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剑狱符途 > 第102章 (上)昆明晋宁寻多细胞集群,开发商强推基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2章 (上)昆明晋宁寻多细胞集群,开发商强推基坑

云南昆明晋宁的初秋,埃迪卡拉纪多细胞集群遗址的平地刚收割完玉米,6.3亿年前的粉砂质页岩在秋风中泛着浅灰色,将多细胞生物的早期集群痕迹藏进“页岩水平层理”的细微印痕里。林晚站在“集群2号暴露区”的临时围挡旁,聚灵玉佩贴在掌心,传来一阵比沾益真核化石更连贯的灵气——没有单细胞的精致,却带着“群体协作”特有的韵律感,像是远古多细胞生物第一次集群生活时,留在页岩里的活动印记,数亿年未散。

“根据沾益真核生物的‘结构升级’线索和埃迪卡拉纪勘探报告,2号暴露区的‘埃迪卡拉纪早期页岩’中,藏着‘多细胞生物集群印痕’。”顾倾城展开一张塑封的《晋宁页岩集群分布图》,指尖在页岩的“浅灰色水平层”处点了点,“这些印痕包括‘辐射对称体’和‘叶状体’两种形态,最大的叶状体印痕长达15厘米,细胞分化的痕迹清晰可见——这是证明真核生物从‘单细胞’向‘多细胞集群’过渡的关键证据。2023年普查时,曾在页岩边缘找到过3厘米的碎片,但完整集群藏在页岩的‘毫米级连续层理’中——粉砂质页岩遇外力易分层剥落,且一家‘地产开发商’盯上了这片地,想推平建住宅,昨天已经用推土机在暴露区北侧推了片基坑,20米长的页岩层理被掀翻,至少5处集群印痕被压碎,再推下去,完整集群会随渣土运走,连印痕轮廓都留不下。”

埃迪卡拉纪考古队的晏教授,穿着耐磨工装,手里拿着一块多细胞印痕复制品(石膏翻模),神色急切:“开发商的项目负责人叫‘老建’,说这片地‘已拿规划证,考古得让路’,根本不听我们解释——昨天推土机推过的地方,页岩碎块里还能看到模糊的叶状体边缘,现在他们还在调大型挖掘机,计划今天下午就推平整个暴露区!”

晏教授指着基坑旁的页岩碎块:“你看这些带印痕的碎片,离完整集群区只有8米。老建说‘多细胞印痕不如房子值钱’,却不知道这些痕迹是‘复杂生命的第一次集群尝试’——一旦被推平,地球上最早的多细胞协作证据就没了,比任何楼盘都珍贵!”

林晚走进暴露区,指尖轻轻触碰页岩的水平层理,聚灵玉佩突然发烫,左眼泛起淡橙色光晕。她清晰感应到层理间,多细胞集群的灵气像一片连贯的“薄纱”,沿水平方向延伸,而北侧的挖掘机已经启动,铲斗正对着集群区的边缘——再落下,就会掀翻完整层理,让集群印痕彻底碎裂。

“绝不能让他们推平暴露区!”林晚转身对众人说,“顾倾城,你立刻联系省文物局和自然资源厅,出示集群印痕的勘探报告,申请紧急停工令;晏教授,你帮我准备‘页岩加固膜’——用水溶性树脂调配的喷雾,能粘合约束页岩层理,防止剥落;我留在暴露区,用聚灵玉佩定位集群的核心范围,一旦挖掘机靠近,就用灵气暂时吸附页岩,拖延施工进度。”

顾倾城立刻拿着资料去拨打电话,秋风里的声音带着焦灼;晏教授则从考古车的储物箱里搬出加固膜,分给队员们对暴露区页岩进行喷洒。林晚走到集群区中心,掌心贴着页岩,聚灵玉佩的“韵律感”灵气越来越清晰,她能“看到”集群的分布:辐射对称体与叶状体交错排列,形成一片约50平方米的“远古生物群落”,像一幅刻在页岩上的“多细胞生活图”。

没过多久,省文物局的工作人员带着停工令赶到,当场叫停了施工。老建看着页岩上清晰的集群印痕,又看了看停工文件,终于沉默:“没想到这破石头上还藏着‘这么老的生物痕迹’,我这就安排撤设备,绝不再动这里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