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放学的路,仿佛比去时短了些。

青文跟在陈满仓身后,心里还在回味着学堂里的一切。

周秀才严肃的面容,同窗们的读书声,以及今天学的一切。

快到家时,远远就看见王氏站在院门口朝着他们回来的方向张望。

见到父子俩的身影,她脸上露出了安心的笑,朝院里喊了一声:“回来了!”

这一声,像是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让整个小院活络了起来。

青文迈入院门,首先闻到的是从灶房飘出的、比平日更浓郁些的饭菜香气。

只见大姐陈秀荷端着一盆水从灶房出来,对他们笑了笑:

“爹,你和青文洗洗手,准备吃饭了。”

秀兰则在堂屋里,手脚麻利地擦拭着那张旧木桌,嘴里还小声哼着不知名的乡间小调,见到青文,调皮地冲他眨了眨眼。

水是温的,洗去了路上的尘土,也仿佛洗去了一些学堂里的拘谨。

今日的晚饭比平时丰盛,除了杂粮饼子和稀粥,还有一碟炒白菜,油光比平日明显。

桌子中间还摆着一小碗金灿灿的炒鸡蛋。

“青文,多吃点,看你瘦的。”

王氏边说边夹了一大块鸡蛋放到青文碗里,然后又给陈满仓和青山各夹了一筷子。

陈青山拿着一个杂粮饼子大口咬着,就着炒白菜,吃得喷香。

他咽下口里的食物,冲着青文挤挤眼,含糊不清地问:

“咋样,小弟?那周老头……呃,周先生,凶不凶?有没有打你手板?”

他语气里带着惯有的戏谑和几分好奇。

青文摇摇头,小口喝着粥:“先生是挺严的,没打我。只有不好好学的,先生才打手板。”

“啊?你们学堂有人被打手板吗?”秀兰停下筷子,好奇地看过来。

“嗯,”青文有点不好意思,“有两个课业没好好完成的,被先生打了手板。”

一直沉默吃饭的陈满仓,把自己碗里一块炒鸡蛋夹到了青文饼子上。

这个无声的动作,让青文心里微微一暖。

这时,陈青山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放下饼子,清了清嗓子,脸上带着点故作随意的表情,对父母说道:

“爹,娘,后个儿我想去县里一趟。”

饭桌上的气氛微妙地凝滞了一下。

王氏看了看丈夫的脸色,柔声道:“去县里?做啥?”

“听说‘醉仙楼’后厨在招学徒工,”青山的声音提高了一些,带着一股跃跃欲试的劲头。

“我想去试试!在酒楼学手艺,将来好歹是门营生!”

陈满仓夹菜的手顿住了,他放下筷子,脸色沉了下来。刚才轻松气氛瞬间消失无踪。

他哼了一声,声音像是从喉咙里挤出来的:

“哼,营生?伺候人的营生!若是你肯下你弟弟一半的功夫在书本上,何至于此!”

陈青山的脸一下子涨红了,梗着脖子反驳:

“爹,人各有志嘛!我看见书本就头疼,我就喜欢琢磨吃的!”

“青文聪明,好好读书以后光耀门楣,我能把饭做好,让咱家吃得好点,不也一样?”

“你……你还有理了!”陈满仓似乎动了气,声音也沉了下去。

“人家是招杂工干活的,凭啥教你本事?”

“他爹……”王氏在桌下轻轻碰了碰丈夫,脸上写满了为难和担忧。

秀荷和秀兰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小心翼翼地吃着饭,生怕战火蔓延。

青文看着父亲紧锁的眉头和大哥倔强的眼神,心里有些发紧。

他鼓起勇气,小声开口道:“爹……大哥做的菜,是挺好吃的,比娘做的还好。”

这话引得一旁的陈秀兰忍不住“噗嗤”笑出了声,又赶紧捂住嘴。

陈满仓瞪了青文一眼,却没再继续训斥,只是叹了口气,重新拿起筷子,闷声道:

“吃饭!”

算是暂时终止了这场争执。

这顿晚饭的后半段,就在一种略显沉闷的气氛中结束了。

青文看着大哥扒完最后一口饭,闷声不响地起身去了院里,他知道,这场风波,还远远没有结束。

饭后,青文被陈满仓叫到一旁,考较他今日所学。

青文将《三字经》开篇流利地背出,并解释了周秀才讲解的大意。

陈满仓识字不多,但基本的还是懂的,听着儿子清脆的童音和解释,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缓和。

“嗯,还行。莫要骄傲。”

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袋,递给青文,“省着点用。”

青文接过,入手微沉,打开一看,是几支用旧布包着的毛笔和一块黑色的墨锭。

虽然是最普通的货色,但对这个家来说,已是难得的“奢侈品”。

“谢谢爹!”青文心里暖暖的,紧紧攥住了那个小布袋。

陈满仓摆摆手,没再说什么,起身去院里检查农具了。

陈青文正准备回自己屋再好好看看,王氏的声音从灶房传来:

“青文,别磨蹭了,回屋趁亮再看会儿书!天黑了点灯费油!”

“哎,知道了娘!”

他在自己屋里那张简陋的小木桌前坐下,刚准备练练字,就听见院子里传来奶奶赵氏熟悉的声音。

“满仓家的,在屋没?”

赵氏挎着个小篮子,脚步利落地走进了院子。

王氏闻声赶紧从灶房出来,在围裙上擦着手:“娘,您咋这时候过来了?快屋里坐。”

“不了不了,就几句话。”

赵氏摆摆手,目光在院子里扫了一圈,先是看到了正在劈柴的青山,脸上笑开了花。

“哎哟,我大孙子真能干!比你爹利索!”

说着就从篮子里摸出一块枣糕,塞到青山手里,“快尝尝,奶奶刚蒸的,还热乎着。”

青山咧嘴一笑,也不客气,接过来就咬了一大口:“谢谢奶奶!真甜!”

赵氏又看向堂屋门口。秀荷和秀兰也喊了声“奶奶”。

赵氏点点头,从篮子里又拿出两个小一点的枣糕,递给她们:“丫头们也尝尝。”

最后目光才落到青文这边的窗户上,招了招手:“青文呢?出来,奶奶也给你一个。”

青文放下笔,走出屋。

赵氏从篮子里拿出一个和秀荷、秀兰一样大小的枣糕递给他,随口问道:“今儿个上学堂咋样?”

“先生有点严,其他都挺好。”青文接过枣糕,老实回答。

“严点好,严师出高徒嘛。你大伯以前读书,先生也严。”

“行了,你们吃着,我先回了。”她脸上露出更真切的笑意,“青林媳妇儿最近身子乏,得补补。”

说完,便挎着篮子,脚步匆匆地出了院门,朝着祖宅方向去了。

天色彻底暗了下来。陈青文躺床上想着周夫子明天要讲的内容,渐渐睡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