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铁血亮剑:我的红警强国路 > 第136章 联合指挥部,确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龙焱旅内部紧锣密鼓的生产狂潮和战备动员,如同不断蓄力的拳头,力量感十足,但要将这力量精准、协同地砸向太原,还需要一个能够统一调度所有参战力量的大脑和神经中枢。随着“惊雷”计划的最终确定和各部队备战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成立一个具备高度权威、能够有效协调龙焱旅、八路军独立团以及晋绥军358团三方力量的联合指挥机构,便成为了迫在眉睫的关键一步。

地点选在了位于龙焱旅清风寨基地与独立团杨村驻地之间的一处相对隐蔽、却又交通便利的山谷。这里原本是一个废弃的地主庄园,经过龙焱旅工程部队连日来的紧急扩建和加固,已然焕然一新。高高的天线架设起来,密布的电话线、电报线如同蛛网般延伸到各个方向,一队队神色肃穆、装备精良的龙焱旅士兵在外围构筑了严密的警戒线,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临战前特有的紧张与肃杀。

这一天,天色微明,薄雾尚未完全散去,各方代表便已陆续抵达。

首先到来的是李云龙,他带着副团长邢志国和几名精干的参谋,骑着马,风风火火地闯进了指挥部大院。人还没下马,他那标志性的大嗓门就已经响了起来:“哈哈,林老弟!你这地方整得不错嘛,比老子的团部阔气多了!”他跳下马,环顾四周,看着那些他叫不出名字但明显透着“高级”气息的通讯设备和进进出出、纪律严明的龙焱旅官兵,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但更多的是一种即将并肩大战的兴奋。

紧接着,楚云飞也到了。他与方立功参谋以及几名358团的骨干军官,乘坐着吉普车,在龙焱旅引导车的带领下,沉稳地驶入。楚云飞依旧是一身笔挺的晋绥军将官服,一丝不苟,他下车后,先是与迎上来的林峰、李云龙互相敬礼、寒暄,目光则迅速而锐利地扫过整个指挥部院落,尤其是在那些通讯设备和悬挂着的巨大作战地图上停留了片刻,眼神中流露出凝重与赞叹。

林峰作为东道主和此次战役的发起者与核心力量代表,自然是早已在此等候。他身边站着周卫国、以及龙焱旅参谋部的几名主要成员。众人相见,气氛看似融洽,却也能隐隐感觉到三方之间那微妙的不同与潜在的考量。八路军、晋绥军、以及林峰这支突然崛起、装备精良到令人瞠目、却又打着八路军旗号的“龙焱旅”,三方合作,绝非简单的1+1+1。

简单的接待过后,所有人被引到了指挥部核心的作战室。这是一个宽敞的大厅,原本的地主堂屋被完全打通,墙壁上挂满了巨幅的太原城及周边军事地图,其中最为醒目的,自然是那幅根据“玄雀”情报不断补充修正的《太原城防详图》。大厅中央,则是一个巨大的沙盘,太原城的每一处城墙、街道、主要建筑、日军工事、兵力符号都清晰可见,比林峰旅部那个更加精细。沙盘周围,摆放着多部电话、电台,几名通讯兵严阵以待。

没有过多的客套,会议直接进入正题。

林峰站在沙盘的主位,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开门见山:“李团长,楚团长,方参谋,还有各位同僚。今日请大家来,目的只有一个:确立太原战役联合指挥部,统一号令,协调行动,确保‘惊雷’计划顺利实施,以最小代价,最快速度,光复太原!”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我提议,”林峰继续道,“由我,林峰,担任此次太原战役的总指挥,全权负责战役总体筹划、兵力调度和最终决断。”

此言一出,作战室内安静了一瞬。这个提议在情理之中,毕竟龙焱旅是此战绝对的主力,装备、兵力、情报都占据主导地位。但毕竟涉及到三方联合,指挥权的归属异常敏感。

李云龙几乎没怎么犹豫,嘬了口旱烟,大大咧咧地说:“我没意见!林老弟的本事,咱老李服气!平安县城那一仗就打得很痛快嘛!总指挥你来当,最合适不过!” 他对林峰的能力和“仗义”已经深信不疑,只要能打鬼子,打胜仗,他李云龙不在乎听谁的。

