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古刹,万籁俱寂,唯有后殿一间禅房内,一点昏黄油灯如豆,映照着释迦沉静的面容。
他盘膝坐在蒲团之上,眼帘低垂,一手缓缓捻动着一串光滑的乌木佛珠。
另一只手有节奏地轻敲着面前的木鱼,发出“笃……笃……笃……”的清响,在寂静的夜里传出很远。
唇齿开合,低沉而富有韵律的诵经声潺潺流出,并非机械重复。
而是将他平生所学的佛经典籍、无数次的辩经论道、以及踏入这武者星辰后的一切见闻感悟。
百姓的苦难、战争的残酷、人心的迷茫、金刚怒目的决绝、菩萨低眉的慈悲——尽数融汇其中,进行着前所未有的整合与升华。
他的心神彻底沉入了一种玄妙的境界,仿佛置身于无边佛海。
上下求索,寻找着那能贯通世间一切苦厄、照见五蕴皆空的究竟智慧。
时间在诵经声中悄然流逝,窗外天色由墨黑转为靛青,又逐渐染上鱼肚白。
终于,当第一缕初升的朝阳金辉,顽强地穿透薄雾与陈旧纸窗的阻隔,恰好洒落在他平静而庄严的脸庞上时——
“笃。”
木槌最后一次敲击木鱼,清音袅袅,余韵悠长。
诵经声戛然而止。
捻动佛珠的手指也定格在原处。
释迦闭合的眼睑微微颤动,眉心似有金光一闪而逝。
在他的意识最深处,那历经一夜乃至更久远时间的苦苦思索与沉淀,终于捕捉到了那一点灵光乍现的玄机!
仿佛混沌初开,一线光明照彻识海。
一种难以言喻的感悟如暖流般涌遍全身,他感觉自己仿佛触摸到了一层玄之又玄、妙不可言的境界壁垒。
一旦跨过,便能融入天地,以一种超越凡俗的佛陀视角.
慈悲而透彻地俯瞰众生百态,明了世间一切因果轮回。
就是此刻!
他没有任何犹豫,将自身对佛法的所有理解、所有经历、所有宏愿,与自身所修习的武学根基。
《伏魔棍法》的刚猛、《佛门狮子吼》的震撼、以及日常锤炼的内息法门——完美地交融在一起!
一种全新的、独属于他释迦的内功运行法门,自然而然地在他体内生成、运转,水到渠成。
这股新生内力,既有佛门的慈悲柔和,能滋养身心,净化戾气;
又蕴含着金刚伏魔的刚猛决绝,磅礴大气;
更带着一种洞悉世事的智慧与空性,运转间圆融无碍,深不可测。
他缓缓睁开双眼,眸中仿佛有金色的“卍”字佛印一闪而没,眼神澄澈而深邃,充满了悟道的喜悦与平和。
“此功,便名为《禅经》吧。”
他心中默念,为其定名。
几乎是下意识地,他再次拿起木槌,依照《禅经》的法门运转内力,轻轻敲向木鱼。
“嗡——!”
一声远比之前浑厚、低沉、却更具穿透力的声响蓦然荡开!
伴随着这声木鱼响,以释迦为中心。
一股温和却磅礴的奇异力场悄然扩散。
清晨那束透过纸窗的朝阳金光,仿佛受到了无形力量的牵引。
竟丝丝缕缕地汇聚在他周身,使他那朴素的袈裟仿佛被镀上了一层璀璨的金边!
更令人惊叹的是,在他的脑后,阳光与精纯内力交织,竟隐隐形成了一轮柔和而明亮、绚丽而宏伟的佛光虚影!
庄严肃穆,宝相庄严,宛如真佛降世!
此时此刻,恰好有早起的弟子路过禅房之外,骤然见到房内金光流溢,又听到那蕴含无上妙音的木鱼声,下意识地探头望去。
只一眼,便如遭雷击,愣在当场!
只见师尊沐浴在璀璨金辉之中,脑后佛光圆融。
神情慈悲而威严,那不是传说中的佛陀显圣又是什么?!
