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就在综武世界被“逆命”狂潮搅得人心浮动、各方势力蠢蠢欲动之际,天幕再次如期而至。然而,这一次显现的标题,却与之前的武功、遗憾、情仇截然不同,带着一种古朴而恢弘的气息——

「文明之光:从燧石到星火的漫长征途」

这个标题让许多习惯了打打杀杀的江湖人感到一阵茫然。

“文明?燧石?星火?这是何意?”

“莫非是天幕要讲上古神话?”

“与武功无关吗?唉,我还指望它指点如何弥补遗憾呢…”

尽管有些失望,但天幕的权威已然建立,无人敢轻视。在无数道或好奇、或困惑、或期待的目光中,天幕之音响起,其语调平和而悠远,仿佛在讲述一个跨越万年的古老故事。

“前番所述,多为一人一派之兴衰,一朝一代之遗憾。然,支撑这一切,承载这一切,乃至超越这一切的,乃是更为宏大、更为根本之物——文明。”天幕开场,便将视角拉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光幕上,景象变幻,不再是刀光剑影,而是展现了原始人类在雷电引发的森林大火后,发现并小心翼翼地保存火种的场景。

“文明之初,源于一团微弱的火种。”天幕之音娓娓道来,“先祖茹毛饮血,与野兽无异。直至掌握‘火’,方得光明,驱散黑暗与严寒;方得熟食,强健体魄,拓展生存之域。此乃‘燧石取火’之伟力,非是绝世神功,却惠及万民,奠定文明之基。”

画面接着展示了人类从打磨粗糙的石器,到冶炼青铜,再到锻造铁器的过程;从结绳记事,到创造文字,到书写于竹简、纸张之上。

“而后,乃有‘工具’之创造。由石器至铜铁,非独为杀戮之兵,更为耕作之犁,建造之斧,开辟田园城郭,使人得以定居,聚而为部落、国家。”

“再有‘文字’之诞生。它将经验、知识、思想凝于符号,跨越时空传递。使后人可站在前人之肩上看世界,使智慧得以累积,文明得以传承不绝。”

这些画面,对于习惯了高来高去、追求个人武力巅峰的江湖人而言,是陌生而新奇的。他们看着那些原始人类笨拙地敲打石块,看着那些先民在泥板上刻画符号,最初只觉得粗陋。但随着天幕的讲述,一种莫名的震撼感开始在一些有识之士心中滋生。

黄药师看着那文字演变的画面,眼神微动,他精通奇门遁甲、医卜星相,深知知识传承的重要性,此刻更觉文字之伟力,远超一般武学秘籍。

天幕继续推进,展示了都江堰的水利工程、赵州桥的巧妙结构、以及《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典籍中记载的农耕、纺织、制瓷等技术。

“文明之进程,亦是‘技术’之演进。观此水利,可驯服江河,沃野千里;观此桥梁,可跨越天堑,连通四方;观此农桑纺织,可丰衣足食,养育万民。此间所蕴‘格物致知’之理,其价值,不逊于任何一门绝世神功。”

这番言论,在江湖中引起了更大的波澜!

“什么?这些奇技淫巧,竟能与神功绝学相提并论?”

“荒谬!没有高深内力,造桥修渠又有何用?”

“不然,若无粮食衣物,高手也要饿死冻毙,天幕此言,似有深意…”

争论开始出现,尤其是那些出身底层的江湖人,对此感受更深。他们知道,没有稳定的生产,所谓的江湖,不过是无根之萍。

接着,天幕画面一转,出现了古希腊的几何学、阿拉伯的数学、以及一些基础的物理现象演示(如杠杆、浮力)。

“更有‘数理’之探索,揭示天地运行之规律。此乃文明之筋骨,支撑起一切技术之创造。其本身,亦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一种理解世界、改造世界的‘道’。”

最后,光幕上出现了活字印刷的场景,无数书籍被批量印制出来;出现了罗盘指引着航船劈波斩浪;出现了简易的望远镜指向星空。

“及至‘印刷’使知识广为传播,‘航海’使世界相连,‘观测’使目光投向宇宙深空……这一点点星火,汇聚成文明的光辉,照亮了人类前行的道路。”

天幕之音在此变得深沉而富有感染力:

“回望此路,非是一蹴而就。其间有蒙昧,有挫折,有传承,有突破。无数先贤智者,耗尽心血,方将这点滴星火,传递至今。”

“诸位身处江湖,习武强身,快意恩仇,固然是一种活法。然,须知支撑诸位得以如此生活的粮食、衣物、城池、乃至手中兵刃,身上银钱,皆源于此文明进程之积淀。”

“武道,是探索人体潜能之‘道’;而文明之路,是探索世界、改善群体生存之‘道’。二者并非对立,或可相辅相成。”

“若武道能汲取文明智慧之滋养,是否可另辟蹊径?若文明能得武道强者之守护,是否可更加璀璨?”

这番总结,如同暮鼓晨钟,敲响在无数江湖人的心头。尤其是最后那句“相辅相成”,让许多人陷入了沉思。

天幕缓缓消散,留下了一片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加复杂的寂静。

这一次,没有激烈的争论,没有个人的悲喜,有的是一种宏大的、关乎生存本质的思考。许多原本执着于“逆天改命”、弥补个人遗憾的人,在这条横亘万年的“文明之路”面前,忽然觉得自己的执念,似乎渺小了许多。

如黄药师、无崖子、张三丰等顶尖人物,对此展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们从这“文明之光”中,看到了武学之外,另一个浩瀚无垠的知识领域,或许能对他们的武道产生新的启发。

慕容复、左冷禅等人,则开始思考如何利用这些“文明”的力量,比如更好的兵器锻造、更有效的信息传递(类似印刷),来增强自身势力的实力。

普通江湖人和百姓,则更直观地感受到了那些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技术”的重要性,对“奇技淫巧”的偏见有所松动。

如张无忌,看着那为了集体生存而努力的文明进程,心中因个人遗憾而产生的郁结,似乎也开阔了些许。

苏哲在公寓里,看着后台那虽然总量依旧庞大,但性质开始从“偏执”向“思考”、“好奇”转化的意念能量,微微点了点头。

“看来,这剂‘清心散’,下得还算是对症。”

他成功地将江湖的注意力,从对过去的无尽追悔,部分转移到了对更宏大、更具建设性未来的思考上。文明的星火,已悄然播下。

---

第五十九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