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开局明末建基业 > 第61章 血的教训与总结(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1章 血的教训与总结(下)

沈正阳那句“快速炮兵”与“具备近战能力的火铳部队”,如同在沉闷的议事厅内投入了两块巨石,激起了千层浪。众将领先是愕然,随即陷入激烈的思考和低声议论。

“快速炮兵?统帅,这……火炮动辄数千斤,如何快速?” 一位负责过后勤转运的老将忍不住质疑,“即便是最轻的弗朗机,也要数匹骡马拖拽,行进缓慢,如何跟得上步骑?”

“火铳兵自身具备近战能力?” 另一位将领眉头紧锁,“火铳装填繁琐,一轮射击后,敌军已然近身,哪有时间让他们持刀搏杀?若分心近战,又如何保证射击之精准?”

质疑声并非没有道理,这触及了当下军队建设的常识。就连王铮和曾大牛,也面露思索之色,显然在消化这过于超前的概念。

沈正阳没有直接反驳,他任由质疑声在厅内回荡片刻,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

“正因以往之炮笨重难行,我们才需造出新炮!正因以往之火铳兵近战无力,我们才需赋予其近战之能!若事事因循旧例,我等与那腐朽官军,又有何异?何以在这乱世中杀出一条生路?!”

他走到大厅中央,目光如炬,扫过每一位将领:“诸位可还记得,我等当初是如何从无到有,造出那水力钻床,造出那板甲,造出那青鸾弩?当初,可有人相信,水流之力能钻透精铁?可有人相信,我等能批量锻出那等坚甲?”

一番话,唤起了众人记忆中那段充满挑战与创造的激情岁月。质疑声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点燃的、渴望突破的光芒。

“具体要如何做,还请统帅明示!” 王铮沉声问道,代表众人说出了心声。

沈正阳深吸一口气,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到了。他必须给出一个清晰、可行,并且能让人信服的改革方向。

“首先,是炮!” 他斩钉截铁地说道,“我们必须淘汰那些笨重如牛、只能用于攻城或固定阵地的重炮!我们要发展的,是野战炮兵!”

他用手比划着,仿佛那新式火炮已在他眼前成型:“我们要造的炮,重量必须严格控制!目标,五百斤以下!要能用单匹马,甚至两三名士卒就能快速拖曳、转向!炮子无需过大,三磅、六磅足矣!射程不需极致,但要保证在野战中能有效覆盖敌军阵列,打得快,跑得也要快!”

这个设想让所有将领眼前一亮。五百斤以下的炮,单马拖曳……若真能实现,那火炮将不再是拖累,而是真正可以伴随大军机动的“战争之神”!

“其次,是火铳兵!” 沈正阳的目光转向火器,“火铳兵之短板,在于射击后的空档。装填缓慢,近身即死。那么,我们便想办法,让他们在射击之后,立刻就能拥有近战能力!”

他停顿了一下,说出那个将改变步兵战术的构想:

“我们要给每一支火铳,都装上刺刀!”

“刺刀?” 众人一愣,这个词汇对他们而言有些陌生。

“不错!刺刀!” 沈正阳解释道,“便是一柄特制的短刃,可以牢固地安装在铳口之上。火铳兵射击之后,无需后退,无需换装兵器,只需一个简单的动作,将刺刀装上,那火铳,便成了一支可刺可挡的长矛!他们自身,便是一个个移动的枪阵支点!”

这个构想比新式火炮更加冲击众人的认知。火铳兵装上刺刀,自身成为近战单元?这意味着传统的步兵阵型、兵种配合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沈正阳看着众人脸上震惊、困惑、继而陷入深思的表情,知道种子已经播下。他最后总结,声音铿锵,如同定鼎:

“故此,全军军事改革,核心便在于此——淘汰重炮,发展轻型野战炮兵;火铳全面刺刀化,实现远攻近防之一体!”

他环视全场,目光灼灼:“此非细枝末节之修补,乃脱胎换骨之变革!诸位,我军未来之战力能否真正蜕变,能否无惧于任何强敌,便系于此举!可有信心,随我一同,趟出这条新路?!”

短暂的寂静之后,是如同火山爆发般的回应!

“愿随统帅,革新强军!” 王铮第一个抱拳,声音沉毅。

“干他娘的!不就是造新炮、装刺刀嘛!俺老曾第一个支持!” 曾大牛挥舞着拳头吼道。

“末将等,必竭尽全力!” 刘虎、苏大柱等将领齐声应和,眼中燃烧着挑战与渴望的火焰。

血的教训,终于化为了清晰无比的前行方向。一次深刻的军事变革,就在这西安统帅府内,确立了它的核心纲领。淘汰与新生,即将在这支年轻的军队中,激烈上演。而远在关外的清廷,绝不会料到,他们在未来的战场上,将要面对的,是一支已然开始自我进化、武装到牙齿的全新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