楚云飞沉吟了片刻,他与林峰私交不错,也钦佩其能力和格局,但毕竟分属不同系统。他看了一眼方立功,方立功微微点头。楚云飞这才抬起头,看向林峰,语气郑重:“林旅长战功卓着,谋略深远,麾下兵精粮足,更有……鬼神莫测之技(他意指那些超常规的装备)。由林旅长出任总指挥,云飞认为,确是当前最佳选择,能最大限度发挥我方合力。我358团,愿听从林总指挥调遣!” 他这番话,既表明了态度,也点出了服从的前提是“当前”和“发挥合力”,保留了必要的立场。

林峰点了点头,对李云龙和楚云飞的支持表示感谢。他接着宣布:

“任命,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为联合指挥部副总指挥,主要负责北路攻击集群的指挥作战,并协助总指挥协调所有参战八路军部队。”

“任命,晋绥军358团团长,楚云飞,为联合指挥部副总指挥,主要负责西路攻击集群及对外围可能增援之敌的阻击指挥,并协助总指挥协调所有参战晋绥军部队。”

“任命,龙焱特别作战旅参谋长,周卫国,为联合指挥部参谋长,负责战役计划的细化、情报汇总分析、通讯联络及各部队间的具体协同事宜。”

这一安排,充分考虑了三方的地位和实际任务,李云龙和楚云飞作为副总指挥,拥有相当的自主权,负责独当一面,同时又处于联合指挥部的统一框架之下。周卫国担任参谋长,则确保了龙焱旅的核心指挥体系能够高效贯彻到整个联军。

李云龙和楚云飞对此安排均无异议。

指挥架构确立,接下来的会议便进入了更加实质性的阶段。周卫国走到巨幅地图前,手持教鞭,开始详细阐述经过进一步细化的“惊雷”计划。

“根据最新情报,日军太原守备司令官吉野贞藏中佐,已判断我部可能有所行动,正在加紧调整城防部署。但其主要防御重心,似乎更倾向于判断我军会从北面或西面山区渗透发起主攻,对于东面相对开阔的地形,其虽未放松警惕,但预备队的配置明显偏向北城。”

周卫国的教鞭在地图上划过:“这正是我们的机会。‘惊雷’计划的核心,在于‘虚实结合,中心开花’……”

他详细讲解了东门主攻集群的装甲突击流程、V3火箭火力准备的波次与目标优先级、空中支援的时机与区域;明确了北路李云龙部如何由佯攻转为真正的主攻的判定条件和时机;规定了西路楚云飞部进行牵制性攻击的强度,以及转为助攻的条件和信号。同时,他也将已方掌握的、关于日军弹药库、油库、指挥所等关键目标的“部分”情报(经过处理的版本),再次向李云龙和楚云飞进行了通报和确认,明确了这些关键点在战役中的价值。

“……最后,关于我部特种分队‘中心开花’的行动,”周卫国看向众人,“为绝对保密,具体空降时间、地点和目标,将由总指挥直接掌握,在战役发起后的关键时刻启动。届时,可能需要北、西两路部队在特定区域加大攻击力度,以策应我特种分队行动,请两位副总指挥予以配合。”

“没问题!老子保证把动静闹得足够大!”李云龙拍着胸脯。

“358团定当全力配合。”楚云飞也沉稳应答。

会议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对计划的每一个环节,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以及通讯联络、后勤补给、伤员救治等细节都进行了反复推敲和明确。

当最后一项议题讨论完毕,林峰站起身,环视全场,语气沉凝而充满力量:

“诸位,联合指挥部今日正式成立!‘惊雷’计划,即为此次战役的最高行动准则!此战,关乎晋西北全局,关乎华夏抗日之士气!我辈军人,守土抗敌,责无旁贷!”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陡然拔高,如同出鞘的利剑:

“自即日起,各部严格按计划完成最后准备!联合指挥部将行使最高指挥权,统一号令!望诸位精诚团结,奋勇杀敌!”

“我命令!太原战役,进入最后倒计时!”

“是!总指挥!”李云龙、楚云飞(由方立功代表)、周卫国以及在场所有军官,全体起立,肃然应诺。

声音在作战室内回荡,坚定而有力。

这一刻,代表着八路军、晋绥军以及龙焱旅三方力量的联合指挥部,在这间略显简陋却意义非凡的作战室内,正式确立并开始运转。一股强大的战争意志被凝聚起来,如同张开的满弓,蓄势待发。所有的目光,所有的力量,都投向了沙盘上那座被红色标记覆盖的城市——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