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猎秦 > 第268章 攻心为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义军联军统帅府。

“已经两天了。”

项羽的声音打破了沉默,“蒙毅营地没有丝毫异动,我们的细作传回的消息都说秦军军纪严明,毫无混乱之象。”

韩信从帐外快步走入,向众人行礼后道:“我刚收到最新情报,蒙毅不仅按兵不动,还反向追踪我们的细作。我们派去的三批人手,有两批已经失去联系。”

刘邦手中的茶杯微微一颤:“蒙毅果然老辣。看来咸阳政变的消息,反而让他更加警惕了。”

赵戈转身面对众人:“这正是蒙毅的高明之处。他深知军心不稳乃兵家大忌,所以宁可暂时按兵不动,也要先稳住内部。”

项羽猛地一拍案几:“那又如何?明日就总攻,难道因为蒙毅按兵不动,我们就要退缩吗?”

“项将军息怒。”

赵戈平静地说,“我不是说要退缩,而是认为应该改变策略。”

“什么策略?”

赵戈走到地图前,手指划过秦军大营的位置:“蒙毅能够封锁咸阳政变的消息,是因为这个消息太过笼统,与普通士兵没有切身关系。但如果我们换个方式...”

韩信眼冒精光:“赵将军的意思是,制造与秦军将士切身相关的谣言?”

“正是。”

赵戈点头,“我们可以散布消息,说赵高在咸阳大肆清洗,不仅杀害朝中大臣,连在外将领的家眷也受到牵连。”

刘邦立刻领会了其中的关键:“妙啊!蒙毅可以封锁政变消息,但无法阻止将士们担心自己的家人。这种担忧会像瘟疫一样在军中蔓延。”

范增抚须沉吟:“此计确实狠辣。但如何让秦军将士相信这些消息?”

韩信接话:“我们可以伪造一些‘家书’,通过特殊渠道送入秦军大营。内容就写某位将领的家眷被赵高迫害,请求救援等等。”

项羽听后兴奋起来:“好!就这么办!立刻去准备!”

赵戈补充道:“不过要注意,消息不能一次性放出,要像滴水穿石般慢慢渗透。今天传某将军的父亲被下狱,明天说某校尉的家宅被抄...让恐慌在不知不觉中蔓延。”

计议已定,众人各自准备。走出统帅府时,刘邦特意放缓脚步,与赵戈并行。

“赵王此计,恐怕不只是为了击败蒙毅吧?”刘邦意味深长地说。

赵戈面色不变:“沛公何出此言?”

刘邦轻笑:“制造这种谣言,需要极其了解咸阳官员和秦军将领的家世背景。赵王在咸阳的布局,看来比我们想象的都要深啊。”

赵戈心中警铃大作,知道刘邦这是在试探他,表面上却淡然回应:“都是为了抗秦大业,沛公多虑了。”

回到张楚军营,赵戈立即召来陈胥和韩信。

“刘邦已经开始怀疑我们在咸阳的布局了。”赵戈将刚才的对话告知二人。

韩信沉思道:“这也不全是坏事。让刘邦知道我们在咸阳有势力,反而能让他有所顾忌。”

陈胥却担忧地说:“但若让他们知道我们的人扎根太深,恐怕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赵戈点头:“所以我们要把握好分寸。传令咸阳的人,让他暂时停止活动,等巨鹿战事结束后再说。”

“那伪造家书的事...”韩信问。

“继续准备,但要更加小心。”赵戈道

“选择那些确实与赵高有过节的将领作为目标,这样更容易取信于人。”

接下来的两天,联军暗中展开了这场特殊的心理战。

第一天,秦军左军校尉收到一封“家书”,信中说他父亲因得罪赵高而被下狱。这位校尉素来与赵高不和,这封信很快在军中引起议论。

第二天,前锋营中流传着一个消息:赵高正在清查与蒙毅关系密切的官员,许多人的家眷都受到监视。

第三天,也就是原定总攻的前夜,一则更惊人的消息在秦军中传开:赵高已经拟定了清洗名单,所有在外将领的家眷都被软禁在咸阳,作为人质。

这些消息真真假假,相互印证,渐渐动摇了秦军的军心。

蒙毅很快察觉到了异常。这夜,他召集心腹将领,面色凝重。

“最近营中流传的谣言,诸位想必都听说了。”

蒙毅环视众人,“这些都是叛军的诡计,意在动摇我军军心。”

苏角愤然道:“将军,这些谣言着实可恶!特别是关于家眷被软禁的消息,已经让不少将士心生疑虑。”

一名偏将小心翼翼地问:“将军,咸阳那边...真的没事吗?我收到家中来信,说最近咸阳确实在抓人...”

蒙毅心中一震,但面上依然平静:“赵相国确实在整顿朝纲,但针对的是不轨之徒,绝不会牵连无辜。诸位不必多虑。”

会议结束后,蒙毅独自在帐中沉思。他比谁都清楚,赵高确实有可能做出这种事。

为了完全掌控朝政,那个宦官什么都干得出来。

“报!”

亲兵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抓获一名叛军细作,身上搜出多封伪造的家书。”

蒙毅精神一振:“带进来!”

细作被押进大帐,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虽然衣衫褴褛,眼神却异常坚定。

“说!谁派你来的?”蒙毅厉声问道。

细作昂首道:“要杀便杀,何必多问!”

蒙毅冷笑:“你以为死了就能保全幕后主使?告诉我实话,或许还能留你全尸。”

细作忽然笑了:“蒙将军,您就不好奇,为什么我们会对咸阳官员的家世如此了解吗?”

蒙毅心中一凛,这正是他最大的疑虑。伪造家书不难,难的是对秦军将领家庭情况的详细了解。

细作继续道:“因为咸阳城中,希望赵高倒台的大有人在。我们不过是在...借力打力。”

蒙毅猛地站起身:“你的意思是...”

“将军聪明人,何必明知故问?”

细作意味深长地说,“有些人,宁愿与义军合作,也不愿再看赵高祸乱朝纲。”

蒙毅沉默了。

他意识到,这场战争已经不再单纯是军事较量,而是演变成了大秦内部矛盾的爆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