磨锄头,能磨上小半个时辰,那“刺啦刺啦”的声音,听得人心里发慌。

村里那些飘进耳朵里的闲话,更是像麦芒一样扎人:

“心比天高哟,也不看看自家啥锅配啥盖……”

“青山那孩子是不错,可架不住家里拖累大啊……”

就在王桂花愁得不知如何是好时,院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春燕的婶娘吴氏挎着个小篮子,笑吟吟地走了进来。

“桂花嫂子,忙着呢?”吴氏熟门熟路地自己找了个马扎坐下,把篮子往王桂花跟前推了推,“家里新做的豆酱,给你拿点尝尝。”

王桂花强打起精神招呼:“他吴婶子,你总这么客气。”

吴氏没接话茬,目光在院里扫了一圈,看到角落里闷头干活的陈满仓,又收回来看向王桂花,脸上的笑容淡了些,语气却更真诚了:“嫂子,咱们一个村住着,多少年的老邻居了,我就有啥说啥了。”

王桂花心里一紧,点了点头。

“前头那事,过去了,咱就当大风吹跑了,谁也别再惦记。”吴氏往前凑了凑,压低了些声音,“不瞒你说,为这事,春燕那丫头,背地里也抹过眼泪子。”

王桂花猛地抬起头,有些愕然。

“那孩子,性子倔,认死理。”吴氏叹了口气,“她早就觉得青山那后生好,踏实,心正。这回听说青山在县里……碰了钉子,她心里头,怕是比你们还不好受。回来就跟她爹说,‘爹,青山哥是个好的,就是……就是心气高了点,现在该踏实了。’”

吴氏看着王桂花动容的神色,继续说道:“我大哥那人,你们知道,三棍子打不出个屁来,可心里跟明镜似的。他跟我说,‘陈家是厚道人家,青山那孩子,经了这一遭,往后错不了。咱不图别的,就图个知根知底,孩子本分。’”

她拉住王桂花的手,轻轻拍了拍:“嫂子,我今天来,就是我大哥和春燕的意思。要是你们还觉得春燕这丫头能入眼,咱们就把这事定下来。定了亲,外头那些七嘴八舌的也就消停了,对秀荷丫头往后说婆家也好,是不是?”

这番话,像一阵温润的春雨,滴滴答答落在王桂花干涸焦灼的心田上。她反手握住吴氏的手,眼泪差点掉下来,嘴唇哆嗦着,半天才说出一句:“他吴婶……你们……你们不嫌弃……”

“哎呦,这说的啥话!”吴氏嗔怪道,“是咱们家春燕,就认准你们家这个‘火坑’了!”

一直沉默的陈满仓,不知何时也走了过来,他对着吴氏,郑重地点了点头:“他吴婶,费心了。等青山回来,我跟他说。”

月底,青山休假回来。吃过晚饭,陈满仓没像往常一样出去纳凉,对青山说:“跟我去地里转转。”

父子俩一前一后走在田埂上。月亮已经升起来了,清辉洒在已经长到小腿高的玉米苗上,泛着朦胧的光。四下里只有虫鸣和父子俩的脚步声。

“李家那事,过去了。”陈满仓开口,声音在夜色里显得格外沉稳,“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没啥不对。但走路,得看着脚下的路实不实。”

青山低着头,嗯了一声。

陈满仓停下脚步,看着眼前这片承载着一家人希望的玉米地:“春燕那丫头,前前后后的心思,你都清楚。咱家这光景,她也清楚。这是个能跟着你啃窝头、咽野菜,也不带哼一声的。你心里那道坎,不是人家姑娘给你设的,是你自个儿没想明白。”

他转过身,看着儿子在月光下显得轮廓分明的脸:“娶媳妇,不是看那花衣裳多鲜亮,是看那身板能不能扛事,看那心思能不能跟你往一处想。我替你定了春燕,不光是为你,也是为这个家,为你妹子秀荷。你挡在前面,秀荷就不好说人家,这个理,你懂不懂?”

青山抬起头,望着远处黑黢黢的村庄轮廓,脑海里闪过赵春燕利落地劈柴、地里麻利干活、还有听说他被拒后那复杂难言的眼神……那些曾经被他忽略的、朴素的画面,此刻变得无比清晰。和李翠儿那点基于新鲜感和外貌的好感相比,这份沉静而坚韧的情意,显得那么厚重。

他深吸了一口带着泥土和青草气息的空气,胸中的郁结仿佛一下子散开了。

“爹,”他的声音清晰而平静,“我懂了。春燕……她很好。是儿子之前……糊涂了。”

亲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快嘴李婶再次上门,这次是红光满面,嗓门都比往常亮了几分:“哎呦呦,天定的缘分,跑都跑不掉!我就说青山和春燕是顶顶般配的一对儿!”

村里的风声,一夜之间就变了。

“瞧瞧,我说什么来着!青山和春燕,那就是老牛认准了的路——踏实!”

“赵家姑娘多旺家啊!瞧那身板,那力气,娶进门顶半个儿子用!”

“这下可好了,王桂花能睡个安稳觉喽,秀荷丫头也到时候了……”

青山回到县城,心里像卸下了一块大石头,又像装上了一个秤砣。 卸下的是那份不切实际的念想和焦躁,装上的是沉甸甸的责任和对未来的明确期盼。他在酒楼里干活,眼神更专注,手脚更麻利。

而王桂花,也终于能挺直腰板,在媒人再次上门打听秀荷时,脸上带着真正的舒心笑容,回应道:“是啊,她哥哥的事定了,我们秀荷也大了,是该相看相看了。不求别的,就跟她哥似的,找个本分踏实的人家就好。”

夜幕降临,陈家小院里,油灯依旧亮着。陈满仓在院子里漱口,王桂花在缝衣裳,青文在读书,秀荷在灯下看着那双绣花鞋面出神。风从开着的院门吹进来,带着夏夜特有的草木香气,温柔地拂过每个人的脸庞。日子,仿佛从一段逼仄的小路,又重新走上了一条虽然平凡却踏实安稳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