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猎秦 > 第134章 圯桥遇子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返回陈郡的路途,比来时轻松许多。

赵戈骑在马上,回顾此次沛县之行,虽带了点恶趣味,但总体上达到了战略预期:暂时稳住了刘邦这潜力股,用一份人情和联姻将其初步绑定在自己的战车上,至少短期内,沛县方向无需过多担忧。

“将军,前方即将进入下邳地界。”

周显在一旁提醒道。

赵戈收敛思绪,点了点头。

下邳,这地方似乎有些耳熟…他正思索间,忽见前方路旁有一座略显残破的石桥,桥边似乎聚拢了一些人,隐隐有争执之声传来。

“去看看。”

赵戈勒住马缰,示意队伍放缓速度。

走近些,才看清是一群市井无赖模样的青年,正围着一个身着素色儒袍,头戴进贤冠的文士推搡,口中不干不净地骂着:

“哪来的穷酸儒生,敢挡爷们的路?瞧你这细皮嫩肉的样,踹你一脚怕是要哭半天吧?哈哈哈!”

被围在中间的文士,约莫二十七八年纪,面容清癯,身形略显单薄,但眉宇间却有一股沉静之气,面对众人的羞辱推搡,他并不还手,只是微微蹙眉,试图理论几句,却被哄笑声淹没。

赵戈本不欲多管闲事,乱世之中,此等景象随处可见。

目光扫过文士的脸,心中忽然一动。此人气度不凡,临乱而不惊,似乎并非寻常书生。

就在一无赖嬉笑着伸手要去扯那文士头冠的瞬间,赵戈开口了:“住手。”

声音不大,却是久居上位的威严和军旅杀伐之气。

那伙无赖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回头看见赵戈这一行衣甲鲜明,刀弓俱全的骑兵,气焰顿时矮了半截。

“哪…哪来的军爷?我等…我等只是与他玩笑…”为首的无赖结结巴巴地道。

赵戈懒得理会他们,目光直接看向那文士:“这位先生,没事吧?”

文士整理了一下被扯歪的衣冠,对着赵戈从容一揖,语气平静无波:

“多谢将军出言解围,在下无碍。”

只是这么简单的一个动作,一句话,那份沉稳如山,温润如玉的气质便展露无遗。

赵戈心中那种熟悉感越来越强。下邳…圯桥…青年文士…遭市井之徒欺辱而不动声色…

一个名字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张良,张子房!

赵戈强压住心中的激动,翻身下马,走到张良面前,郑重还了一礼:

“路见不平,份内之事。看先生非常人,何以在此受小人之气?”

张良微微一笑,笑容云淡风轻,仿佛刚才被羞辱的不是自己:“世事纷扰,偶经此地,些许误会罢了。倒是将军气度不凡,不知如何称呼?”

“在下赵戈。”

赵戈报上姓名,仔细观察着张良的反应。

果然,张良讶异,随即笑道:“原来是近日声名鹊起,大破秦军于大梁,又与假王共掌张楚的赵王。失敬失敬。”

他竟然知道自己的名号!

赵戈心中更笃定了几分。这张良,果然时刻关注着天下大势。

“虚名而已,不及先生运筹帷幄之能。”

赵戈故意试探道。

张良目光微动,笑容不变:“将军过誉了。良一介布衣,何来运筹之说?不过读些闲书,四处游历罢了。”

赵戈知道历史上张良此时应该还在蛰伏,等待时机,不会轻易暴露自己。

他也不点破,只是笑道:“先生过谦了。如今天下大乱,豪杰并起,正是先生这等大才施展抱负之时。不知先生欲往何处?”

张良看了看天色,又望向赵戈身后的精锐骑兵,沉吟片刻,道:

“本是随意游历,并无定所。将军这是要返回陈郡?”

“正是。”

“若将军不弃,良可否与将军同行一段?也好请教些当下时局。”

张良忽然提出一个让赵戈有些意外的请求。

赵戈心中大喜,正愁没机会深入了解这位“谋圣”,当即应允:“求之不得!先生请!”

于是,赵戈的队伍中,多了一位骑马的青衫文士。

两人并辔而行,一路交谈。

赵戈发现张良对天下大势的了解远超常人,分析问题鞭辟入里,往往一语中的,但其言辞又极为谨慎,从不轻易表露真实意图和所属立场。

赵戈也不急,只是将张楚的政策,面临的困境,以及对未来的些许看法娓娓道来,同时也不吝表达对各地义军,包括项梁刘邦等人的看法。

张良大多时候只是静静聆听,偶尔发问,问题都切中要害。

他对赵戈提出整军安民的理念表现出了兴趣。

行至一处岔路口,张良勒住马,拱手道:

“赵王,多谢一路相伴与解惑。前方路途不同,良便在此告辞了。”

赵戈知道挽留不住,便道:“先生大才,蛰伏于草野实在可惜。若他日有意出山,陈郡大门,随时为先生敞开。”

张良含笑不语,只是深深看了赵戈一眼,那眼神仿佛能洞穿人心:

“将军非常人,所思所谋,亦非常法。但愿日后…仍有相见之日。告辞。”

说罢,他调转马头,沿着另一条小路,飘然而去,青衫背影很快消失在苍茫暮色之中。

赵戈驻马原地,望着张良消失的方向,久久不语。

周显凑上前低声道:“将军,此人似乎…深不可测。”

赵戈缓缓点头,长舒一口气:

“是啊…得一良,可胜十万雄兵。只可惜,他现在还不想为任何人所用。”

不过,今日能与之相遇,结下一面之缘,已是意外之喜。

赵戈相信,只要自己继续在这乱世中展现出足够的实力和潜力,与这位“帝师”,终有再会之时。

“走吧,回陈郡。”

赵戈调转马头,心中因偶遇张良而激荡的情绪渐渐平复,取而代之的是对陈郡局势和吕臣出使项梁结果的牵挂。

前方的路,依然布满荆棘,但也充满了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