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网游动漫 > 赔率之外 > 第228章 很难对付的角色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和球迷们互动了十几分钟,爸爸看了看天色,对大家说:“谢谢大家支持赵磊,今天太晚了,孩子们也该休息了,咱们下次比赛再见。”在球迷们的欢呼声中,三个人终于走到了停车场。爸爸打开车门,赵磊坐进后座,把奖杯小心翼翼地放在腿上,生怕磕碰到。妈妈坐在他身边,从布包里拿出一个保温桶,打开盖子,一股浓郁的鸡汤香味立刻弥漫开来。“这是我早上五点炖的乌鸡汤,放了枸杞和山药,补补身子。”妈妈盛了一碗汤,递到他手里,“快喝点,刚比完赛,胃里空。”

温热的鸡汤滑过喉咙,暖得他整个胸腔都舒服起来。他想起高中时打省赛,决赛那天他发烧到38度,妈妈就是这样,在赛场外的台阶上守了三个小时,给他炖了鸡汤。比赛结束后他输了球,趴在妈妈怀里哭,妈妈没说一句安慰的话,只是喂他喝鸡汤,说:“没关系,身体好了,下次再赢回来。”也就是从那天起,他下定决心,一定要站在最高的赛场上,让妈妈为他骄傲。

车子缓缓驶离体育馆,赵磊靠在车窗上,看着窗外的夜景。滨江路的霓虹灯闪烁,倒映在江面上,像一条彩色的丝带。他抬头望向天上的月亮,比比赛时在球员通道看到的更亮了,银辉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他想起了三个月前的那个夜晚,也是这样的月光,他在训练馆里加练到凌晨,膝盖的旧伤突然发作,疼得他直冒冷汗,连站起来都困难。他坐在地板上,看着空荡荡的球场,第一次有了放弃的念头。

那天他回到家,以为爸妈已经睡了,没想到客厅的灯还亮着,妈妈坐在沙发上织毛衣,爸爸在旁边擦他的篮球鞋。看到他一瘸一拐地走进来,爸妈立刻围了上来,妈妈摸了摸他的膝盖,眼泪就掉了下来:“是不是又疼了?跟你说过别加练那么晚,你就是不听。”爸爸没说话,转身去厨房端了盆热水,蹲在他面前,帮他泡脚,“爸知道你想赢,但身体是本钱。当年我在汽修厂,要是不注意保护腰,现在早就干不动了。”

那天晚上,妈妈给他的膝盖贴了膏药,爸爸坐在他身边,给他讲自己年轻时的故事。爸爸以前是个搬运工,为了多赚点钱,一次搬了超出自己能力的货物,闪了腰,躺了半个月。“人这一辈子,就像打篮球,不能只靠一股冲劲,得懂得保护自己,才能打满全场。”爸爸的话很朴实,却点醒了他。从那以后,他不再盲目加练,而是按照队医的要求,每天做康复训练,膝盖的旧伤也渐渐好了起来。

车子驶进小区,停在楼下。赵磊抱着奖杯,和爸妈一起走进电梯。电梯里的邻居看到他,立刻笑着打招呼:“赵磊回来啦?今天比赛打得真精彩!”“谢谢张阿姨。”赵磊笑着回应。这个老旧的小区,他住了二十多年,从小学到职业球员,邻居们看着他长大,看着他从一个抱着篮球到处跑的小屁孩,变成了赛场上的mVp。每次比赛结束,总有邻居给他送吃的,有张阿姨做的红烧肉,李叔叔买的水果,还有王奶奶织的围巾。

打开家门,一股熟悉的饭菜香味扑面而来。餐桌上摆满了他爱吃的菜,有红烧排骨、可乐鸡翅、清蒸鱼,还有他最爱的拍黄瓜,都是妈妈下午特意做的。“快洗手吃饭,菜都热过两次了。”妈妈推着他去洗手,爸爸则小心翼翼地把奖杯放在客厅的展示柜里,那是专门为他准备的位置,里面还放着他从小到大获得的奖状和奖杯,从小学的“最佳小球员”到职业联赛的总冠军戒指,满满一柜子,都是他成长的痕迹。

吃饭的时候,爸爸难得地开了一瓶白酒,给自己倒了一杯,也给赵磊倒了一杯果汁。“儿子,爸敬你一杯。”爸爸举起酒杯,眼里满是骄傲,“以前你妈总担心你打篮球没出路,现在她放心了,我也放心了。”妈妈在旁边嗔怪道:“就你话多,快让儿子吃饭,菜都凉了。”说着,夹了一块最大的排骨放进赵磊碗里。

赵磊吃着碗里的排骨,味道和小时候一模一样。妈妈做的红烧排骨,总是炖得很软烂,入口即化,汤汁用来拌米饭,他能吃两大碗。以前他练球回来,总是饿得前胸贴后背,妈妈就会做一大锅红烧排骨,看着他狼吞虎咽的样子,脸上满是笑意。有一次他问妈妈,为什么总能把排骨做得这么好吃,妈妈说:“因为里面放了‘爱’这个调料啊。”

