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开局明末建基业 > 第43章 “打土豪”与原始积累(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3章 “打土豪”与原始积累(上)

古渠工地上人声鼎沸,军民一心与天争命的激情尚未散去,但青鸾军统帅府内的气氛,却随着参军司务官赵文康又一次呈上的、线条依旧陡峭下行的粮秣收支图,而重新变得凝滞、肃杀。

水利工程吸纳了大量流民,以工代赈勉强维持着局面,全军上下的口粮削减更是展现了共度时艰的决心。然而,这一切都只是延缓了危机爆发的时间,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仓库里的粮食,依旧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秋收远在数月之后,而每一天,都有新的流民拖着濒死之躯投奔而来。希望的火种需要燃料,而燃料,即将告罄。

“统帅,各处的粥棚……已经开始掺入更多的树皮和野菜了。即便如此,存量也……” 赵文康的声音干涩,带着一种近乎绝望的平静。他不再惊呼,因为数字的残酷已无需强调。

曾大牛焦躁地像一头困兽,在厅内来回踱步,靴子重重踏在地面上:“他娘的!修渠要粮,养兵要粮,流民要粮,哪哪都要粮!这窟窿怎么填?难道真要……”

他话没说完,但所有人都明白那未尽的含义——难道真要眼睁睁看着秩序崩溃,看着刚刚点燃的希望之火熄灭在饥荒之中?

一直沉默的沈正阳,缓缓抬起头。他的眼中没有慌乱,只有一种被逼到绝境后反而沉淀下来的冰冷决断。他的目光扫过厅内众人,最终落在了悬挂的那幅更为精细的、标注着青鸾军目前实际控制区的地图上。他的手指,越过了那些已经被“劝借”过、或是主动配合的富户乡绅的区域,缓缓移向了地图上几处用醒目的朱砂圈出的、面积广阔的地块。

那是明朝藩王——秦王、以及几位世袭勋贵、本地顶尖世家在陕北的庄园别业。这些地方,墙高池深,拥趸众多,之前为了集中力量应对官军和消化基础,青鸾军一直未曾主动触碰,与其保持着一种微妙的、互不侵犯的默契。

但现在,默契该打破了。

“我们的邻居,家里囤着吃不完的粮食,圈着种不完的土地,藏着用不尽的金银。” 沈正阳的声音不高,却像冰凌相互撞击,带着刺骨的寒意,“而我们,和数万依附我们的百姓,却在饿肚子。”

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其中一个最大的朱砂圈上——那是秦王府在陕北最大的一个皇庄。

“他们,靠着盘剥民脂民膏,积累了百年的财富。如今,是时候让他们‘吐’出来了。”

厅内众人精神一振,随即又感到一丝紧张。对藩王和顶级世家庄园动手,这无异于捅马蜂窝,意味着与明朝统治阶层最核心的利益集团彻底撕破脸,将再无转圜余地。

“大哥!早该如此了!” 曾大牛第一个兴奋起来,摩拳擦掌,“老子带兵去,保证把他们的粮仓金银都搬空!”

王铮则更为谨慎:“统帅,这些庄园守卫森严,不乏私兵部曲,强攻必有伤亡。而且,此举影响巨大,需有足够的名义,否则恐引来非议。”

“名义?” 沈正阳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现成的名义就在那里——为民请命,讨还血债!”

他站起身,走到厅中,目光锐利如刀:“这些藩王勋贵,哪一个不是食民之膏血而肥?哪一家的庄园之下,没有埋着累累白骨?如今陕北饿殍遍野,他们却围积居奇,视若无睹!我等起兵,便是要替这天下讨一个公道!如今,不过是去向这些最大的蛀虫,讨还他们欠下百姓的债!”

他看向林清源:“清源,立刻起草檄文!历数秦王等辈在陕北圈地占田、盘剥百姓、坐视饥荒之罪状!昭告四方,我青鸾军为活百万生灵,不得不行此‘借粮’之举!不是劫掠,是讨债!是替天行道!”

“是!” 林清源感受到沈正阳话语中那股磅礴的怒气与正义感,立刻领命。

“王铮!”

“在!”

“由你亲自挑选精锐,青鸾卫为主,配属部分善战之卒!仔细侦查,制定方略,务求速战速决,尽量减少伤亡和破坏!我们的目标是粮仓、库房、工匠,而非无谓的杀戮!”

“明白!” 王铮抱拳,眼中战意升腾。

“曾大牛!”

“在!”

“你负责后续接收!准备足够的人手、车辆,一旦庄园攻克,立刻清点搬运物资!一粒粮食,一块铁料,都不许遗漏!同时,维持秩序,庄园内愿意归顺的佃户、工匠,一律妥善安置!”

“放心吧大哥!保证办得妥妥当当!” 曾大牛拍着胸脯。

命令一道道下达,整个青鸾军的战争机器,再次高效地运转起来,但这一次,刀锋所指,不再是官军的战阵,而是那些象征着旧时代权贵财富与特权的坚固堡垒。

檄文如同雪片般散发出去,在控制区内引起了巨大轰动。百姓们早就对那些高高在上的王爷、勋贵敢怒不敢言,如今青鸾军要对他们动手,绝大多数人心中涌起的是快意和期待!

几天后的一个黎明,薄雾尚未散尽。秦王府那座占地千顷、墙高近三丈的庄园外,出现了玄黑色的身影。王铮率领的青鸾卫,如同沉默的幽灵,在内部策应(早已买通或说服的底层仆役)的配合下,用炸药轰开了包铁皮的厚重侧门,如同钢铁洪流般涌了进去。

庄园内的私兵护院试图抵抗,但在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且士气高昂的青鸾卫面前,他们的抵抗如同纸糊的墙壁,迅速被粉碎。战斗在半个时辰内便基本结束。

当曾大牛带着大批辅兵和民夫涌入庄园时,即使是他这等见惯了场面的人,也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得倒吸一口凉气。

一眼望不到头的粮仓,打开之后,里面堆积如山的,是饱满的、散发着谷物香气的麦粟,许多甚至因为囤积过久而微微发热!那数量,远超他们之前所有的缴获和“劝借”之和!

库房里,整箱整箱的金银、铜钱,精美的丝绸、瓷器,堆积如山,在火把照耀下晃得人睁不开眼。

还有那一片片肥沃的、被圈占的良田,以及庄园内各种设施齐全的工坊……

“我的娘诶……” 曾大牛喃喃自语,“这他娘的才是真正的土财主啊……”

这一次的“借粮”行动,如同一次精准的外科手术,不仅瞬间解了青鸾军的燃眉之急,更意味着他们从此走上了一条与旧秩序彻底决裂、并通过剥夺旧特权阶层来完成自身原始积累的道路。而在这巨大的财富背后,沈正阳的目光,已经投向了那些庄园工坊里可能蕴藏的、另一种形态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