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猎秦 > 第141章 沛公扬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留县郊野,战鼓声歇,硝烟未散。

一场不算大规模激烈的战斗刚刚结束。刘季拄着剑,喘着粗气,看着眼前尸横遍地的战场,脸上却没什么喜色。

“他娘的…这景驹和秦嘉,还真有点硬骨头…”

他啐出一口带血的唾沫。麾下原本只有四千多人,加上赵戈派来的两千精锐骑兵,总共不过七千余众。

景驹和秦嘉拥立“张楚王”后,招揽了不少对陈郡不满的散兵游勇,兵力足有一万三四千,且据城而守。

按常理,这该是一场兵力悬殊的攻坚苦战。

结果却出乎许多人意料。刘季军虽奔波劳累,却在萧何的精心调度,樊哙、周勃、曹参等人的拼死冲杀下,与守军打得难解难分,甚至数次险些攻破城门。

“沛公,此战虽未竟全功,然已大涨我军威风!”

萧何走上前来,虽然袍袖沾染尘土,神色冷静,

“景驹伪王,名不正言不顺,我军有陈郡吴王檄文在手,大义在我。攻城时,可见守军中有不少人面露犹豫,士气并不坚决。加之樊哙将军勇猛,率先登城,斩将夺旗,极大震慑了敌军。”

樊哙在一旁嘿嘿直笑,抹了把脸上的血污:“那厮不禁打!俺一嗓子就吓软了他!”

刘季点了点头,萧何的分析总是一针见血。他拍了拍樊哙的肩膀:

“好兄弟!都是好样的!”

他又看向萧何,“军师,接下来该如何?继续强攻留县?”

萧何略一沉吟,摇了摇头:“强攻伤亡必大,得不偿失。今日一战,已挫敌锐气。依我之见,景驹秦嘉经此一败,必然胆寒。他们僭越称王,如今被正牌张楚讨伐,人心离散,必不敢久留。我等可稍作休整,佯装围城,其部很可能弃城而逃。”

“逃?往哪逃?”刘季问。

“定陶方向。”

萧何目光微凝,“如今项梁大军正在定陶周边,局势混乱。景驹秦嘉或想投靠项梁,或想趁乱觅地苟存。我等可放其出逃,然后…”

萧何嘴角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然后我军便可放缓步伐,尾随其后,沿途收拢其溃兵,招抚因战乱流离的青壮。以‘奉假王令,讨伐伪逆,安定地方’之名,正大光明地扩充实力。待其与定陶方向的秦军或楚军碰得头破血流,我等再伺机而动,岂不更好?”

刘季听得眼睛发亮,一拍大腿:“妙啊!军师此计大妙!既省了死磕的力气,又能捞实惠!就这么办!”

果如萧何所料,当夜,景驹与秦嘉便率残部,悄然打开留县另一侧城门,丢弃大量辎重,仓皇向西北定陶方向逃窜。

刘季得知消息,也不急于追赶,只派小股骑兵远远缀着,大军则开出留县,打着沛公“奉令讨逆”的旗号,沿途收容溃兵,开仓放粮,招募壮丁。

萧何亲自负责登记造册,编排行伍,展现出了卓越的内政才能。

沛公军的人数,滚雪球似的迅速壮大,等他们慢悠悠地追出百余里地,兵力已悄然增至近两万之众,声势远超从前。

---

就在刘季“追剿”一路壮大的同时,遥远的赵地,却发生了一场惊天巨变。

邯郸,赵王宫。

赵王武臣志得意满地饮着美酒,欣赏着歌舞。自摆脱张耳、陈馀掣肘,自立为王以来,他自觉大权在握,好不快活。

然而他并未察觉,危机已悄然降临。

部将李良,此前奉命率兵巡略常山郡归来,于城外偶遇武臣姐姐的车驾。其姐醉酒,未按礼节还礼,仅让侍从打发李良。李良素来自矜功高,在部属面前受此折辱,勃然大怒。

又恰在此时,他收到一封神秘的咸阳来信,信中许以高官厚禄,劝其反正。

屈辱与诱惑交织,加之早已对武臣的刚愎自用心怀不满,李良恶向胆边生,竟率亲信部众突袭王宫!

变起仓促,武臣毫无防备,顷刻间便被乱刀砍死宫中。李良随即宣布掌控邯郸,并欲尽诛武臣余党。

张耳、陈馀二人因之前被武臣排挤,手中兵力大多被调离,幸得部下拼死报信,才侥幸逃脱李良的追杀,仓皇逃出邯郸。

两人身边仅剩千余亲信,面对李良掌控的大部赵军,根本无力抗衡。

“天亡我也!”

陈馀捶胸顿足,又惊又怒。 张耳相对冷静,但面色也极其难看:

“李良逆贼!竟行此弑主之事!如今邯郸已不可回,我等该当如何?”

两人就像丧家之犬,带着残兵败将一路向南逃窜。而恰在此时,他们听到了一个消息:沛公刘季正率军“追剿”伪王景驹,大军已进入赵地边缘。

“刘季?”张耳眼中闪过些许希望,

“此人素有声名,听闻其仗义豪爽,广纳贤才。我等或可前去投奔,借其兵力,以图复仇!”

陈馀虽觉寄人篱下有些屈辱,但眼下走投无路,也只得同意。

刘季军大营外,张耳陈馀二人自缚请罪,哭诉李良弑主之暴行,恳请沛公出兵相助,为赵王复仇,平定赵乱。

刘季看着这两位昔日赵国的名士重臣如此狼狈,心中不免唏嘘,也有些意动。

萧何在一旁低声道:“沛公,此乃天赐良机。张耳陈馀,名满天下,虽暂时落魄,其影响力犹在。助其平定赵乱,既可彰显沛公仁义,播威名于天下,或可借此掌控赵地。”

刘季闻言,立刻换上一副悲愤感慨的表情,亲自为二人解绑:“二位先生受苦了!李良逆贼,人神共愤!我刘季虽力薄,也愿助二位一臂之力,讨逆复仇,还赵地一个公道!”

于是,刘季暂时放下“追剿”景驹的任务,整合兵力,以“助赵讨逆”之名,挥师北上,直逼李良控制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