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红尘观棋者 > 第92章 棋落无声与道映山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2章 棋落无声与道映山河

古城的春日渐深,檐角的风铃在暖风里摇出细碎的响。丁元英午后坐在露台上,面前摆着一副未动的围棋,黑白棋子分列两侧,像极了他心中那盘“红尘棋局”——没有硝烟,却藏着岁月的流转。

他指尖捏着一枚黑子,悬在棋盘上方,却迟迟未落。不是犹豫,是在看——看远处传承基地的方向,炊烟袅袅;看巷口老槐树抽出的新枝,绿意盎然;看欧阳雪骑着电动车经过,车筐里装着给老艺人送的药。这世间的一切,都在按“道”的轨迹运行,无需他落子干预,却比任何精心布局都更妥帖。

“元英……,又在看棋呢?”欧阳雪的声音从院门口传来,她推着电动车走进来,车筐里的药盒露了出来,“陈师傅最近风湿犯了,我给送点药。顺便给你带了点刚蒸的槐花糕,你以前不是爱吃这个……?”

丁元英放下棋子,起身接过槐花糕,指尖触到油纸的温度:“你倒还记得……。”

“怎么不记得……?”欧阳雪在露台的石凳上坐下,“当年在古城,你总说槐花糕有‘烟火气’,比什么山珍海味都强。现在倒好,你这院子里的烟火气,都快赶上老茶馆了……。”

丁元英笑了笑,掰了一块槐花糕放进嘴里,清甜的味道在舌尖散开:“烟火气就是人气,有了人气,道才能活。就像这棋盘,光有棋子不行,得有人下,才有棋味。”

“说起下棋,韩楚风昨天给我打电话了。”欧阳雪忽然想起什么,“他说正天集团的公益基金,想和‘匠心联盟’合作一个‘非遗进校园’的项目,让城里的孩子也能学做传统手艺。还说要不是公司离不开,他真想亲自来古城,跟你下一盘棋……。”

“他倒是悟得快……。”丁元英拿起一枚白子,放在棋盘的“星位”上,“当年他问我‘杀富济贫’到底图什么,现在他做公益,搞非遗进校园,就是在‘济’文化的‘贫’——弱势文化不是缺手艺,是缺传承的土壤。他这步棋,比在商场上赢几个亿都走得妙……。”

“妙在哪里……?”欧阳雪好奇地问。

“妙在‘顺势’……。”丁元英又落下一枚黑子,“商场上的赢,是‘争’;文化上的赢,是‘养’。就像这棵老槐树,你不用天天浇水施肥,只要给它足够的阳光和土壤,它自然会枝繁叶茂。韩楚风现在做的,就是给文化‘养土壤’,比什么‘拯救’都管用……。”

他顿了顿,目光望向远处的传承基地:“当年我给小丹写‘神话’,以为得靠格律诗的‘杀富济贫’才能打破弱势文化的枷锁。现在才明白,真正的‘神话’,不是一场博弈的胜利,是无数人‘养’出来的——周师傅养了一辈子手艺,陈师傅养了一辈子匠心,韩楚风养了一份责任,你们养了一份坚守。这‘养’的过程,就是‘替天行道’……。”

欧阳雪看着棋盘上的黑白棋子,忽然想起丁元英写的《自嘲》:“本是后山人,偶坐前堂客。”她忽然觉得,丁元英从来不是“前堂客”,也不是“后山人”,他是那个站在棋盘外,看着大家“养棋”的人——不插手,不催促,只在关键时点拨一句,剩下的,全靠众人自己走。

“对了……,肖亚文说,下周‘非遗进校园’的启动仪式,想请你去讲话。”欧阳雪试探着问。

丁元英摇了摇头:“不去。讲话的人该是李老先生,是陈师傅,是那些年轻学员。他们才是文化的‘主角’,我这个‘观棋者’,站在台下看看就好……。”

他拿起那枚“道”字玉佩,放在棋盘中央:“你看这枚玉,没有花纹,只有一个‘道’字。道是什么?是你们送药时的心意,是学员刻木头时的专注,是孩子们第一次拿起刻刀时的好奇。这些寻常事,就是道;这些普通人,就是‘救世主’……。”

夕阳西下时,欧阳雪起身告辞。丁元英独自留在露台上,看着棋盘上的黑白棋子,又看了看远处渐渐亮起的灯火。巷子里传来孩子们的笑声,传承基地的方向隐约传来刻刀敲击木头的声音,一切都安静而鲜活。

他想起小丹,想起她当年说“我要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现在,他想告诉小丹,她喜欢的“样子”,已经在无数人身上延续——喜欢的不是轰轰烈烈,是寻常日子里的坚守;不是遥不可及的神话,是触手可及的真心。

丁元英拿起那枚无纹的旧玉,和“道”字玉佩并放在一起。月光洒下来,两枚玉泛着温润的光,像两颗心,一颗装着过往的“局”,一颗装着当下的“道”……。

棋落无声,道映山河。这盘“文化之棋”,还在继续“养”着,而他的“观棋”之路,也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