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天幕的悬念如同拉满的弓弦,让整个天下的心神都为之紧绷。当那熟悉的光幕再次铺陈天际,显现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当世十大智囊(终)」的字样时,万籁俱寂,唯有无数道目光聚焦于上。

---

一、 第二位: “隐麟” 司马徽

光幕之上,并未直接出现人影,而是先显现出一片云雾缭绕的山林,一间简陋的草庐,以及庐外棋盘上看似杂乱、实则暗藏玄机的落子。随后,一位布衣草鞋,容貌清古,眼神温润仿佛能容纳世间所有智慧的老者虚影,才缓缓凝聚。

“位列次席者,水镜先生,‘隐麟’司马徽。”天幕之音带着一种超然物外的平和,“其智如渊如海,深不可测。平生不仕,隐于山林,却洞察天下大势,明辨英才俊杰。一句‘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道破天机,为乱世指明了方向。其智,不在于一时一地的权谋机变,而在于‘识’与‘育’,在于对时代气运与人才脉络的精准把握。诸葛亮、庞统、徐庶等皆与其有渊源,堪称天下英才之师表。然,其智过于超然,只愿为旁观者与引路人,不愿亲身入局沾染因果,故虽智慧通天,却未能直接作用于天下格局之塑造,屈居第二。”

荆襄之地,某处无名山谷。

一位正在溪边垂钓的老者,看着天幕中自己的形象,只是微微一笑,继续专注于水面的浮漂,仿佛那天下第二智囊的名号,还不如水中游鱼来得有趣。“显也罢,隐也罢,皆是虚名。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他喃喃自语,气度恬淡冲和,与世无争。

天下人则是一片哗然与敬佩。原来这世间,竟有如此超脱的智者,虽不直接出手,却以其慧眼塑造了时代的走向!“水镜先生”,此名号自此更加深入人心,成为智慧与超然的象征。

---

二、 第一位: “谋圣” 张良

光幕景象最终定格。一位身着素衣,容貌俊雅如处子,眼神清澈而深邃,仿佛蕴藏着星辰轮转、沧海桑田的身影,悠然浮现。背景是变幻的云气、推演的八卦,以及那决定天下归属的垓下战场与未央宫阙。

“位列首席者,汉留侯,‘谋圣’张良,张子房。”天幕之音带着至高无上的推崇,仿佛在宣读一个不容置疑的传说,“其智已入化境,近乎于道。博浪沙椎击始皇,是少年热血;圯上受书黄石公,得授天书;辅佐刘邦,屡献奇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联合诸侯共击项羽,奠定大汉四百年基业。其谋略,宏大处可定鼎天下,精微处可化解危机,进退有度,功成身退,得以善终。其智,在于‘道’与‘术’的完美结合,‘进’与‘退’的精准把握。既能以奇谋争胜于乱世,又能以淡泊保全于治世,将智慧运用至出神入化之境,堪称谋士之极致,智者之楷模。故,位列智囊榜魁首,当之无愧!”

青城山(或某处道家福地)。

(同理,张良可作为传说或存在于特定时间线。)

一位正在云台对弈,仙风道骨的中年文士,执子的手微微一顿。他看着天幕中那被尊为“谋圣”的自己,眼中闪过一丝追忆,随即化为一片澄澈。他并未因这天下第一的名头而有丝毫得意,反而轻轻摇头,似在感慨天机之显,又似在回味那波澜壮阔的一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子房,不如也。”他低声自嘲,最终将那枚棋子,落在了棋盘之外,寓意着超脱。

---

三、 余音绕梁,智慧之思

随着张良形象的缓缓消散,整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智囊榜完全公布完毕。从第十的黄蓉到第一的张良,十位智者,十种风采,十样人生。

天幕之音最后总结道:

“智非独力,需与德配,与势合,与运随。诸葛之忠,荀彧之正,张良之退,司马徽之隐,皆为其智不可或缺之部分。智可谋国,亦可谋身;可定天下,亦可乱乾坤。望天下人,不仅慕其智,更当思其德,鉴其行。”

光芒彻底散去,天空恢复澄澈。

但整个综武世界,却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关于“智慧”本身的大思考、大讨论之中。

---

四、 榜单之外的波澜

· 慕容复的沉默: 姑苏皇宫内,慕容复久久不语。他最终未能上榜。这对他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他自认韬略不凡,志在复国,却连前十都未能进入。是韬光养晦未被识破?还是在天幕眼中,他的智谋确实不及榜上之人?无论是哪种,都让他心中郁结,对天幕产生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忌惮与…不服。

· 伯颜的审视: 北元军中,伯颜看着榜单,目光锐利。他同样未在榜上,但他并不在意个人虚名。他更在意的是,这榜单揭示了对手阵营中可能存在的智力资源(如黄蓉),以及那些隐世的、可能被任何一方争取的智者(如司马徽)。未来的战争,需要更缜密的谋划。

· 江湖的反思: 江湖儿女们,第一次如此系统性地认识到智慧的力量可以达到何等高度。张良的“谋圣”之名,更是将“智者”的地位推向了神坛。许多年轻一辈开始不再仅仅痴迷于武功招式,转而也开始阅读兵书战策,思考策略谋划。

· 庙堂的震动: 各国朝堂之上,对这榜单的重视程度远超江湖。皇帝重臣们都在研究榜单上的人物(或其精神传承),思考如何招揽、防范,或从他们的生平智慧中汲取治国理政的养分。

智囊榜的公布,如同一颗投入历史长河的巨石,其激起的涟漪将深远地影响这个时代的走向。它重新定义了力量的含义,为这个血与火的江湖,注入了一股清冷而强大的理性之光。一个不仅比拼武力,更较量智慧的时代,已然降临。

---

(第135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