吃完饭,赵磊主动收拾碗筷,妈妈想帮忙,被他拦住了:“妈,你歇着,我来。”他走进厨房,看着熟悉的灶台,想起小时候总在厨房门口看妈妈做饭,妈妈一边炒菜,一边教他做人的道理:“做人就像炒青菜,要火候刚好,不能太急,也不能太懒。”现在想来,打篮球也是一样,既要拼尽全力,也要懂得把握节奏,不能急于求成。

洗完碗,他回到客厅,爸爸正坐在沙发上看今天比赛的重播,看到他投进压哨三分的画面,立刻激动地指给他看:“儿子你看,这个球太漂亮了!对方防守球员都没反应过来!”妈妈则坐在旁边织毛衣,毛衣的颜色是滨江队的主场白色,领口绣着一个小小的篮球图案。“这是给你织的毛衣,冬天训练的时候穿,暖和。”妈妈抬起头,笑着说,“尺寸是按照你最新的身高体重织的,队医说你最近长了两斤肌肉,我特意放宽了点。”

赵磊走过去,坐在妈妈身边,拿起毛衣摸了摸,毛线柔软又厚实,是妈妈托人从老家带来的纯羊毛线。他想起去年冬天,妈妈给他织的围巾,他戴着去比赛,被球迷拍了下来,还上了热搜,标题是“赵磊的暖心围巾”。从那以后,妈妈每次织毛衣、围巾,都会绣上篮球图案,说是“给儿子带来好运”。

“对了,教练今天给我打电话了。”赵磊突然想起赛前李指导给他打的电话,“教练说,下周一要开始集训,准备下一场比赛,对手是卫冕冠军,不好打。”李指导是他的伯乐,三年前他还是个替补球员,没人看好他,只有李指导坚持把他放进首发阵容,每天陪他加练到深夜,帮他分析比赛录像,纠正他的投篮姿势。有一次他因为失误导致球队输球,被球迷骂得很惨,李指导把他叫到办公室,给了他一杯热茶,说:“篮球是五个人的运动,赢了一起狂,输了一起扛。你的价值,不是靠一场比赛定义的。”

“教练是个好教练,你要好好听他的话。”爸爸关掉电视,认真地说,“别因为拿了mVp就骄傲,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你看那些老球员,哪个不是稳扎稳打,才打了十几年球。”爸爸虽然不懂篮球战术,却比谁都清楚“骄兵必败”的道理,每次他取得一点成绩,爸爸总会提醒他保持平常心。

“我知道,爸。”赵磊点了点头,他想起上个赛季夺冠后,他有些飘飘然,训练时不够认真,结果在季前赛中表现失常,球队输了球。李指导没有骂他,只是带他去了体校的训练馆,那里有一群十几岁的小球员,正在冒着高温训练,每个人都汗流浃背,却没人叫苦。“你以前也是这样过来的。”李指导指着那些小球员,“他们眼里的光,和你当年一模一样。别让荣誉遮住了眼睛,忘记了自己为什么开始。”从那以后,他再也不敢骄傲,每天的训练都比别人早到一个小时,晚走一个小时。

晚上十点,赵磊回到自己的房间。房间里的布置很简单,一张床,一个书桌,还有一个大大的衣柜,里面挂满了他的球衣。书桌上放着一张合影,是他和爸妈、教练还有队友们的合影,那是上个赛季夺冠后拍的,每个人都笑得很开心。他坐在书桌前,打开电脑,开始看下一场对手的比赛录像。对手的核心球员是个外援,身高两米一,力量十足,投篮精准,是个很难对付的角色。

看了一会儿录像,他起身走到窗边,打开窗户。夜晚的凉风吹进来,带着小区里桂花树的香味。他抬头望向天上的月亮,和比赛结束时看到的一样明亮。他想起比赛中,爸妈的欢呼声格外响亮,教练的呐喊声一直回荡在耳边,队友们一次次为他挡拆,为他传球,那些画面像电影一样在他脑海里闪过。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身后有无数人的支持,有无数的爱与期望。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笔记本,那是他从高中开始记的训练日记,里面记录着他每天的训练内容、比赛心得,还有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他翻开最新的一页,写道:“新赛季开门红,感谢爸妈,感谢教练,感谢队友,感谢球迷。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我会继续努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写完,他合上笔记本,放在书桌最显眼的位置。

这时,妈妈端着一杯热牛奶走进来,放在他的书桌上:“别太晚了,喝杯牛奶早点休息。”“妈,你也早点睡。”赵磊看着妈妈的眼睛,认真地说,“妈,谢谢你和爸这么多年的支持,没有你们,就没有今天的我。”妈妈摸了摸他的头,笑着说:“傻孩子,你是我们的骄傲。不管你能不能拿到冠军,你都是我们最爱的儿子。”

妈妈走后,赵磊喝了一口热牛奶,温暖的液体滑过喉咙,让他的心里充满了力量。他走到衣柜前,拿出下一场比赛要穿的球衣,仔细地叠好,放在床头。球衣上的11号字样格外醒目,这是他从小学就开始用的号码,因为爸爸的生日是11号,他希望能带着爸爸的祝福,在赛场上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