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猎秦 > 第228章 风云再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先生果然不是寻常隐士。”赵戈叹道。

张良走到地图前:“乱世之中,知己知彼方能生存。赵王以为呢?”

“先生说得是。”

赵戈直视张良,“但戈有一事不解。先生既然有如此实力,为何还要待价而沽?”

张良轻笑:“赵王以为我是在待价而沽?”

他手指划过地图上的各个势力:“项羽勇武,但暴虐;刘邦隐忍,但多疑;赵王你...有仁心,但不够果断。你们都是池中金鳞,但谁才是真正的真龙,还未可知。”

赵戈心中震动。张良对他们的了解,远比他想象的更深。

“那先生要如何才肯出山?”

张良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指向地图上的咸阳:“暴秦将倾,但真正的乱世才刚刚开始。赵王可知道,为何我要在这里等待?”

赵戈顺着他的手指看去,忽然明白了什么:“先生是在等一个时机。”

“不错。”

张良点头,“我在等一个能够结束乱世,而不是延续乱世的人。”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骚动。亲卫急声来报:“赵王,张耳带人往这边来了!”

张良微微一笑:“看来今天的客人不止赵王一位。请随我来。”

他转动书架上的一个机关,另一扇暗门悄然打开。赵戈跟随张良走入密道,心中对这位神秘谋士的评价又高了几分。

当张耳带人闯入地下室时,里面早已空无一人,只有油灯还在桌上静静燃烧。

“我们来晚了一步。”张耳看着墙上尚未收起的地图,脸色难看。

此时,赵戈已经跟随张良从另一处出口来到沂水边。夜色中,河水静静流淌,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今日之事,还望赵王保密。”张良道。

赵戈郑重承诺:“戈必守口如瓶。只是...先生究竟在等什么?”

张良望着东方的夜空:“我在等一颗真正为民的帝王之心。”

这句话犹如重锤,敲在赵戈心上。

他知道,张良的考验才刚刚开始。这场关于天下归属的博弈,也因为这位谋士的存在,变得更加复杂难测。

赵戈回到住处,亲卫送来急报:项羽已经开始调兵遣将,开春大战一触即发。

下邳城的晨雾尚未散去,赵戈已整装待发。

亲卫呈上的军报像握在手中荆棘——项羽五万大军自乌江和雍丘开拔,兵分两路,直指大泽乡和荥阳。

这是一记狠辣的双锋剑,意在夹击张楚,分而歼之。

“立即回定陶。”

赵戈将帛书收入怀中,声音沉稳,但眼中忧色却泄露了他内心的震动。

张良不知何时已站在驿馆门外,青衣在晨风中微微飘动:“赵王这便要走了?”

赵戈苦笑:“军情紧急,不得不走。先生也看到了,项羽来势汹汹。”

“兵者,诡道也。”

张良缓步走近,“项羽此计,必是范增所谋。南北夹击,意在迫使赵王分兵。”

赵戈心中一动:“先生有何指教?”

张良却转移了话题:“赵王可知,为何阴阳家的符号会出现在我的密室中?”

这正是赵戈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历史上张良以黄老之术闻名,与阴阳家似乎并无瓜葛。

“还请先生明示。”

“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张良目光深邃

“用兵之道,亦是如此。项羽如烈火,刘邦似柔水,赵王你...好比厚土。火能克金,水能克火,土能蓄水。”

他随手在尘土上画出一个五行相生相克的图案:“范增此计,看似高明,实则犯了兵家大忌。”

赵戈凝神细看,忽然醒悟:“先生是说,项羽两路出兵,看似势大,实则自分其力?”

“正是。”

张良点头,“乌江距大泽乡八百里,距荥阳更远。两地同时用兵,补给线过长。若有一路被破,另一路必溃。”

赵戈茅塞顿开,对着张良深深一揖:“听先生一席话,胜读十年兵书。”

张良淡然道:“赵王过奖。不过...”

他话锋一转:“赵王此去,不妨先稳守荥阳,放弃大泽乡。”

“什么?”

赵戈震惊,“大泽乡是起义发源地,岂能轻弃?”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张良意味深长地说,“项羽料定赵王必救大泽乡,若赵王反其道而行,集中兵力于荥阳,必能打他个措手不及。”

赵戈陷入沉思。张良的提议确实大胆,但细想之下又不无道理。

“那刘邦那边...”

“赵王不是已经与沛公结盟了吗?”张良微笑,“何不请他出兵救援大泽乡?”

赵戈恍然大悟。这是借刀杀人之计,既保全了大泽乡,又消耗了刘邦的实力。

“先生大才!”赵戈由衷赞叹。

张良却已转身离去,声音随风飘来:“记住,真正的危机不在项羽,而在咸阳。”

带着张良的指点,赵戈快马加鞭赶回定陶。一路上,他反复思量着张良最后那句话的含义。

咸阳...赵高...章邯...王离...

这些名字在他脑海中盘旋,逐渐串联成一条清晰的线索。

五日后,定陶郡守府内,紧急军议召开。

“项羽兵分两路,来者不善啊。”

吴广独臂按在地图上,眉头紧锁。

韩信已暗中回到定陶,参与商议,他冷静分析:“大泽乡方向约两万人,由项羽亲自指挥;荥阳方向三万人,由项庄率领。”

英布怒道:“项庄这手下败将,也敢再来挑衅!”

赵戈环视众将:“诸位以为该如何应对?”

众将议论纷纷,大多主张分兵救援两地。唯有韩信沉默不语。

“韩将军有何高见?”赵戈点名问道。

韩信起身:“末将以为,当集中兵力,死守荥阳。”

厅中一片哗然。老将吕臣激动道:“大泽乡是起义圣地,岂能轻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