“师……师尊成佛了?!”一名弟子失声喃喃,随即立刻意识到失言。
慌忙捂住嘴巴,眼中充满了无比的敬畏与狂热。
他不敢惊扰,立刻小心翼翼地跪拜下去,就坐在门外的廊道之上。
其他被惊动的弟子们也纷纷赶来,见到禅房内那惊人而神圣的一幕。
无一例外,全都震撼得无以复加,纷纷自发地、悄无声息地席地而坐。
双手合十,目光虔诚地望着房内的身影,连呼吸都放轻了。
禅房内外,一片寂静,唯有那淡淡的、蕴含着无尽妙理的佛光在流转。
释迦完全沉浸在《禅经》初成的感悟之中。
细细体会着这门新功法与天地自然、与自身理念的完美契合,对外界弟子的聚集恍若未觉。
不知过了多久,他周身流转的金光与脑后的佛光虚影才渐渐内敛,最终完全消失于体内。
他长长吁出一口气,气息中竟带着淡淡的檀香气息,只觉得浑身内外澄澈通透,智慧明朗,对于前路从未如此清晰过。
他满意地站起身,推开禅房的门,准备将这喜悦与感悟与弟子们分享。
然而,门一开,他却微微一怔。
只见门外廊下,所有的弟子竟都安静地坐在那里。
一个个睁大着眼睛,脸上带着无法褪去的敬畏与激动,正一眨不眨地望着他。
释迦先是愕然,随即了然,想必是自己刚才悟道时异象惊动了他们。
他看着弟子们那虔诚而渴望的眼神,脸上不由得浮现出更加深邃平和的微笑。
目光扫过众人,缓缓开口,声音中仿佛自然带着令人心安的力量:
“阿弥陀佛。”
“你们来得正好。”
“且来听听,贫僧方才悟出的新‘佛法’。”
寺庙廊下,晨光熹微。
释迦面对着一众敬畏且好奇的弟子,开始娓娓道来他刚刚悟出的《禅经》精要。
他没有直接阐述高深的内功心法,而是从最基础的佛理讲起,将《禅经》的运转与“戒、定、慧”三学、“慈悲、智慧、勇猛”的菩提心相结合。
他声音平和,却仿佛带着一种直指人心的力量,让听闻者不由自主地心神宁静,杂念顿消,甚至隐隐感觉体内气息都随之变得更为顺畅。
“此《禅经》,非为争强斗胜,实为明心见性,证悟菩提。”
“内力运转,如佛法流转,循环不息,慈悲为基,智慧为导,勇猛为用。”
“修习此法,可静心凝神,破除妄念,亦能滋养肉身,开启智慧。”
“若遇外魔侵扰,心念一动,内力自生感应,刚柔并济,亦可化为降魔之力……”
弟子们听得如痴如醉,他们虽不能立刻完全理解其中深奥的武学至理,但却能清晰地感受到师尊身上那愈发深邃、圆融、令人心生亲近又不敢亵渎的气息。
这并非咄咄逼人的威压,而是一种如同高山大海般博大、宁静、包容的力量。
核心空间内。
陈星看着光幕中释迦传授《禅经》,脸上露出了“果然如此”的欣慰笑容。
“宇宙真灵,分析这门新功法。”他下达指令。
紫色光球光芒微闪,冰冷的声音随即响起:
“分析完毕。目标功法:《禅经》(独创)。”
“能量属性:极净,极慧,极韧。深度契合‘因果’、‘轮回’、‘觉悟’法则,具备高度精神干涉性与净化特性。”
“能量评级:甲上。(与《浩然正气诀》、《道经》并列最高等级,潜力评估:极高。)”
“核心特性:
因果感应: 内力运转与微妙因果律产生共鸣,能一定程度预判吉凶,感知善恶缘法,对蕴含恶业、孽障的能量具有极强克制与净化效果。
精神净土: 可于识海或体外极小范围内构建‘精神净土’,极大增强自身精神防御与意志坚定性,并能温和影响周遭生灵心绪,化解戾气,引导向善(需对方无强烈抗拒)。
轮回坚韧: 内力特性极富韧性,恢复速度惊人,仿佛蕴含生生不息之轮回真意。受创后恢复力远超同阶,对侵蚀、诅咒、毒害等负面状态有极强抗性与净化力。
法则潜力: 初步具备演化‘他心通’、‘宿命通’、‘佛国领域’、‘度化之光’等高等法则应用之潜质。路径与儒、道截然不同,侧重于精神与因果层面。”
“大佬果然还是大佬啊。”陈星忍不住再次赞叹,“三家三甲上,还各具特色,真是绝了!”
儒家的《浩然正气诀》是秩序与意志的显化,刚正宏大,代天行法。
道家的《道经》是自然与本源的融合,无为而治,演化万象。
佛家的《禅经》是因果与精神的升华,慈悲智慧,净化轮回。
这三门功法几乎代表了三种通往至高力量的截然不同却又同样辉煌的道路。
“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看到他们三个同台竞技一次。”
陈星摩挲着下巴,眼中充满了期待和好奇。
这种碰撞,绝非简单的武力比拼,更将是三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宇宙观的激烈碰撞,其精彩程度绝对超乎想象。
同时,他的目光也扫过光幕上其他正在各方势力中活跃的身影。
推行严刑峻法、试图以“法、术、势”重塑秩序的【法度严明】;
钻研兵法诡道、将战场谋略融入个人武技的【兵者诡道】;
奔走列国、以三寸不烂之舌搅动天下大势的【纵横捭阖】;
坚守“兼爱非攻”、精研机关守城之术的【墨者非攻】;
还有阴阳家、农家、杂家……
“百花齐放的武学时代,真正的武学盛世是真的要到来了。”陈星感受着武者星辰上那前所未有的、蓬勃迸发的思想与力量,心潮澎湃。
这些“现代诸子”们,正将他们那个世界积累了数千年的智慧精华,与这个世界的武道体系进行着疯狂的碰撞与融合。
每一种成熟的思想体系,都极有可能孕育出一门独一无二、直指大道的强大功法。
他无比期待,期待着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那一天。
那将是一个远超以往任何时期的、辉煌璀璨到极点的——大争之世!
而作为这一切的幕后推动者与最终受益者,陈星的眼中,已倒映出那片浩瀚星海中,无限可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