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撰鼎记 > 第21章 铁流东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山海关,天下第一雄关,如同巨龙盘踞在山海之间。当朱由检的龙纛出现在关下时,关门洞开,以兵部尚书衔督师蓟辽的卢象升率领麾下将领,早已顶盔贯甲,恭候在道旁。

“臣,卢象升,恭迎陛下圣驾!万岁,万岁,万万岁!”卢象升声如洪钟,甲胄在身,仅是躬身行礼。他身后的天雄军将士,虽然人数不及京营,但个个眼神锐利,浑身散发着百战余生的彪悍之气,与京营的严整雄壮相得益彰。

朱由检亲自下马,扶起卢象升:“卢爱卿辛苦了!关宁防线,赖卿维系,方有今日我军东出之机!”

“此乃臣分内之事!”卢象升起身,目光扫过朱由检身后那支装备精良、士气高昂的京营大军,眼中不禁闪过一丝惊叹。他久在边关,对军队战力极为敏感,眼前这支京营,与他印象中京师的老爷兵已是天壤之别。

当夜,山海关总兵府内,灯火通明。朱由检主持了第一次高级军事会议。

参会者除了皇帝亲信的曹文诏、周遇吉等京营将领,还有卢象升及其麾下主要将领,以及从大凌河城快马赶来的京营总督张之极的代表副将王聘。

巨大的辽东沙盘被抬了上来,山川河流,城池要塞,一目了然。

卢象升首先发言,语气沉稳:“陛下,据最新塘报,皇太极自去岁败退后,收缩兵力于辽沈一线,重点加强了广宁、西平堡、辽河套等地的防御。同时,他大量征发辽民,加固沈阳、辽阳城防,并命令蒙古诸部,特别是科尔沁,加大了对我们侧翼的骚扰。其意图很明显,是希望利用辽河沼泽地带和坚固城防,消耗我军锐气,待我师老兵疲,再寻机反击。”

曹文诏冷哼一声:“奴酋倒是打得好算盘!我大军新锐,火器犀利,正欲寻其主力决战!岂能容他凭险固守?陛下,臣愿率本部骑兵为前锋,强渡辽河,直捣黄龙!”

周遇吉也跃跃欲试:“陛下,我京营火炮充足,正好用以拔除奴军堡垒。只要突破辽河防线,辽沈平原一马平川,正利于我大军展开。”

张之极的代表王聘则补充道:“张总督已在大凌河完成集结,九万大军随时可沿大小凌河东进,威胁广宁后方,牵制奴军辽西兵力。”

朱由检静静听着,手指在沙盘上辽河一线缓缓移动。他并非一味冒进的君主,数年的隐忍和准备,让他对战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诸位将军求战心切,朕心甚慰。”朱由检开口道,“然,皇太极非易与之辈,辽河防线经营多年,必有重兵把守。强攻,纵然能下,伤亡必巨。”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将:“朕意,此番东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以一城一池得失为要,而以歼灭奴军有生力量为目标。”

他指向沙盘:“主力出关后,卢爱卿率天雄军及部分京营精锐为左路,沿辽西走廊北线,清扫外围,威慑蒙古,护卫主力侧翼。朕自率京营主力为中军,张之极部为右路,三路并进,相互策应。利用我军火器及车营优势,沿路修筑临时壁垒,逐步压缩奴军活动空间。”

“至于辽河,”朱由检的手指重点敲了敲几个渡口,“广宁、西平堡等处,敌重兵云集,暂不硬碰。曹文诏,你率骑兵游弋,寻找奴军防御薄弱之处,或伴攻诱敌,或穿插迂回。朕要让皇太极摸不清我军主攻方向,疲于奔命!”

“此外,登州黄龙、毛承禄部,务必加大在辽南的攻势,做出直扑辽阳的姿态。孙传庭的秦宣大军,更要像一把刀子,狠狠扎进科尔沁草原,断其羽翼,乱其后方!”

“朕要的,不是一场冒险的胜利,而是一场彻底的、碾压式的胜利!要让建奴,再无翻身之力!”

朱由检的战略清晰而稳健,充分发挥明军兵力、火力和后勤优势,避免孤军深入,强调各战线配合,意在稳中求胜。这番布置,让卢象升等老成持重的将领暗暗点头,皇帝确实成长了。

会议结束,诸将领命而去。

翌日,休整一日的明军主力,浩浩荡荡开出山海关。卢象升左路军率先北上,旌旗招展,马蹄声碎。朱由检的中军主力紧随其后,队伍绵延数十里,辎重车辆一眼望不到头。关宁百姓夹道观望,看到如此雄壮的王师,不少人激动得热泪盈眶,纷纷将准备好的粮食、鸡蛋塞到士兵手中。

几乎在同一时间,大凌河城的张之极部也开始向东压迫,旌旗向东,兵锋直指广宁。关宁铁骑作为前锋,已开始与清军的游骑发生小规模接触交锋。

东江镇方向,黄龙、毛承禄率领登州新军自金州海出发对周边区域进行扫荡攻击,与留守的清军展开激战,炮声震天,硝烟弥漫了整个辽东半岛南端。

而在遥远的漠南草原,孙传庭的十万步骑,如同风暴一般卷过初春的草场。他们以秦军重步兵为核心,宣大骑兵为两翼,对零星抵抗的蒙古部落进行了毁灭性打击,兵锋所向,直指科尔沁腹地。蒙古诸部震恐,求援的信使像雪片一样飞向盛京。

大明帝国的战争机器,已经全面开动。三路大军,如同三支巨大的铁钳,从西、南、北三个方向,缓缓合拢,目标直指满洲政权的心脏——辽沈。皇太极在盛京皇宫中,面对着来自各个方向的告急文书,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意识到,朱由检这次,是倾国而来,不死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