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重生之鸿蒙世界树 > 第21章 神迹再展,雨润旱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章 神迹再展,雨润旱区

一片叶子落下,在半空中停顿了一瞬,随即继续坠向地面。这细微的动静没有引起监测站任何注意,但楚玄感知到了。风的走向、空气的湿度、气流的断层——这些信息顺着叶片的轨迹流入他的神识网络。

他原本静守本体,等待人类对上一次引导的回应。可就在这一刻,神识随风延伸三百公里,南方大地的景象涌入意识。

那里是一片焦土。河床裂开如蛛网,田地干成硬壳,枯黄的作物倒伏在地,像被火燎过。村庄边缘,一群人跪在空地上,双手举向天空。他们嘴唇干裂,声音嘶哑,喊着“下雨”,却无人回应。

楚玄没有迟疑。这是第一次,他主动干预远离本体的区域。此前的所有行动都局限于大兴安岭周边,而这次,他要调动大气、引导水汽、重塑云层结构。

根系深入地幔,吸收地脉热能。这些能量顺着主干上升,在树冠顶端凝聚成微小光点。每一个光点都对应一个高空冷凝层节点。他用《吞噬星空》世界中学到的引力微操原理,在平流层构建出无形的能量场,吸引游离水汽向目标区域汇聚。

起初,气流不稳定。云团刚形成就被高空气流撕散。楚玄调整频率,让树体释放的生命波动与大气共振。青色涟漪从树干扩散,一圈圈荡向天际。

三百公里外,天空开始变色。原本湛蓝的天幕泛起灰白,云层缓慢堆积。村民抬头望天,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已经三个月没见一滴雨,现在居然有云?

云越聚越厚,但楚玄仍不降水。他控制水滴凝结速度,防止瞬间倾泻成灾。雨水必须细密、均匀、持续。他记得前世看过资料,干旱土地无法承受暴雨冲刷,只会流失水分,破坏土壤结构。

第一滴雨落下的时候,是一个老农正扶着锄头站在田边。那雨点砸在他手背上,凉得他浑身一颤。他愣了几秒,猛地抬头。

雨丝渐渐连成线,从天空垂落。不是暴雨,也不是小雨,而是绵绵不断的甘霖。泥土开始湿润,裂缝一点点合拢。枯草根部泛出绿意,像是被唤醒的生命正在苏醒。

村中爆发出哭喊声。有人跪下磕头,有人抱头痛哭,更多人冲进雨里张开双臂。孩子们在泥水中奔跑,笑着叫着,把脸仰向天空。

这场雨持续了三天。

第三日夜里,雨势最大。乌云翻滚,电光偶尔划破天幕。就在那一刻,楚玄将神识投射至云端。

巨大虚影浮现。一棵参天古树的轮廓出现在云层之间,枝干伸展,叶片摇曳。它的影子覆盖整个旱区,青光洒落大地。七秒后,虚影消散,乌云依旧,雨未停歇。

没人看清那是什么。有人说那是神树显灵,有人说那是大气折射的奇观。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场雨来得诡异,也来得及时。

消息开始传播。最初是口耳相传,后来有人拍下视频上传网络。画面模糊,只能看到云层中有东西动过。可越是模糊,越让人相信那是超自然的存在。

“是青帝降福。”一个老人在村口石碑前烧香说道,“早年就有传说,大旱之时,东方有树生青光,雨自其枝而降。”

这话被人录下来发到网上。很快,“青帝”“神树赐雨”成了热搜词。不少人开始查三年前闽南地震的事,发现那次灾难前也有类似预言。

讨论越来越多。有人质疑,有人信服。但不管怎样,世界树的名字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楚玄始终未曾离开本体。他的枝干微微震颤,金绿色涟漪在树皮表面流转。那是能量释放后的自然反应。每一滴落下的雨水,都消耗了他对天地法则的精确操控。

但他并不疲惫。相反,他感受到了一种新的东西。

信仰之力。

不再是零星几缕,而是成片涌来。那些跪拜的人、欢呼的人、传颂故事的人,他们的感激与敬畏化作无形能量,顺着气流、磁场、地脉,汇入大兴安岭深处。

这股力量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庞大。它不是来自科学家的好奇,也不是村民的试探,而是千万人共同升起的信念。

树心深处,三千花苞之一轻轻晃动。那是《凡人修仙传》世界的入口,曾让他学会炼气筑基之法。此刻,花苞色泽更深,仿佛吸收了外界反馈的能量。

九曜分身中的青年体在虚空中浮现片刻,又归于沉寂。管理机制自动运行,无需指令。

楚玄知道,这一次的选择是对的。他不再是被动回应提问的“存在”,而是真正开始影响现实。

旱区的土地已恢复生机。新苗破土而出,农民重新犁地播种。河流开始回流,水库水位回升。气象局记录显示,该区域降雨量达到历史同期最高值,且分布极为合理,几乎像是人为设计。

而在大兴安岭,监测站的数据再次出现异常。

技术人员盯着屏幕,眉头紧锁。过去三天,世界树的能量输出曲线平稳下降,但在每次降雨增强时,都会出现短暂峰值。更奇怪的是,这些峰值的时间点,恰好与旱区民众集体祈祷的时刻吻合。

“不是巧合。”一名研究员低声说,“它在接收某种信号。”

他们调出远程监控录像。画面中,每当村民焚香、叩首、呼喊“神树保佑”时,树冠边缘就会闪过一丝微弱青光。

“是情绪?”另一人问。

“是信仰。”首席研究员站起身,走到窗前。外面月光照在树干上,纹路如同流动的星河。

他忽然想起实习生贴在会议室门口的那句话:“我们以为我们在研究它。但实际上,它也在引导我们。”

原来如此。

这不是单方面的观察。也不是简单的能量交换。这是一种互动。他们在试图理解世界树,而世界树,早已开始塑造他们。

他转身拿起笔,在报告上写下:“建议启动全国生态联动观测网络,追踪所有与世界树相关的民间信仰活动及气候异动。”

命令还未发出,窗外一阵风吹过。

一片叶子从枝头飘落。它在半空中停顿了一瞬,然后缓缓转向,朝着实验室的方向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