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皇子大婚的喜庆余温尚未散去,京城另一桩潜在的风月之事,已悄然拉开了序幕。

王允之自那日宫中婚宴惊鸿一瞥后,乔山慧那清丽脱俗、沉静作画的身影便在他心中挥之不去。

他并非孟浪之人,作为国子监祭酒之子,自有其风骨与章法。

他的追求,如同他这个人一般,温和、文雅,却又不失坚定。

这日,他特意寻了个由头,拜访乔山谦,名义上是与乔山谦探讨近日朝中关于漕运改制的一篇策论。

书房内,与乔山谦相谈甚欢后,王允之状似无意地提起:“听闻府上大小姐丹青妙笔,尤擅工笔花鸟,不知允之是否有幸能鉴赏一二?”

乔山谦何等敏锐,立刻察觉出这位好友醉翁之意不在酒。

他心中微动,王允之家世清白,人品端方,与自家门第也算相当,若是……

他面上不显,笑着捋须道:“允之兄过誉了。大妹不过是闲来无事,胡乱涂鸦罢了。正巧她前日刚完成一幅《秋菊图》,若允之兄不嫌弃,可随我去花厅一观。”

两人来到花厅,乔山慧恰好在整理画具。

见到兄长与陌生男子同来,她微微一怔,随即落落大方地行礼。

“大妹,这位是国子监王祭酒家的公子,王允之。”乔山谦介绍道,“允之兄听闻你擅画,特来欣赏你的《秋菊图》。”

乔山慧目光与王允之接触,见他眼神清正,带着欣赏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便知此人并非寻常登徒子。

她微微颔首:“王公子。”

声音清越,如同玉石相击。

王允之连忙回礼:“冒昧打扰乔小姐了。”

他的目光落在展开的《秋菊图》上,眼中顿时露出惊艳之色。

画中秋菊形态各异,勾勒精细,设色淡雅,更难得的是有一股傲然霜枝的气韵透纸而出。

“好画!”他由衷赞道,“乔小姐笔力精湛,气韵生动,将这秋菊的风骨刻画得入木三分,允之佩服!”

乔山慧见他点评切中要害,并非泛泛之谈,心中对他倒是生出了两分好感,浅笑道:“王公子过奖,不过是闲暇消遣之作。”

“非是过奖,”王允之神情认真,“画如其人,可见乔小姐心性高洁,灵秀内蕴。”

乔山谦在一旁看着两人一来一往,心中暗笑,便寻了个借口先行离开,留下空间。

王允之趁机与乔山慧攀谈起来,从绘画技巧谈到诗词歌赋,又从古籍鉴赏聊到京城风物。

他学识渊博,谈吐风趣,且极有分寸,始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既不显唐突,又能引动话题。

乔山慧起初还带着几分客套与疏离,但见他言辞恳切,见解独到,倒也渐渐放松下来,偶尔也会发表自己的看法。

她发现,与王允之交谈是件颇为愉快的事情,他总能理解她话语中的深意,并能提出更深入的见解。

不知不觉,竟聊了半个多时辰。

直到侍女前来添茶,乔山慧才惊觉时间流逝。

王允之也适时起身,彬彬有礼地告辞:“今日与乔小姐一席谈,受益匪浅。允之叨扰已久,这便告辞了。”

乔山慧起身相送:“王公子慢走。”

送至花厅门口,王允之忽然停下脚步,从袖中取出一个细长的锦盒,双手奉上:“初次拜访,小小礼物,不成敬意,还望乔小姐笑纳。”

乔山慧微微一愣,并未立刻去接。

王允之忙解释道:“并非贵重之物,只是一支上好的紫毫笔,觉得或许合乔小姐用笔的习惯。”

他的态度诚恳,理由也恰当。

乔山慧沉吟片刻,终究没有拒绝,示意身旁的侍女青黛接过:“多谢王公子。”

王允之见她收下,眼中闪过一抹喜色,再次行礼后,方才转身离去,步伐明显轻快了许多。

待他走后,乔山慧打开锦盒,里面果然是一支品相极佳的紫毫笔,笔杆温润,一看便知是精心挑选的。

她拿起笔,指尖感受着那细腻的触感,脑海中浮现出王允之方才谈笑风生的模样,唇角不自觉地微微弯起一个几不可察的弧度。

这王公子,倒是个有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