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清心阵柔和的白光,如同母亲温柔的手,轻轻抚平了格物院核心区域躁动不安的精神涟漪。研究馆内,研究员们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原本滞涩的笔尖重新在纸面上流畅地划动;总控室里,负责监测预警节点的符阵司人员,眼神也恢复了往日的专注与锐利,能够更清晰地分辨出能量流中那些极其细微的异常波动。

这方寸之间的“宁静绿洲”,虽然无法覆盖整个格物院,更遑论广阔的汴京城,但它带来的希望是实实在在的。它证明了,那种无形无质的精神侵蚀,并非不可对抗。科学的利刃,同样可以挥向人心领域的迷雾。

沈括没有停下脚步。清心阵的成功只是第一步。他立刻组织符阵司和材料司的精干力量,成立了一个专门的“精神防护课题组”,目标有两个:一是尽快优化清心阵,降低其构建成本和能量消耗,争取在格物院更多关键区域,乃至重要官员府邸进行布设;二是基于清心阵稳定心神的原理,尝试研发个人佩戴的、效果更强的“清心符牌”升级版。

然而,就在格物院内部因为这缕微光而稍显振奋之时,外界的暗潮却涌动得更加汹涌。

被侯吉密切关注的几个“典型病例”,情况急转直下。

城东王员外家那位得到古玉的小儿子,在一个深夜突然发起狂来,砸毁了房中大部分器物,力大无穷,数名家丁都难以制服,口中胡言乱语,时而狂笑,时而痛哭,反复念叨着“仙境”、“长生”之类的词语。最终力竭昏迷,醒来后彻底失去了神智,如同一个空壳,对外界再无反应。那枚引发一切的古玉,在王公子发狂时,竟自行碎裂,化为一撮灰白色的粉末,随风消散。

城南绣坊那几位曾容光焕发的绣女,几乎在同一时间病倒,高烧不退,呓语不断,皮肤上莫名出现了类似古老符文的淡红色痕迹。请来的大夫皆束手无策,直言“非药石能医”。其中一人甚至在梦呓中尖叫道:“……他说……清静是假……抗拒……便是堕落……”

这些消息被严密封锁,但恐慌如同疫病,依旧在极小范围内不可抑制地蔓延开来。那些曾经羡慕甚至暗中尝试寻求“仙缘”的人,此刻才感受到彻骨的寒意。无形的馈赠,果然标着他们支付不起的代价。

更令人不安的是市井流言风向的再次转变。瓦舍里,说书人的故事不再仅仅是嘲讽“愚者不识真仙”,而是开始充斥着一种阴郁的调子。

新的故事里,那些试图寻求“内心平静”、依靠“外物”抵抗“天命”的人,下场往往比单纯追求欲望的人更加凄惨。故事暗示,真正的“超脱”在于拥抱内心的欲望与混乱,而非徒劳地追求秩序与平静,抗拒本身,就是一种更大的“业障”。

这些流言,精准地指向了刚刚出现的“清心阵”。它们似乎在试图污名化这种刚刚诞生的希望,将“寻求内心安宁”扭曲为一种“违背天性”的罪过。

沈括站在格物院的阁楼上,手中拿着关于王公子和绣女们最新情况的报告,耳边仿佛能听到瓦舍里说书人那充满蛊惑又暗藏威胁的声音。对手的反击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狠辣。

清心阵能稳定心神,却无法拯救那些已经被深度侵蚀、甚至被“标记”的灵魂。它像是一面盾牌,能挡住飞来的箭矢,却无法治愈已经被毒箭射中、毒素蔓延的伤口。

“它在害怕……”沈括望着汴京城的方向,低声自语。清心阵的出现,显然触动了幕后黑手的某根神经,迫使它采取了更激烈、更露骨的手段。这种反应,反而让沈括更加确信,自己寻找的方向是正确的。

对手擅长操纵人心,放大欲望,制造混乱。那么,与之对抗的,就必须是秩序的维护,理性的光辉,以及内心的安宁。

他转身回到实验室,对精神防护课题组的成员说道:“我们的方向没错。接下来,除了优化清心阵,我们要开始研究,如何‘净化’那些已经被严重侵蚀的心神,以及……如何更早地‘预警’这种精神层面的侵蚀。”

他意识到,仅仅被动防御和事后补救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起一套针对精神侵蚀的“早期侦测系统”,就像预警阵侦测阴煞能量一样。或许,可以借鉴清心阵的原理,开发一种对特定精神波动异常敏感的探测装置?

道路依然漫长,对手依旧隐藏在最深的暗处。但格物院内的这缕微光,已经点燃。它或许微弱,却坚定地照亮了前进的方向,也引来了黑暗更疯狂的反扑。

沈括知道,他必须让这缕光变得更亮,更广,直到能驱散这弥漫在汴京上下的、无形的心霾。这是一场关于信念的战争,而他,别无退路。